书籍详情
金融网络视角下的系统风险与宏观审慎政策
作者:贾彦东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9-01
ISBN:9787509672983
定价:¥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宏观审慎政策之所以受到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个体稳健并不意味着整体稳健”。该命题反映出的深层次含义可能是,在传统货币政策和微观监管政策之间可能存在着系统风险防范的“真空”,需要通过截面维度上的宏观审慎政策予以应对。当前被广泛使用的包括“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等诸多截面维度上的宏观审慎政策,均是源于对这一认识的具体体现。对个体健康与整体稳定之间关系的分析,主要源于对本次危机历程的观察与反思。先不论理论上这一命题是否成立,单就个体风险与整体风险的关系,以及如何理解个体风险向系统风险的转化,也已经成为了危机后系统风险与宏观审慎政策研究的热点。我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金融体系内每个个体之间相互关联形成的网络及网络结构的变化将成为理解个体风险到系统性风险传递、形成的关键。
作者简介
暂缺《金融网络视角下的系统风险与宏观审慎政策》作者简介
目录
章 导论
节 问题、背景与意义
一、宏观审慎政策与系统性风险
二、研究的背景
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金融体系的关联性特征
一、中国金融体系复杂性与关联度
二、金融体系关联度变化的诱因
三、金融体系关联度变化的影响
第三节 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宏观审慎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节 宏观审慎的内涵及演进
一、关于宏观审慎
二、宏观审慎的演变
第二节 宏观审慎政策的基本要素
一、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
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三、宏观审慎政策的分析基础
第三节 宏观审慎政策的实践进展
一、国际层面的实践进展
二、早期的国别经验
三、各国宏观审慎政策的制度安排
四、我国的宏观审慎政策实践
第三章 宏观审慎政策的新进展
节 宏观审慎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与互补性策略相关的外部性
二、与资产抛售和信贷紧缩相关的外部性
三、与相互关联性相关的外部性
节 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及其有效性
一、现有工具情况
二、审慎政策工具的使用规则
三、国际经验
第三节 宏观审慎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关系
一、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二、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从理论到制度设计
三、宏观审慎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关系
第四节 宏观审慎政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一、审慎工具效果的实证研究
二、宏观审慎政策的理论研究:三类分析模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近期研究
节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来源
一、互联性风险敞口
二、传染机制
三、放大机制
第二节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方法
一、特定来源系统性风险指标
二、全局性系统性风险指标
第三节 金融网络模型相关研究进展
一、网络实证研究
二、金融网络理论研究
第四节 系统风险模型开发与应用
一、各国系统风险模型开发与应用情况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系统风险评估模型
三、各国系统风险模型比较
第五节 中国系统风险模型开发思路
一、系统风险模型的思路与技术框架
二、风险冲击的动态机制与时间窗设计
三、金融结构方程
四、建立网络模型
第五章 基于银行间支付与结算数据的金融网络模型
节 截面维度上的宏观审慎政策
一、截面维度上的审慎目标
二、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
第二节 金融网络结构与宏观审慎政策
一、金融网络与金融风险
二、金融网络与宏观审慎政策
第三节 金融网络理论模型
一、定义流动性风险
二、风险传递机制与均衡支付向量
第四节 基于支付结算信息的实证
一、数据来源与说明
二、银行间网络结构的描述
三、金融机构关联程度实证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分析
节 现有相关讨论
一、基于CoVAR的分析
二、复杂系统方法
三、直接与间接贡献法
四、政策实践中的识别方法
第二节 系统风险度量:“系统风险曲线”
一、宏观审慎政策目标下的系统风险
二、网络条件下的系统风险
三、系统风险曲线
第三节 系统风险的成本分担
一、对“直接贡献”的衡量
二、对“间接参与贡献”的度量
第四节 基于支付结算数据的实证
一、数据说明
二、估计“系统风险曲线”
三、“直接贡献”的衡量
四、“间接参与贡献”的度量
五、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水平分析
第五节 我国金融网络动态演进:2007~2012年
一、金融网络整体稳定状态的刻画
二、中国金融网络的稳定状况跟踪
三、系统风险曲线:2007~2011年
第七章 基于金融市场信息的风险传染效应分析
节 基于Shapley值的风险贡献
一、基于资产负债数据的系统风险贡献
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测度
三、主要测算思路
第二节 基于上市银行资产结构的实证
一、上市银行资产结构情况
二、主要银行系统风险贡献情况
第三节 基于股价信息的机构问金融冲击传递
一、变量和数据选择
二、基于GVAR方差分解的网络分析法
三、全样本金融冲击传递结构及其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金融冲击动态传递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一、动态关联结构
二、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网络结构、风险扩散与系统性风险形成
节 理解金融网络
第二节 相关的文献综述
一、理论研究
二、关于网络传染效应的实证
三、关于网络理论的研究
第三节 银行网络模型构建与结构参数设定
一、银行网络模型构建
二、个体冲击与风险扩散传递机制
第四节 风险扩散与动态传递效应模拟
一、银行资本充足水平与风险扩散
二、银行间市场风险暴露与风险传染
三、网络关联性与风险传染
四、网络集中度与风险传染
第五节 流动性风险与货币市场波动
一、抛售与价格
二、变现风险模拟
第六节 非均匀连接网络结构影响
一、非均匀网络模型扩展
二、非均匀网络结构影响模拟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选择
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索引
专家推荐表
节 问题、背景与意义
一、宏观审慎政策与系统性风险
二、研究的背景
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金融体系的关联性特征
一、中国金融体系复杂性与关联度
二、金融体系关联度变化的诱因
三、金融体系关联度变化的影响
第三节 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宏观审慎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节 宏观审慎的内涵及演进
一、关于宏观审慎
二、宏观审慎的演变
第二节 宏观审慎政策的基本要素
一、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
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三、宏观审慎政策的分析基础
第三节 宏观审慎政策的实践进展
一、国际层面的实践进展
二、早期的国别经验
三、各国宏观审慎政策的制度安排
四、我国的宏观审慎政策实践
第三章 宏观审慎政策的新进展
节 宏观审慎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与互补性策略相关的外部性
二、与资产抛售和信贷紧缩相关的外部性
三、与相互关联性相关的外部性
节 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及其有效性
一、现有工具情况
二、审慎政策工具的使用规则
三、国际经验
第三节 宏观审慎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关系
一、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二、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从理论到制度设计
三、宏观审慎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关系
第四节 宏观审慎政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一、审慎工具效果的实证研究
二、宏观审慎政策的理论研究:三类分析模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近期研究
节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来源
一、互联性风险敞口
二、传染机制
三、放大机制
第二节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方法
一、特定来源系统性风险指标
二、全局性系统性风险指标
第三节 金融网络模型相关研究进展
一、网络实证研究
二、金融网络理论研究
第四节 系统风险模型开发与应用
一、各国系统风险模型开发与应用情况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系统风险评估模型
三、各国系统风险模型比较
第五节 中国系统风险模型开发思路
一、系统风险模型的思路与技术框架
二、风险冲击的动态机制与时间窗设计
三、金融结构方程
四、建立网络模型
第五章 基于银行间支付与结算数据的金融网络模型
节 截面维度上的宏观审慎政策
一、截面维度上的审慎目标
二、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
第二节 金融网络结构与宏观审慎政策
一、金融网络与金融风险
二、金融网络与宏观审慎政策
第三节 金融网络理论模型
一、定义流动性风险
二、风险传递机制与均衡支付向量
第四节 基于支付结算信息的实证
一、数据来源与说明
二、银行间网络结构的描述
三、金融机构关联程度实证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分析
节 现有相关讨论
一、基于CoVAR的分析
二、复杂系统方法
三、直接与间接贡献法
四、政策实践中的识别方法
第二节 系统风险度量:“系统风险曲线”
一、宏观审慎政策目标下的系统风险
二、网络条件下的系统风险
三、系统风险曲线
第三节 系统风险的成本分担
一、对“直接贡献”的衡量
二、对“间接参与贡献”的度量
第四节 基于支付结算数据的实证
一、数据说明
二、估计“系统风险曲线”
三、“直接贡献”的衡量
四、“间接参与贡献”的度量
五、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水平分析
第五节 我国金融网络动态演进:2007~2012年
一、金融网络整体稳定状态的刻画
二、中国金融网络的稳定状况跟踪
三、系统风险曲线:2007~2011年
第七章 基于金融市场信息的风险传染效应分析
节 基于Shapley值的风险贡献
一、基于资产负债数据的系统风险贡献
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测度
三、主要测算思路
第二节 基于上市银行资产结构的实证
一、上市银行资产结构情况
二、主要银行系统风险贡献情况
第三节 基于股价信息的机构问金融冲击传递
一、变量和数据选择
二、基于GVAR方差分解的网络分析法
三、全样本金融冲击传递结构及其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金融冲击动态传递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一、动态关联结构
二、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网络结构、风险扩散与系统性风险形成
节 理解金融网络
第二节 相关的文献综述
一、理论研究
二、关于网络传染效应的实证
三、关于网络理论的研究
第三节 银行网络模型构建与结构参数设定
一、银行网络模型构建
二、个体冲击与风险扩散传递机制
第四节 风险扩散与动态传递效应模拟
一、银行资本充足水平与风险扩散
二、银行间市场风险暴露与风险传染
三、网络关联性与风险传染
四、网络集中度与风险传染
第五节 流动性风险与货币市场波动
一、抛售与价格
二、变现风险模拟
第六节 非均匀连接网络结构影响
一、非均匀网络模型扩展
二、非均匀网络结构影响模拟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选择
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索引
专家推荐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