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在屏与在场:移动互联网与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作者:仇筠茜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9-01
ISBN:9787302546887
定价:¥7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特性,将公众参与者从固定终端释放出来;其“互联”特性,促成公众参与组织形态的丰富多样。本书在“媒介与社会资本”理论脉络的视域下,采用实证研究进路(全国分层抽样、深度访谈),从个人参与行为模式、行动组织机制和国家-社会空间三个层面,探讨信息传播技术与公众参与机制之间的角力机制,论证在屏的公众参与实现了行动的连接,在场的参与却是行动的断裂。
作者简介
仇筠茜(qiu yun xi),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科研教学涉及领域包括新兴媒体与社会变迁、数字新闻学、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近年来研究兴趣集中于人工智能与算法的社会影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人工人工智能时代新闻生产的边界重构与价值观引领研究”,发表SSCI和CSSCI论文共计17篇,部分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引言 在屏与在场:公众参与的媒介化空间001
一、在场: 口语传播与行动空间限定004
二、在频: 电子媒介与参与空间抽离007
三、在屏: 网络行动主义与参与空间重构014
四、本章小结023
本章参考文献025
第一章媒介化与中介化:移动互联网与公众参与的互动机制030
一、媒介化与中介化031
二、中介化的公众参与038
三、赛尔媒体的隐喻: 研究问题与研究框架051
四、本章小结063
本章参考文献065
第二章公益与慈善:温和改良社会的公众参与072
一、公益与慈善073
二、研究设计与变量测量088
三、本章小结116
本章参考文献117
第三章群与圈子:媒介偏向与公众参与的自组织模式122
一、移动社交媒体的信息偏向与社交偏向126
二、媒介偏向与公益行动的两种自组织逻辑133
三、流动的群:“随手拍”系列公益的案例分析142
四、本章小结145
本章参考文献147
第四章 行动与表达:公众参与空间的行动模式152
一、公众参与的行动空间152
二、公益参与的行动模式158
三、行动与表达的扭合:“冰桶挑战”案例分析168
四、本章小结174
本章参考文献175
第五章 群落与家国:公众参与的权力空间和社会语境177
一、公众监督的调节机制178
二、网络化的熟识与认同191
三、群落的权力空间:以“双闪车队”为主,结合“微博打拐”
“免费午餐”的扩展案例分析200
四、本章小结209
本章参考文献210
第六章 并置与阈限:公众参与组织形态的多态结晶213
一、空间并置与重构在场214
二、行动阈限:序列组织与界面组织219
三、公众参与行动组织的“多态结晶”228
本章参考文献243
附录A 文中所涉公益项目列表248
附录B 调查问卷251
附录C 访谈提纲(公益项目领导者
/
发起人)260
附录D 半结构访谈提纲(参与者)262
附录E 部分访谈名录265
图索引
图1.1 全书的逻辑框架062
图2.1 群体行动空间097
图3.1 自组织模式的研究框架125
图3.2 社交偏向与黏合型社会资本(圈子)相关关系散点图135
图3.3 信息偏向与联结型社会资本(群)相关关系散点图136
图4.1 公众参与空间的行动模式(N=556)
154
图5.1 公益透明度感知的调节作用182
表索引
表1.1 媒介视角下公众参与空间的四个层次020
表2.1 中国公益发展的大历史079
表2.2 社交媒体近用的测量指标093
表2.3 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与移动媒体的相关矩阵表110
表2.4 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与移动媒体的配对样本T 检验111
表3.1 赛尔媒体“信息—社交”偏向的因子分析127
表3.2 移动化与媒介偏向的相关矩阵130
表3.3 联结型社会资本和黏合型社会资本的线性回归总表133
表3.4 媒介偏向与社会资本相关关系134
表3.5 控制互联网技能后媒介近用与社会资本的偏相关关系134
表4.1 赛尔媒体偏向与公众参与二维度的标准化回归系数157
表4.2 连接行动的STEPPS 六要素分析173
表5.1 透明度的调节作用矩阵表180
表5.2 透明度调节作用多元调节回归分析181
表5.3 透明度感知分组调节作用的标准化系数及显著性181
表5.4 有效性因子分析协方差矩阵表Correlation Matrix 187
表5.5 公益效度调节作用多元调节回归分析188
表5.6 公益效度分组调节作用的标准化系数及显著性188
表5.7 合法性与PES 二维度的相关关系201
一、在场: 口语传播与行动空间限定004
二、在频: 电子媒介与参与空间抽离007
三、在屏: 网络行动主义与参与空间重构014
四、本章小结023
本章参考文献025
第一章媒介化与中介化:移动互联网与公众参与的互动机制030
一、媒介化与中介化031
二、中介化的公众参与038
三、赛尔媒体的隐喻: 研究问题与研究框架051
四、本章小结063
本章参考文献065
第二章公益与慈善:温和改良社会的公众参与072
一、公益与慈善073
二、研究设计与变量测量088
三、本章小结116
本章参考文献117
第三章群与圈子:媒介偏向与公众参与的自组织模式122
一、移动社交媒体的信息偏向与社交偏向126
二、媒介偏向与公益行动的两种自组织逻辑133
三、流动的群:“随手拍”系列公益的案例分析142
四、本章小结145
本章参考文献147
第四章 行动与表达:公众参与空间的行动模式152
一、公众参与的行动空间152
二、公益参与的行动模式158
三、行动与表达的扭合:“冰桶挑战”案例分析168
四、本章小结174
本章参考文献175
第五章 群落与家国:公众参与的权力空间和社会语境177
一、公众监督的调节机制178
二、网络化的熟识与认同191
三、群落的权力空间:以“双闪车队”为主,结合“微博打拐”
“免费午餐”的扩展案例分析200
四、本章小结209
本章参考文献210
第六章 并置与阈限:公众参与组织形态的多态结晶213
一、空间并置与重构在场214
二、行动阈限:序列组织与界面组织219
三、公众参与行动组织的“多态结晶”228
本章参考文献243
附录A 文中所涉公益项目列表248
附录B 调查问卷251
附录C 访谈提纲(公益项目领导者
/
发起人)260
附录D 半结构访谈提纲(参与者)262
附录E 部分访谈名录265
图索引
图1.1 全书的逻辑框架062
图2.1 群体行动空间097
图3.1 自组织模式的研究框架125
图3.2 社交偏向与黏合型社会资本(圈子)相关关系散点图135
图3.3 信息偏向与联结型社会资本(群)相关关系散点图136
图4.1 公众参与空间的行动模式(N=556)
154
图5.1 公益透明度感知的调节作用182
表索引
表1.1 媒介视角下公众参与空间的四个层次020
表2.1 中国公益发展的大历史079
表2.2 社交媒体近用的测量指标093
表2.3 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与移动媒体的相关矩阵表110
表2.4 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与移动媒体的配对样本T 检验111
表3.1 赛尔媒体“信息—社交”偏向的因子分析127
表3.2 移动化与媒介偏向的相关矩阵130
表3.3 联结型社会资本和黏合型社会资本的线性回归总表133
表3.4 媒介偏向与社会资本相关关系134
表3.5 控制互联网技能后媒介近用与社会资本的偏相关关系134
表4.1 赛尔媒体偏向与公众参与二维度的标准化回归系数157
表4.2 连接行动的STEPPS 六要素分析173
表5.1 透明度的调节作用矩阵表180
表5.2 透明度调节作用多元调节回归分析181
表5.3 透明度感知分组调节作用的标准化系数及显著性181
表5.4 有效性因子分析协方差矩阵表Correlation Matrix 187
表5.5 公益效度调节作用多元调节回归分析188
表5.6 公益效度分组调节作用的标准化系数及显著性188
表5.7 合法性与PES 二维度的相关关系20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