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无线通信传播工程
作者:[美] 阿卜杜拉·卡西米(Abdollah Ghasemi) 著,王敬超,甘小莺,傅洛伊,刘思扬 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8-01
ISBN:9787115519177
定价:¥24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近几十年来,无线通信发展迅猛,包括卫星服务、导航设备、遥感、遥测、音频和视频广播、高速数据通信、移动无线电系统等。本书旨在为无线通信的理论计算与应用之间架起桥梁,介绍了无线电通信所使用频带的电波传播的基本原理,提供了全新成果和新开发的传播模型,总结了理论计算和工程方法的联系以及先进无线电链路的设计过程。本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无线电波简介、无线电波传播的基本原理、无线电波在对流层中的传播、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无线电波在3 kHz~30 MHz频带中的传播、地面移动无线电传播、视距传播、导向介质中的传播和无线电波传播专题。每章都提供了与章节主题相关的介绍、定义、基本公式和表达式、应用关系、计算过程、表格、图形、示例、总结和思考题。本书讨论的大多数原则来自国际电信联盟的推荐规范,并提供了90多个示例和150多个思考题。本书理论与应用兼备,适合无线电、电子、通信等专业高校师生及相关科研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王敬超男,军事科学院高 级工程师。2010年获清华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空间信息网络、通信卫星总体与体制规划、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等。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 权9项。甘小莺 女,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智能物联网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的项目以及研究论文多次获奖。“基于云WiFi的无线城市运营平台”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基于认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工业信息化中的关键技术与核心系统”项目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论文获IEEE WCSP国际会议十周年优 秀论文奖。研究方向包括智能物联网、网络大数据、网络经济学等。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 JSAC、IEEE TMC、IEEE TPDS、IEEE TVT、IEEE TWC和IEEE TOC等国际期刊,以及IEEE INFOCOM、IEEE ICC和IEEE GLOBECOM等国际会议论文集,获得授 权专利40余项。傅洛伊女,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2015年12月获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社交网络与大数据、学术空间的知识发现与知识度量。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刘思扬男,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生。2016年3月获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Ad-Hoc网络、卫星网络设计、无线通信系统跨层优化设计等。
目录
目 录
第 1章 无线电波简介\t001
1.1 引言\t001
1.2 无线电服务\t002
1.3 国际通行编码和标准\t003
1.3.1 目标\t003
1.3.2 编码和标准类型\t004
1.3.3 无线电规则\t004
1.3.4 ITU-R推荐规范\t005
1.4 基本术语和定义\t006
1.5 无线电系统分类\t006
1.5.1 基于频带的分类\t006
1.5.2 基于服务类型的分类\t006
1.6 无线电频带\t007
1.6.1 频率在无线通信中的地位\t007
1.6.2 频带的分类\t008
1.7 频带的应用\t010
1.7.1 ELF、ULF和VLF频带\t010
1.7.2 LF频带(30~300 kHz)\t010
1.7.3 MF频带(300~3 000 kHz)\t010
1.7.4 HF频带(3~30 MHz)\t011
1.7.5 VHF频带(30~300 MHz)\t011
1.7.6 UHF频带(300~3 000 MHz)\t011
1.7.7 SHF频带(3~30 GHz)\t012
1.7.8 EHF频带(30~300 GHz)\t012
1.7.9 微米和纳米带\t012
1.8 频率分配\t013
1.8.1 概述\t013
1.8.2 频率登记\t013
1.8.3 ITU频率分配区域\t013
1.8.4 频率分配\t014
1.9 大气层\t016
1.9.1 对流层\t016
1.9.2 平流层\t017
1.9.3 电离层\t017
1.9.4 磁层\t018
1.10 发射标识\t018
1.11 总结\t019
1.12 思考题\t020
第 2章 无线电波传播的基本原理\t024
2.1 引言\t024
2.2 传输媒介\t025
2.2.1 媒介特性\t025
2.2.2 无线电波的速度\t026
2.2.3 无线电波的穿透深度\t027
2.3 电磁波\t028
2.3.1 麦克斯韦方程\t028
2.3.2 电磁波谱\t029
2.4 波动方程和频谱\t030
2.4.1 平面波\t030
2.4.2 无线电频谱\t031
2.5 媒介对无线电波的影响\t031
2.6 传播参数\t032
2.7 无线电波极化\t032
2.8 无线电波极化的主要类型\t033
2.9 无线电链路\t036
2.10 自由空间损耗\t037
2.10.1 功率通量密度\t037
2.10.2 自由空间损耗\t038
2.10.3 ITU-R公式\t040
2.11 有效辐射功率\t042
2.11.1 天线增益\t042
2.11.2 ERP和EIRP\t043
2.11.3 电场强度\t044
2.12 传输损耗\t045
2.12.1 无线电链路损耗术语\t045
2.12.2 基本传输损耗\t046
2.12.3 系统损耗和总损耗\t047
2.13 无线电射线路径和K因子\t047
2.13.1 射线路径曲率\t047
2.13.2 K因子\t050
2.14 总结\t051
2.15 思考题\t051
第3章 无线电波在对流层中的传播\t055
3.1 引言\t055
3.2 地球大气\t056
3.2.1 主要参数\t056
3.2.2 下部对流层\t056
3.2.3 标准地球大气\t057
3.2.4 非标准大气参数\t059
3.3 无线电波折射\t060
3.3.1 空气折射率\t060
3.3.2 电波路径和有效地球半径\t061
3.4 K因子\t061
3.4.1 定义\t061
3.4.2 K因子的变化范围\t062
3.4.3 地球凸起\t064
3.4.4 无线电地平线\t065
3.4.5 大气波导\t066
3.5 对流层无线电波衰减\t074
3.5.1 引言\t074
3.5.2 降雨衰减\t075
3.5.3 云雾衰减\t077
3.5.4 冰雹和降雪衰减\t079
3.5.5 气悬浮颗粒\t080
3.6 无线电波反射\t081
3.6.1 反射方程\t081
3.6.2 多径接收\t084
3.6.3 覆盖图和高度增益曲线\t086
3.6.4 菲涅耳区\t089
3.6.5 菲涅耳区半径计算\t090
3.7 无线电波衍射\t093
3.7.1 引言\t093
3.7.2 衍射参数\t094
3.7.3 衍射区域的场\t095
3.7.4 干扰区域的场\t096
3.7.5 中路区域的场\t098
3.8 障碍物的衰减\t100
3.8.1 衍射条件下的障碍物损耗\t101
3.8.2 阻塞的无线电路径\t103
3.9 森林和植被区\t105
3.9.1 综述\t105
3.9.2 VHF/UHF频带\t106
3.9.3 SHF/EHF频带\t108
3.10 总结\t112
3.11 思考题\t113
第4章 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t119
4.1 引言\t119
4.2 电离层中的电离\t120
4.2.1 电离和等离子态\t120
4.2.2 电离层分类\t121
4.2.3 电离现象\t121
4.3 在中频/高频频带的电离层通信\t122
4.3.1 无线电波在电离层的传播\t122
4.3.2 应用\t123
4.3.3 电离层中的垂直传播\t124
4.3.4 电离层波的倾斜传播\t126
4.3.5 最佳使用频率\t127
4.3.6 长距离通信\t128
4.3.7 D子层和日/夜频率的影响\t130
4.3.8 不同传输模式的时延\t130
4.3.9 太阳效应\t133
4.3.10 地磁场效应\t134
4.4 电离层对卫星通信的影响\t135
4.4.1 主要影响\t135
4.4.2 电离层电离\t135
4.4.3 法拉第旋转\t136
4.4.4 群时延\t137
4.4.5 色散\t138
4.4.6 闪烁\t139
4.4.7 电离层效应的频率依赖性\t141
4.5 电离层参考特征\t142
4.5.1 引言\t142
4.5.2 映射函数\t143
4.5.3 f0F2和M(3 000)F2的预测\t145
4.5.4 f0E的预测\t146
4.5.5 f0F1的预测\t148
4.5.6 软件项目\t149
4.6 电离层主要参数\t150
4.6.1 主要指标\t150
4.6.2 太阳黑子数目\t150
4.6.3 Φ指数\t151
4.7 总结\t152
4.8 思考题\t153
第5章 无线电波在3 kHz~30 MHz频带中的传播\t157
5.1 引言\t157
5.1.1 应用\t157
5.1.2 发展趋势\t158
5.1.3 主要考虑因素\t158
5.2 在VLF/LF频带的传播\t158
5.2.1 引言\t158
5.2.2 无线电波在海水中传播\t159
5.2.3 设计注意事项\t160
5.2.4 潜艇无线电通信\t161
5.2.5 地球大气层中的传播\t166
5.3 表面波传播\t166
5.3.1 引言\t166
5.3.2 电气特性\t167
5.3.3 电气特性变化\t167
5.3.4 波渗透\t168
5.3.5 电气特性的有效因素\t169
5.3.6 接收功率\t170
5.3.7 垂直极化波\t170
5.3.8 水平极化波\t172
5.3.9 ITU-R图表\t173
5.3.10 混合路径\t178
5.4 MF/HF频段的波传播\t180
5.4.1 控制点的位置\t181
5.4.2 E层和F2层的筛选频率\t182
5.4.3 传播模式\t183
5.4.4 波仰角\t183
5.4.5 波场强度\t184
5.4.6 接收功率\t188
5.4.7 信噪比\t188
5.4.8 最低可用频率\t189
5.4.9 设计注意事项\t189
5.4.10 MF频段中的波传播\t192
5.5 总结\t194
5.6 思考题\t195
第6章 地面移动无线电传播\t200
6.1 引言\t200
6.2 衍射损耗\t201
6.2.1 菲涅耳区\t201
6.2.2 基本概念\t203
6.2.3 球形地球的衍射\t204
6.2.4 障碍衍射\t207
6.2.5 单刃障碍\t208
6.2.6 单圆障碍\t209
6.2.7 双重隔离障碍\t212
6.2.8 多重隔离障碍\t214
6.3 移动无线电通信的传播环境\t216
6.4 信号电平变化\t217
6.4.1 引言\t217
6.4.2 阴影\t217
6.4.3 位置变化\t218
6.4.4 时间变化\t221
6.4.5 位置和时间变化\t222
6.4.6 衰落余量\t222
6.5 极化\t224
6.5.1 去极化效应\t224
6.5.2 极化分集\t224
6.6 天线高度\t225
6.6.1 概要\t225
6.6.2 天线高度增益\t225
6.6.3 固定天线高度增益\t227
6.6.4 移动天线增益\t229
6.7 反射和多径\t229
6.7.1 局部反射\t229
6.7.2 主要和不需要信号之间的相关性\t230
6.7.3 多径衰落\t230
6.8 时延扩展\t232
6.8.1 接收信号时延\t232
6.8.2 系统性能\t233
6.9 气候影响\t233
6.9.1 折射率\t234
6.9.2 气候因素\t234
6.10 地球影响\t235
6.10.1 海水\t235
6.10.2 田野和丘陵\t236
6.11 导向无线电波传播\t237
6.11.1 隧道中的无线电波传播\t238
6.11.2 漏电馈线\t238
6.11.3 风道\t239
6.12 移动效应\t239
6.12.1 周边地区\t239
6.12.2 身体损耗\t239
6.13 媒体条件\t240
6.13.1 引言\t240
6.13.2 主要因素\t241
6.13.3 接收功率方程\t241
6.14 接收信号电平\t244
6.14.1 引言\t244
6.14.2 链路功率预算方程\t244
6.15 区域覆盖预测模型\t247
6.15.1 引言\t247
6.15.2 模型分类\t247
6.15.3 模型局限性\t248
6.16 基本模型\t248
6.16.1 理论模型\t248
6.16.2 简单的经验模型\t249
6.17 应用模型\t250
6.17.1 Bullington模型\t251
6.17.2 Hata模型\t252
6.17.3 COST 231-Hata模型\t255
6.17.4 Lee模型\t256
6.18 总结\t258
6.19 思考题\t259
第7章 视距传播\t268
7.1 引言\t268
7.1.1 传播环境\t268
7.1.2 主要因素\t269
7.1.3 频带\t269
7.2 射线轨迹\t270
7.2.1 无线电路径曲率半径\t270
7.2.2 K因子\t272
7.2.3 地球大气层\t273
7.2.4 K因子的典型值\t274
7.2.5 无线电波路径剖面\t275
7.3 地面障碍物\t278
7.3.1 障碍物类型\t278
7.3.2 菲涅耳区半径\t279
7.3.3 衍射损耗\t279
7.4 无线电路径间隙\t281
7.4.1 单天线标准\t281
7.4.2 双天线空间分集标准\t281
7.4.3 三天线空间分集配置\t282
7.4.4 最低天线高度\t282
7.4.5 单天线高度\t283
7.4.6 天线空间分集\t283
7.4.7 最佳天线高度\t284
7.4.8 天线周围间隙\t285
7.5 视距无线链路中的传播损耗\t286
7.5.1 通信方程\t286
7.5.2 传播损耗\t288
7.5.3 降水损耗\t289
7.5.4 交叉极化鉴别\t293
7.5.5 天线耦合损耗\t295
7.6 设计标准\t296
7.6.1 假设参考电路\t296
7.6.2 系统等级\t297
7.6.3 可用性和不可用性标准\t297
7.6.4 质量标准\t299
7.6.5 性能标准\t299
7.7 接收信号的衰减\t300
7.7.1 永久性衰减\t300
7.7.2 偶尔衰减\t301
7.7.3 衰落\t301
7.7.4 多径\t301
7.7.5 过度接收\t304
7.7.6 衰落发生概率\t306
7.7.7 ITU-R新方法\t309
7.8 中断时间\t314
7.8.1 引言\t314
7.8.2 衰落余量\t314
7.8.3 连接中断时间\t315
7.8.4 计算衰落余量\t316
7.9 设计注意事项\t317
7.9.1 设计标准\t317
7.9.2 无线电站点选择\t318
7.9.3 基础和地球网络\t318
7.9.4 气候\t319
7.9.5 无线电路径倾斜\t319
7.9.6 Z字形路径\t319
7.9.7 路径长度\t320
7.9.8 天线周围间隙\t320
7.9.9 无线电源\t320
7.9.10 降水\t320
7.9.11 改进技术\t321
7.9.12 技术计算\t321
7.10 总结\t321
7.11 思考题\t323
第8章 导向介质中的传播\t329
8.1 引言\t329
8.2 RF漏电电缆\t329
8.3 波导\t331
8.3.1 TE模式\t332
8.3.2 TM模式\t334
8.4 光纤电缆\t336
8.4.1 引言\t336
8.4.2 FOC频带和窗口\t338
8.4.3 在电信中的应用\t340
8.4.4 FOC传播准则\t343
8.4.5 主要参数\t347
8.4.6 FOC网络中的限制因素\t349
8.4.7 FOC标准\t352
8.4.8 FOC电信网络\t352
8.4.9 FOC链路计算\t355
8.4.10 机械和民事方面的考虑\t362
8.5 总结\t363
8.6 思考题\t363
第9章 无线电波传播专题\t368
9.1 范围\t368
9.2 光学无线电链路\t369
9.2.1 引言\t369
9.2.2 主要的大气影响\t369
9.2.3 大气吸收\t370
9.2.4 大气散射\t371
9.2.5 闪烁\t372
9.2.6 大气降水\t373
9.2.7 气溶胶吸收\t376
9.2.8 环境日光效应\t376
9.2.9 能见度\t377
9.3 光无线电链路设计\t378
9.3.1 设计计算\t379
9.3.2 FSO链路设计\t383
9.4 在20~375 THz频带中的无线电波传播\t386
9.4.1 大气的主要影响\t387
9.4.2 吸收\t387
9.4.3 散射\t388
9.4.4 湍流\t389
附录A 对数单位制\t391
A.1 引言\t391
A.2 定义\t391
A.3 基本公式\t392
A.4 常用的对数量\t392
A.5 对数单位制准则\t393
A.6 对数单位制的优点\t394
附录B ITU-R推荐规范P系列\t396
附录C 基于ITU-R的非电离媒质传播术语和定义\t400
参考文献\t404
名词索引\t407
第 1章 无线电波简介\t001
1.1 引言\t001
1.2 无线电服务\t002
1.3 国际通行编码和标准\t003
1.3.1 目标\t003
1.3.2 编码和标准类型\t004
1.3.3 无线电规则\t004
1.3.4 ITU-R推荐规范\t005
1.4 基本术语和定义\t006
1.5 无线电系统分类\t006
1.5.1 基于频带的分类\t006
1.5.2 基于服务类型的分类\t006
1.6 无线电频带\t007
1.6.1 频率在无线通信中的地位\t007
1.6.2 频带的分类\t008
1.7 频带的应用\t010
1.7.1 ELF、ULF和VLF频带\t010
1.7.2 LF频带(30~300 kHz)\t010
1.7.3 MF频带(300~3 000 kHz)\t010
1.7.4 HF频带(3~30 MHz)\t011
1.7.5 VHF频带(30~300 MHz)\t011
1.7.6 UHF频带(300~3 000 MHz)\t011
1.7.7 SHF频带(3~30 GHz)\t012
1.7.8 EHF频带(30~300 GHz)\t012
1.7.9 微米和纳米带\t012
1.8 频率分配\t013
1.8.1 概述\t013
1.8.2 频率登记\t013
1.8.3 ITU频率分配区域\t013
1.8.4 频率分配\t014
1.9 大气层\t016
1.9.1 对流层\t016
1.9.2 平流层\t017
1.9.3 电离层\t017
1.9.4 磁层\t018
1.10 发射标识\t018
1.11 总结\t019
1.12 思考题\t020
第 2章 无线电波传播的基本原理\t024
2.1 引言\t024
2.2 传输媒介\t025
2.2.1 媒介特性\t025
2.2.2 无线电波的速度\t026
2.2.3 无线电波的穿透深度\t027
2.3 电磁波\t028
2.3.1 麦克斯韦方程\t028
2.3.2 电磁波谱\t029
2.4 波动方程和频谱\t030
2.4.1 平面波\t030
2.4.2 无线电频谱\t031
2.5 媒介对无线电波的影响\t031
2.6 传播参数\t032
2.7 无线电波极化\t032
2.8 无线电波极化的主要类型\t033
2.9 无线电链路\t036
2.10 自由空间损耗\t037
2.10.1 功率通量密度\t037
2.10.2 自由空间损耗\t038
2.10.3 ITU-R公式\t040
2.11 有效辐射功率\t042
2.11.1 天线增益\t042
2.11.2 ERP和EIRP\t043
2.11.3 电场强度\t044
2.12 传输损耗\t045
2.12.1 无线电链路损耗术语\t045
2.12.2 基本传输损耗\t046
2.12.3 系统损耗和总损耗\t047
2.13 无线电射线路径和K因子\t047
2.13.1 射线路径曲率\t047
2.13.2 K因子\t050
2.14 总结\t051
2.15 思考题\t051
第3章 无线电波在对流层中的传播\t055
3.1 引言\t055
3.2 地球大气\t056
3.2.1 主要参数\t056
3.2.2 下部对流层\t056
3.2.3 标准地球大气\t057
3.2.4 非标准大气参数\t059
3.3 无线电波折射\t060
3.3.1 空气折射率\t060
3.3.2 电波路径和有效地球半径\t061
3.4 K因子\t061
3.4.1 定义\t061
3.4.2 K因子的变化范围\t062
3.4.3 地球凸起\t064
3.4.4 无线电地平线\t065
3.4.5 大气波导\t066
3.5 对流层无线电波衰减\t074
3.5.1 引言\t074
3.5.2 降雨衰减\t075
3.5.3 云雾衰减\t077
3.5.4 冰雹和降雪衰减\t079
3.5.5 气悬浮颗粒\t080
3.6 无线电波反射\t081
3.6.1 反射方程\t081
3.6.2 多径接收\t084
3.6.3 覆盖图和高度增益曲线\t086
3.6.4 菲涅耳区\t089
3.6.5 菲涅耳区半径计算\t090
3.7 无线电波衍射\t093
3.7.1 引言\t093
3.7.2 衍射参数\t094
3.7.3 衍射区域的场\t095
3.7.4 干扰区域的场\t096
3.7.5 中路区域的场\t098
3.8 障碍物的衰减\t100
3.8.1 衍射条件下的障碍物损耗\t101
3.8.2 阻塞的无线电路径\t103
3.9 森林和植被区\t105
3.9.1 综述\t105
3.9.2 VHF/UHF频带\t106
3.9.3 SHF/EHF频带\t108
3.10 总结\t112
3.11 思考题\t113
第4章 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t119
4.1 引言\t119
4.2 电离层中的电离\t120
4.2.1 电离和等离子态\t120
4.2.2 电离层分类\t121
4.2.3 电离现象\t121
4.3 在中频/高频频带的电离层通信\t122
4.3.1 无线电波在电离层的传播\t122
4.3.2 应用\t123
4.3.3 电离层中的垂直传播\t124
4.3.4 电离层波的倾斜传播\t126
4.3.5 最佳使用频率\t127
4.3.6 长距离通信\t128
4.3.7 D子层和日/夜频率的影响\t130
4.3.8 不同传输模式的时延\t130
4.3.9 太阳效应\t133
4.3.10 地磁场效应\t134
4.4 电离层对卫星通信的影响\t135
4.4.1 主要影响\t135
4.4.2 电离层电离\t135
4.4.3 法拉第旋转\t136
4.4.4 群时延\t137
4.4.5 色散\t138
4.4.6 闪烁\t139
4.4.7 电离层效应的频率依赖性\t141
4.5 电离层参考特征\t142
4.5.1 引言\t142
4.5.2 映射函数\t143
4.5.3 f0F2和M(3 000)F2的预测\t145
4.5.4 f0E的预测\t146
4.5.5 f0F1的预测\t148
4.5.6 软件项目\t149
4.6 电离层主要参数\t150
4.6.1 主要指标\t150
4.6.2 太阳黑子数目\t150
4.6.3 Φ指数\t151
4.7 总结\t152
4.8 思考题\t153
第5章 无线电波在3 kHz~30 MHz频带中的传播\t157
5.1 引言\t157
5.1.1 应用\t157
5.1.2 发展趋势\t158
5.1.3 主要考虑因素\t158
5.2 在VLF/LF频带的传播\t158
5.2.1 引言\t158
5.2.2 无线电波在海水中传播\t159
5.2.3 设计注意事项\t160
5.2.4 潜艇无线电通信\t161
5.2.5 地球大气层中的传播\t166
5.3 表面波传播\t166
5.3.1 引言\t166
5.3.2 电气特性\t167
5.3.3 电气特性变化\t167
5.3.4 波渗透\t168
5.3.5 电气特性的有效因素\t169
5.3.6 接收功率\t170
5.3.7 垂直极化波\t170
5.3.8 水平极化波\t172
5.3.9 ITU-R图表\t173
5.3.10 混合路径\t178
5.4 MF/HF频段的波传播\t180
5.4.1 控制点的位置\t181
5.4.2 E层和F2层的筛选频率\t182
5.4.3 传播模式\t183
5.4.4 波仰角\t183
5.4.5 波场强度\t184
5.4.6 接收功率\t188
5.4.7 信噪比\t188
5.4.8 最低可用频率\t189
5.4.9 设计注意事项\t189
5.4.10 MF频段中的波传播\t192
5.5 总结\t194
5.6 思考题\t195
第6章 地面移动无线电传播\t200
6.1 引言\t200
6.2 衍射损耗\t201
6.2.1 菲涅耳区\t201
6.2.2 基本概念\t203
6.2.3 球形地球的衍射\t204
6.2.4 障碍衍射\t207
6.2.5 单刃障碍\t208
6.2.6 单圆障碍\t209
6.2.7 双重隔离障碍\t212
6.2.8 多重隔离障碍\t214
6.3 移动无线电通信的传播环境\t216
6.4 信号电平变化\t217
6.4.1 引言\t217
6.4.2 阴影\t217
6.4.3 位置变化\t218
6.4.4 时间变化\t221
6.4.5 位置和时间变化\t222
6.4.6 衰落余量\t222
6.5 极化\t224
6.5.1 去极化效应\t224
6.5.2 极化分集\t224
6.6 天线高度\t225
6.6.1 概要\t225
6.6.2 天线高度增益\t225
6.6.3 固定天线高度增益\t227
6.6.4 移动天线增益\t229
6.7 反射和多径\t229
6.7.1 局部反射\t229
6.7.2 主要和不需要信号之间的相关性\t230
6.7.3 多径衰落\t230
6.8 时延扩展\t232
6.8.1 接收信号时延\t232
6.8.2 系统性能\t233
6.9 气候影响\t233
6.9.1 折射率\t234
6.9.2 气候因素\t234
6.10 地球影响\t235
6.10.1 海水\t235
6.10.2 田野和丘陵\t236
6.11 导向无线电波传播\t237
6.11.1 隧道中的无线电波传播\t238
6.11.2 漏电馈线\t238
6.11.3 风道\t239
6.12 移动效应\t239
6.12.1 周边地区\t239
6.12.2 身体损耗\t239
6.13 媒体条件\t240
6.13.1 引言\t240
6.13.2 主要因素\t241
6.13.3 接收功率方程\t241
6.14 接收信号电平\t244
6.14.1 引言\t244
6.14.2 链路功率预算方程\t244
6.15 区域覆盖预测模型\t247
6.15.1 引言\t247
6.15.2 模型分类\t247
6.15.3 模型局限性\t248
6.16 基本模型\t248
6.16.1 理论模型\t248
6.16.2 简单的经验模型\t249
6.17 应用模型\t250
6.17.1 Bullington模型\t251
6.17.2 Hata模型\t252
6.17.3 COST 231-Hata模型\t255
6.17.4 Lee模型\t256
6.18 总结\t258
6.19 思考题\t259
第7章 视距传播\t268
7.1 引言\t268
7.1.1 传播环境\t268
7.1.2 主要因素\t269
7.1.3 频带\t269
7.2 射线轨迹\t270
7.2.1 无线电路径曲率半径\t270
7.2.2 K因子\t272
7.2.3 地球大气层\t273
7.2.4 K因子的典型值\t274
7.2.5 无线电波路径剖面\t275
7.3 地面障碍物\t278
7.3.1 障碍物类型\t278
7.3.2 菲涅耳区半径\t279
7.3.3 衍射损耗\t279
7.4 无线电路径间隙\t281
7.4.1 单天线标准\t281
7.4.2 双天线空间分集标准\t281
7.4.3 三天线空间分集配置\t282
7.4.4 最低天线高度\t282
7.4.5 单天线高度\t283
7.4.6 天线空间分集\t283
7.4.7 最佳天线高度\t284
7.4.8 天线周围间隙\t285
7.5 视距无线链路中的传播损耗\t286
7.5.1 通信方程\t286
7.5.2 传播损耗\t288
7.5.3 降水损耗\t289
7.5.4 交叉极化鉴别\t293
7.5.5 天线耦合损耗\t295
7.6 设计标准\t296
7.6.1 假设参考电路\t296
7.6.2 系统等级\t297
7.6.3 可用性和不可用性标准\t297
7.6.4 质量标准\t299
7.6.5 性能标准\t299
7.7 接收信号的衰减\t300
7.7.1 永久性衰减\t300
7.7.2 偶尔衰减\t301
7.7.3 衰落\t301
7.7.4 多径\t301
7.7.5 过度接收\t304
7.7.6 衰落发生概率\t306
7.7.7 ITU-R新方法\t309
7.8 中断时间\t314
7.8.1 引言\t314
7.8.2 衰落余量\t314
7.8.3 连接中断时间\t315
7.8.4 计算衰落余量\t316
7.9 设计注意事项\t317
7.9.1 设计标准\t317
7.9.2 无线电站点选择\t318
7.9.3 基础和地球网络\t318
7.9.4 气候\t319
7.9.5 无线电路径倾斜\t319
7.9.6 Z字形路径\t319
7.9.7 路径长度\t320
7.9.8 天线周围间隙\t320
7.9.9 无线电源\t320
7.9.10 降水\t320
7.9.11 改进技术\t321
7.9.12 技术计算\t321
7.10 总结\t321
7.11 思考题\t323
第8章 导向介质中的传播\t329
8.1 引言\t329
8.2 RF漏电电缆\t329
8.3 波导\t331
8.3.1 TE模式\t332
8.3.2 TM模式\t334
8.4 光纤电缆\t336
8.4.1 引言\t336
8.4.2 FOC频带和窗口\t338
8.4.3 在电信中的应用\t340
8.4.4 FOC传播准则\t343
8.4.5 主要参数\t347
8.4.6 FOC网络中的限制因素\t349
8.4.7 FOC标准\t352
8.4.8 FOC电信网络\t352
8.4.9 FOC链路计算\t355
8.4.10 机械和民事方面的考虑\t362
8.5 总结\t363
8.6 思考题\t363
第9章 无线电波传播专题\t368
9.1 范围\t368
9.2 光学无线电链路\t369
9.2.1 引言\t369
9.2.2 主要的大气影响\t369
9.2.3 大气吸收\t370
9.2.4 大气散射\t371
9.2.5 闪烁\t372
9.2.6 大气降水\t373
9.2.7 气溶胶吸收\t376
9.2.8 环境日光效应\t376
9.2.9 能见度\t377
9.3 光无线电链路设计\t378
9.3.1 设计计算\t379
9.3.2 FSO链路设计\t383
9.4 在20~375 THz频带中的无线电波传播\t386
9.4.1 大气的主要影响\t387
9.4.2 吸收\t387
9.4.3 散射\t388
9.4.4 湍流\t389
附录A 对数单位制\t391
A.1 引言\t391
A.2 定义\t391
A.3 基本公式\t392
A.4 常用的对数量\t392
A.5 对数单位制准则\t393
A.6 对数单位制的优点\t394
附录B ITU-R推荐规范P系列\t396
附录C 基于ITU-R的非电离媒质传播术语和定义\t400
参考文献\t404
名词索引\t40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