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华思想通史绪论(套装上下册)
作者:王伟光 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0-01
ISBN:9787520368933
定价:¥2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华思想通史绪论(套装上下册)/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材》是整个《中华思想通史》项目的灵魂和总纲,是统一《通史》项目编研人员作者的认识、思路、写法的前提和基础。所谓“纲举目张”,对《通史》项目来说,即完成了《绪论》,整个《通史》项目也就完成了一半任务。全书共分为导论和六章。《绪论》是《通史》的灵魂,《导论》又是《绪论》的灵魂。《导论》中阐述清楚了《绪论》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为全书统一了思想,统一了写法。正文中的六章依次阐述了以下问题:编撰《中华思想通史》的任务和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华思想史的学科定位和学术特色;中国社会形态演进历史与发展道路;中华思想的形成、演变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思想“一以贯之”的精神基因。
作者简介
王伟光,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现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历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哲学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
目录
前言
导论 编撰中华思想通史,构建中华思想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派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呼唤中华思想史的创新研究
二 站在时代高度,把握时代主题,梳理、提炼中华优秀思想一脉相承的脉络和精华
三 一以贯之地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中华思想史编研的全过程
四 研究编撰中华思想史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
五 按照中国社会形态历史发展的真实顺序,科学划分中华思想的历史分期
六 重在提炼中华思想“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思想精要
七 外来宗教必须走中国化的道路,宗教要与主流社会相适应是中华宗教思想的要义
八 用历史唯物主义态度科学认识道德,乃至思想的阶级性与继承性问题
第一章 编撰《中华思想通史》的任务和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一节 编撰《中华思想通史》的时代背景
一 大的历史时代条件下的意识形态斗争必然是长期而复杂的
二 新时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三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研究和传承中华优秀思想
第二节 编撰《中华思想通史》的任务
一 集成中华思想的丰富资源
二 辨析中华思想的精华和糟粕
三 探寻中华思想的进程与规律
四 弘扬中华思想的优良传统
五 促进中华思想的当代创新
第三节 编撰《中华思想通史》的意义
一 厚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滋养
二 发掘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思想基因
三 凝聚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思想共识
四 筑牢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基础
五 增强当代中国人民的思想自信
六 丰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要素
七 扩大中华优秀思想的国际影响力
第四节 编撰《中华思想通史》的指导思想
一 站在唯物史观的人民立场上考察中华思想史
……
第二章 中华思想史的学科定位和学术特色
第三章 中国社会形态演进历史与发展道路
第四章 中华思想的形成、演变和发展
第五章 中华优秀传统思想“一以贯之”的精神基因
主要参考文献
导论 编撰中华思想通史,构建中华思想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派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呼唤中华思想史的创新研究
二 站在时代高度,把握时代主题,梳理、提炼中华优秀思想一脉相承的脉络和精华
三 一以贯之地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中华思想史编研的全过程
四 研究编撰中华思想史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
五 按照中国社会形态历史发展的真实顺序,科学划分中华思想的历史分期
六 重在提炼中华思想“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思想精要
七 外来宗教必须走中国化的道路,宗教要与主流社会相适应是中华宗教思想的要义
八 用历史唯物主义态度科学认识道德,乃至思想的阶级性与继承性问题
第一章 编撰《中华思想通史》的任务和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一节 编撰《中华思想通史》的时代背景
一 大的历史时代条件下的意识形态斗争必然是长期而复杂的
二 新时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三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研究和传承中华优秀思想
第二节 编撰《中华思想通史》的任务
一 集成中华思想的丰富资源
二 辨析中华思想的精华和糟粕
三 探寻中华思想的进程与规律
四 弘扬中华思想的优良传统
五 促进中华思想的当代创新
第三节 编撰《中华思想通史》的意义
一 厚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滋养
二 发掘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思想基因
三 凝聚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思想共识
四 筑牢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基础
五 增强当代中国人民的思想自信
六 丰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要素
七 扩大中华优秀思想的国际影响力
第四节 编撰《中华思想通史》的指导思想
一 站在唯物史观的人民立场上考察中华思想史
……
第二章 中华思想史的学科定位和学术特色
第三章 中国社会形态演进历史与发展道路
第四章 中华思想的形成、演变和发展
第五章 中华优秀传统思想“一以贯之”的精神基因
主要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