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当代中国近代史史料学研究
作者:刘萍,李学通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01
ISBN:9787520306911
定价:¥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间的中国近代史史料学学科的发展轨迹和成果进行学术回顾,重点梳理并介绍60年来中国大陆出版的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史料成果,同时也对中国近代史史料学学科体系形成及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适当加以介绍和评述。本书在结构上采取“分阶段”和“一以贯之”相结合的方式,既介绍中国近代史史料学的建立与发展,同时又采取史料内容与史料类别相结合的方式,具体介绍已出版史料的内容,以及在推动学术研究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既有太平天国史、辛亥革命史、中国革命史、抗日战争史等专题史料介绍,也有采取分段叙述的晚清史、民国史专题。
作者简介
刘萍,编审。1985年7月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8月9月至1991年7月,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91年7月获历史文献学硕士学位。1985年7月至1988年9月,在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历史文献研究所工作。1991年年7月进入近代史研究所资料编译室工作,现任资料编译室主任。李学通,编审。198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200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1985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工作至今。编有史料集《北洋军阀》《抗日战争》《科学与工业化――翁文灏文存》等,出版学术著作有《幻灭的梦――翁文灏与中国早期工业化》《翁文灏年谱》等。
目录
章 近代史料的整理与出版(上) (1)
节 概述(1)
第二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编纂(8)
第三节 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的编纂(16)
第四节 晚清至民初政治史资料的编纂(23)
第五节 中国革命史资料的编纂(32)
第六节 专题资料的编纂(36)
第七节 回忆录资料的撰写(44)
第八节 《近代史资料》创刊(49)
第二章 近代史料的整理与出版(中) (53)
节 概述(53)
第二节 晚清政治史资料的编纂(56)
第三节 太平天国史资料的编纂(69)
第四节 辛亥革命史资料的编纂(74)
第五节 中华民国史资料的编纂(84)
第六节 中国革命史资料的编纂(96)
第七节 抗日战争史资料的编纂(111)
第八节 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的编纂(129)
第九节 中外关系史资料的编纂(145)
第十节 教育史、科技史资料的编纂(152)
第十一节 社会史、文化史及思想史资料的编纂(156)
第十二节 方志、边疆史、民族史等地方史资料的编纂(165)
第十三节 文集、日记、年谱、函札、笔记等个人资料的编纂(179)
第十四节 回忆录资料的撰写(190)
第三章 近代史料的整理与出版(下) (196)
节 概述(196)
第二节 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及晚清史资料的编纂(199)
第三节 民国档案文献的大规模影印出版(209)
第四节 口述史资料的采集与出版(214)
第五节 图像资料的汇聚与出版(228)
第六节 近代报刊的影印出版(251)
第七节 档案文献的数字化(256)
第四章 学科体系及理论的探索(262)
节 学科意识萌芽及理论探讨(262)
第二节 1980 年来对学科体系及理论问题的探索(271)
第三节 数字化技术下史料学的问题及困境(287)
后记(291)
节 概述(1)
第二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编纂(8)
第三节 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的编纂(16)
第四节 晚清至民初政治史资料的编纂(23)
第五节 中国革命史资料的编纂(32)
第六节 专题资料的编纂(36)
第七节 回忆录资料的撰写(44)
第八节 《近代史资料》创刊(49)
第二章 近代史料的整理与出版(中) (53)
节 概述(53)
第二节 晚清政治史资料的编纂(56)
第三节 太平天国史资料的编纂(69)
第四节 辛亥革命史资料的编纂(74)
第五节 中华民国史资料的编纂(84)
第六节 中国革命史资料的编纂(96)
第七节 抗日战争史资料的编纂(111)
第八节 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的编纂(129)
第九节 中外关系史资料的编纂(145)
第十节 教育史、科技史资料的编纂(152)
第十一节 社会史、文化史及思想史资料的编纂(156)
第十二节 方志、边疆史、民族史等地方史资料的编纂(165)
第十三节 文集、日记、年谱、函札、笔记等个人资料的编纂(179)
第十四节 回忆录资料的撰写(190)
第三章 近代史料的整理与出版(下) (196)
节 概述(196)
第二节 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及晚清史资料的编纂(199)
第三节 民国档案文献的大规模影印出版(209)
第四节 口述史资料的采集与出版(214)
第五节 图像资料的汇聚与出版(228)
第六节 近代报刊的影印出版(251)
第七节 档案文献的数字化(256)
第四章 学科体系及理论的探索(262)
节 学科意识萌芽及理论探讨(262)
第二节 1980 年来对学科体系及理论问题的探索(271)
第三节 数字化技术下史料学的问题及困境(287)
后记(29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