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三峡文献举要

三峡文献举要

作者:黎小龙,龚义龙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1-01

ISBN:9787216088886

定价:¥9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三峡文献举要》有几个特点:一是将正史、方志、金石、报刊、档案、考古成果、谱牒等文献涉及三峡历史文化的资料纳入三峡文献的范畴,扩充了资料来源。二是《三峡文献举要》搜罗史料所涉及的地理范围,限于“中三峡”范围。有研究者认为:论及三峡,无论是学术界还是老百姓都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无外乎有大三峡、中三峡、小三峡的三种说法。所谓“大三峡”,指的是长江西起四川宜宾,东至湖北宜昌共1044千米的江段;所谓“中三峡”,指的是长江西起重庆,东至湖北宜昌的659千米的江段;所谓“小三峡”,特指长江西起奉节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的193千米江段里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这三个大峡谷。三峡历史文献的地域范围也就因研究者的视野而有不同取舍。一般而言,三峡历史文献的地域范围多集中于中三峡地区,即今天的重庆直辖市及鄂西地区连成一块的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它西起重庆市西境,东至湖北宜昌市东缘,北傍大巴山脉,南抵武陵山与大娄山。这块地理单元,地貌复杂奇特,历史悠久邈远,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古籍文献方志、金石、报刊、档案、考古成果、谱牒等浩如烟海,这就为三峡历史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本课题取“中三峡”地理范围,包括清代宜昌府、施南府、夔州府、重庆府、忠州、酉阳、石硅厅,或者今天的重庆市、恩施自治州、宜昌市濒临长江地区。三是由于正史、方志、金石、报刊、档案、考古成果、谱牒等文献数量存在差异,尤其是在三峡地区方志数量宏大,故方志在《三峡文献举要》中占有比重较大。《三峡文献举要》编纂体例。全书共分六篇,分正史典志实录类、私家著述类、方志类、档案类、考古资料类、谱牒类。每一类按成书时间编排文献。由于三峡地区存量大的古籍文献当推方志类,而且这类资料比较全面地记载了三峡地区的历史人文资料,故《三峡文献举要》收录也是比较多的。每个文献着重介绍编纂者信息、编纂缘起、内容介绍、馆藏信息等几个方面。
作者简介
暂缺《三峡文献举要》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篇】正史典志实录类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
(东汉)班固等撰《汉书》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
(齐梁)萧子显撰《南齐书》
(梁)沈约撰《宋书》
(唐)杜佑撰《通典》
(唐)令狐得棻撰《周书》
(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
(清)马齐、朱轼纂《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
(清)曹振镛等编《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
(清)张廷玉总纂《明史》
(民国)赵尔巽主编《清史稿》
【第二篇】私家著述类
(宋)郭允蹈著《蜀鉴》
(明)曹学俭撰《蜀中广记》
(清)彭遵泗撰《蜀碧》
(清)彭遵泗撰《全蜀典故》
(清)顾彩撰《容美纪游>
(清)严如煜辑《三省边防备览》
(清)魏源撰《圣武记》
(清)魏源《湖广水利论》
(清)刘景伯撰《蜀龟鉴》
(清)孙镇撰《蜀破镜》
(清)余鸿观著《蜀燹述略》
(当代)《巴渝古代要籍叙录》
(当代)《三峡历史文献整理研究》
【第三篇】方志类
《夔州府志》明正德八年刻本
《新修夔州府志》清道光七年刻本
《云阳县志》明嘉靖二十年刻本
《云阳县乡土志》清光绪三十二年抄本
《云阳县志》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三峡通志》明万历稿本
《巴东县志》清康熙二十二年编纂(复制本)
《巴东县志》清同治五年修光绪六年刻本
《巫山县志》清康熙五十四年抄本
《巫山县志》清光绪十九年刻本
《涪州志》清康熙五十四年刻本
《涪州小学乡土地理》清光绪年间编纂
《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民国十七年刻本
《湖广通志》清雍正十一年刻本
《石硅厅志》清乾隆四十年刻本
《补辑石硅厅志》清道光二十三年石印本
《忠州直隶州志》清道光六年刻本
《忠州直隶州志》清同治十二年刻本
《四川通志》清嘉庆二十一年刻本
《施南府志》清道光十二年刻本
《恩施县志》清同治三年刻本
《重庆府志》清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黔江县志》清咸丰元年刻本
《续增黔江县志》清同治三年刻本
……
【第四篇】档案类
【第五篇】考古资料类
【第六篇】谱牒类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