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互联网+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

互联网+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

作者:上官酒瑞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2-01

ISBN:9787552029734

定价:¥7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基本总结,也内含了政府信任与公信力建设的要义。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一个值得信任的政府,是人类思考政治发展与国家治理始终追问的主题。本书以求解中国转型发展中政府信任呈现出来的“高信任度、低信任感”谜题为使命,以政策分类为视角,以典型案例为对象,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新媒介不同于前互联网时代大众传媒的赋权与激活两大机理,辩证分析了网络政治对制造和再制造、传播和再传播政府公信的建构、解构双重面向,并分别做出了深入研究,澄清了网络治理中仍然存在的“认知误区”与“行为盲点”,阐明了互联网这个治国理政的*大变量,如何更好转化为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大增量的原理与策略。
作者简介
  上官酒瑞,博士,上海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上海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教授、副主任,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发展等。出版专著《现代社会的政治信任逻辑》《制度成长与发展逻辑——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政治》等,在《浙江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中央党校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哲社、教育部人文社科、上海市哲社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全国党校系统、行政学院系统优秀科研成果奖,相关学术成果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转摘或引用。作为《人民日报》《新闻晨报》《深圳特区报》等特约评论员,发表时政类评论180余篇。
目录
序 /桑玉成
章  导论: 政府公信力与互联网耦合
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 政府公信力及其谜题
二、 求解谜题: 网络社会与政治
三、 研究的问题导向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网络新媒体与政府公信力关系
节  作为一种新媒介的互联网
一、 互联网: 从Web1.0到Web2.0
二、 网络Web2.0: 比较中的媒介特性
第二节  新媒介赋权与网络政治的面向
一、 媒介与政治: 一般关系
二、 网络新媒介: 赋权与激活
三、 网络政治:“乌托邦”与“糟托邦”
第三节  网络政治助推政府公信力变迁
一、 互动框架:“二元互动”到“三维沟通”
二、 促生机理:“社会体验”到“媒体体验”
三、 建构格局:“一呼百应”到“众声喧哗”
第三章  网络政治建构地方政府公信力
节  网络信息公开与政府透明性
一、 信息透明与政府可信性
二、 网络信息公开助力政府公信
三、 公信立于公开:“敬业网站”与庆安枪击案的比较
第二节  网络政治沟通与政府回应性
一、 网络政治的互动特性
二、 网络互动助推政府信任
三、 沟通互动中体验公信:“市民心声”的制度化探索
第三节  网络政治监督与政府规范性
一、 舆论监督与政府信任
二、 网络监督的比较特征
三、 网络纠错与公信修复:“草原天路”收费事件解析99第四章网络政治解构地方政府公信力
节  网络舆论传播削弱公信力
一、 网络舆论的政府信任之维
二、 网络舆论传播放大不信任
三、 讹传式不信任: 天津爆炸事故中的谣言传播倾向
第二节  网络政治动员耗散公信力
一、 政治机会结构与网络动员
二、 网络动员的不信任想象
三、 网络动员与不信任标签: 城管污名化现象的叙事框架
第三节  网络政治文化消解公信力
一、 网络文化的反权威本质
二、 网络狂欢隐喻不信任: 东莞扫黄事件的一种话语文本分析
第四节  网上网下联动侵蚀公信力
一、 网络政治的压力和连线力
二、 连接行动与抗拒式不信任表达: 茂名PX事件的解读
第五章  网络治理与地方政府公信力重构
节  治理的意义和方法论
一、 必要性与可能性
二、 政策学习与分类治理
第二节  推动治理的法律制度建设
一、 实现自由秩序的平衡
二、 加强组织行动的协同
三、 提高法律法规操作性
四、 增强内容的分类审查
第三节  优化网络话语民主治理过程
一、 关键: 沟通与对话
二、 规范政务服务机制
三、 完善问政互动机制
四、 健全民意回应机制
五、 创新舆论疏导机制
六、 构建文化塑造机制
第四节  实现网上网下协同治理
一、 基础: 网上下共治
二、 夯实以人为本立场
三、 完善政策过程体系
四、 健全制度化不信任
五、 治理好“微政治”
第六章   网络危机传播中地方政府的公信力维护
节  速度: 时间快报事实
第二节  态度: 姿态求实诚恳
第三节  法度: 底线依法处置
第四节  效度: 要务重在引导
第五节  高度: 定位推动进步
第七章  结语: 互联网 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辩证法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