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法官决策的思维模型

法官决策的思维模型

作者:张晓笑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8-01

ISBN:9787519747534

定价:¥3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法官在司法裁判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杂乱无章地影响法官裁判,还是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本书将心理学中的三重心智模型理论运用于司法决策过程的建模中,设计了一个有层次的,兼顾事实、规范、法官的价值观和政策考量等多重因素的法官决策的思维模型,并对各种因素如何影响法官决策的过程展开描述与分析,进而为法官的审判实践和司法制度建设提供指引与参考。
作者简介
  张晓笑,浙江嘉兴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法学博士,现为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法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目录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如何决策?何种模型?
第二节本书基本思路
第三节主要概念说明
一、直觉
二、双重加工理论
三、假设性思考
四、认知去耦
五、认知风格
六、司法哲学
第二章法官决策研究中对心理学视角的引入
第一节背景:从法律现实主义到法律与认知—行为科学
一、法律现实主义
二、传统法律心理学
三、法律与认知—行为科学
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视角下法官决策研究的主要模型和理论
一、传统模型:法律模型
二、心理学视角的初步引入:态度模型
三、一个综合性的理论:策略模型
四、社会心理学视角的研究:受众理论
第三节认知—行为科学视角下法官决策研究的最新进展
第四节提出一个法官决策思维模型的意义
第三章法官决策思维模型的理论基础:三重心智模型
第一节三重心智模型的基础:双重加工理论
一、概述
二、类型一加工和类型二加工的特征
第二节双重加工模型的运作
一、类型一加工
二、类型二加工
三、两种加工的协同运作
第三节三重心智模型的提出
一、概述
二、证明存在反思心智的相关研究
三、三种心智的个体差异
第四节基于双重加工理论所提出的司法裁判模型
一、直觉—压制模型
二、发现—证立模型
三、发现—检验—证立模型
四、“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法律推理模型
第四章自动化心智在法官决策中的应用:运用直觉的裁判
第一节直觉裁判的表现
一、哈奇森的“预感”
二、弗兰克的直觉
三、法感裁判论
四、自动化心智对直觉和法感的说明
第二节法官直觉的易错性
一、直觉研究的两种进路
二、直觉研究的启发式和偏差进路
三、对直觉偏差的克服
第三节直觉的准确性问题
一、直觉研究的自然主义进路
二、直觉的产生机制
三、直觉准确性的心理学基础:生态理性
第四节法官直觉的准确性
一、法律发现
二、类比推理
三、认知门槛
四、经验法则
第五节提高法官直觉准确性的建议
一、主观方面:学习和经验的积累
二、客观方面: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法官直觉准确性的制度保障
第五章算法心智与反思心智的合作:对法律和事实因素的假设性思考
第一节假设性思考概述
一、法律背景下假设性思考的一般适用
二、假设性思考的三个特征
第二节假设性思考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一、反思心智未能发起假设性思考
二、假设性思考没能压制可能错误的直觉
三、因法官算法心智的知识库所导致的问题及处理
第三节假设性思考在司法裁判中的适用
一、假设性思考在陪审团审判中的初步运用:故事模型
二、常规案件:假设性思考与事实因素
三、非常规案件:假设性思考与法律因素
第四节法官对假设性思考的选择
一、认知融贯性与法官的满意性
二、法官所追求的目标对假设性思考的影响
第六章反思心智的个体差异:认知风格对法官裁判目标的影响
第一节认知风格概述
一、认知风格个体差异的衡量标尺
二、狐狸型与刺猬型认知风格
三、了解法官的认知风格的意义
第二节狐狸型认知风格
一、狐狸型认知风格者的司法哲学
二、谦虚的司法狐狸:最低限度主义者
三、自信的司法狐狸:实用主义者
四、最低限度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区别
第三节刺猬型认知风格
一、刺猬型认知风格者的司法哲学
二、斯卡利亚的文本主义
三、德沃金的整全性理论
第四节认知风格对司法制度建设的意义
一、狐狸型认知风格及相应司法哲学的优缺点
二、刺猬型认知风格及相应司法哲学的优缺点
三、认知风格对我国司法制度建设的影响
第七章结语法官决策:来自心理学视角的阐释和启发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1.1影响法官决策的因素3
图2.1意识形态轴上的案件“激励”位置
图2.2意识形态轴上的法官态度位置
表3.1双重加工和高级认知双系统理论的特征
图3.1认知去耦模型
图3.2双重加工模型
图3.3扩展版双重加工模型
图3.4三重心智模型简图
图3.5三重心智模型详图
图4.1事实与规范的“等置”模型
图4.2趋完倾向示意
图4.3格式塔理论示意
表4.1几种常用启发式的具体步骤
表4.2比较不同决策策略的20种情境
图4.4跨越20种环境测试的总成绩
图4.5司法决策门槛的一般模型
图4.6英国两个地方法庭作出保释决定过程
图4.7法律解释方法适用位阶
图4.8学习环境结构
图5.1故事情节的基本模型
图5.2崔英杰案的故事建构Ⅰ
图5.3崔英杰案的故事建构Ⅱ
图5.4泸州遗赠案的两难设定模型
表5.1模型建构的准备:对拉茨拉夫案所涉问题的分析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