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散文文体的张力与魅力
作者:王兆胜,陈剑晖 编
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01
ISBN:9787536166387
定价:¥5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散文文体的张力与魅力/文体与跨文体研究丛书》包括三辑三十章内容。第一辑从当下散文创作和散文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散文观念、散文研究理论、散文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深入辩证思考。并提出与此前“形散神不散”截然不同的散文界定——“形不散——神不散——心散”,即“形聚神凝心散”。第二辑从散文的分类及散文发展史入手,分章阐述了性灵散文、现代主义散文、诗的散文、随笔散文、学者散文、艺术家散文、文化散文等,并对新世纪的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既有宏观把握,又有微观分析,历史梳理与理论概括结合。第三辑主要对林语堂、林非、王充闾、陈忠实、贾平凹、赛飞、熊育群、北国素素、马莉、彭家河、潘建成及广西新散文家等中国现当代散文家及作品进行评析,通过比较来把握作家之间、作品之间、流派之间的异同,发掘他们之间复杂的内在联系,进而揭示散文创作发展的某些本质性规律。
作者简介
王兆胜,山东蓬莱人,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学者、批评家、散文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国文学批评》副主编。博士生导师,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闽江学者”闽南师范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兼任鲁迅文学奖评委、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常务理事、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出版《林语堂的文化情怀》《真诚与自由——20世纪中国散文精神》《林语堂大传》《林语堂与中国文化》《温暖的锋芒——王兆胜学术自选集》《新时期散文的发展向度》等学术专著16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近300篇,被《新华文摘》等转摘60多篇。编著《百年中国性灵散文》《精美散文诗读本》及散文年选20多部。散文随笔集有《天地人心》《逍遥的境界》《负道抱器》《情之一字》等,作品多次入选中学教材、中高考试题和散文选本。获首届冰心散文奖散文理论作品奖、《当代作家评论》奖、第四届中国报人散文奖等。
目录
第一辑
第一章 “散文”的命名及相关问题
一、如花绽放的“散文”命名
二、“散文”命名的特点及其规律
三、“散文”命名不理想的原因
四、“散文”命名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章 散文之“散”关键在“心散”
一、散文文体的“破”与“立”
二、当下散文的困局与瓶颈
三、散文的发展前景及其构想
第三章 应辩证理解散文的文体
一、自由与限制
二、真实与虚空
三、边缘与中心
第四章 关于散文的“变”与“常”
一、“变”与“不变”
二、散文的“常态”
三、散文的“变数”
第五章 散文创作的三个维度
一、平衡感
二、平常心
三、平淡美
第六章 散文的跨界及其限度
一、散文的“外跨”
二、散文的“内跨”
三、散文跨界的异化问题
第七章 散文的特点与美感
一、散文文体千变万化
二、散文的“距离感”
三、散文之“散”
四、理想散文之美
第八章 散文写作的难度与境界
一、突破城乡二元对立
二、走出传统与现代的困局
三、确立前瞻性的发展向度
四、以天地境界克服人本主义局限
第九章 当前散文文体的异化问题
一、消解散文之“真”
二、散文的冗长和散漫之弊
三、对散文形式技巧的迷恋
第十章 散文的文化自信与基因密码传承
一、中西文化博弈与中国文化断流
二、西化背景下中国散文的悲剧命运
三、文化自信与散文价值重估
第二辑
第一章 百年中国性灵散文
一、性灵文学不受重视事出有因
二、中国性灵文学之流脉
三、百年性灵散文的特点与价值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的现代主义散文
一、新时期现代主义散文的生成
二、新时期现代主义散文的精神特征
三、新时期现代主义散文的文体特点
第三章 “诗的散文”:心灵的低吟浅唱
一、“诗的散文”概念及其特点
二、“诗的散文”之历史流变
三、百年“诗的散文”的共性特征
第四章 中国现代随笔散文的流变
一、飞逸的思絮
二、谈禅说道
三、圆熟的智慧
四、冷眼与智慧
第五章 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散文
一、文化使命感和人类关怀
二、知识化与专业特色
三、理性的力量
第六章 大众文化与21世纪中国散文创作
一、散文体性与大众文化传媒
二、散文“失真”与技术至上
第七章 新世纪艺术家散文的优势与启示
一、天容地载与大道存心
二、关乎时代与心系现实
三、卓然独立与自由挥洒
第八章 文化散文的几大误区
一、知识的堆积与增殖
二、庸见、俗见和偏见
三、形神俱散与心灵焦虑
第三辑
第一章 林语堂对明清小品文的承继与发展
一、酷爱与痴迷
二、钟情的原因分析
三、获益良多
四、突破与限制
第二章 林非散文的叙述模式
一、把“心”交给读者
二、童心与智思辉映
三、同情之理解与祝愿之歌
第三章 王充闾散文的张力结构
一、张力结构
二、张力结构之特点
三、张力结构之不足
第四章 陈忠实散文中的辩证法
一、推“陈”出新
二、“中”得“心”源
三、虚“实”相生
第五章 贾平凹散文的“余”与“闲”
一、醉心写“余”
二、颇爱写“闲”
第六章 赛飞用“海岛散文”弹奏生命乐章
一、关于海与岛的歌吟
二、生命原状的品味
三、心弦的轻拢慢捻
第七章 熊育群散文在天地苍茫间的诗意行吟
一、现实中有限的美好人生
二、天地之宽与宇宙之大
三、神秘主义的世界图景
四、理性中的感性体认
第八章 北国素素的散文风貌
一、关于东北文化的深度书写
二、剖析东北的“匪气”
三、诗化的心灵叙事
第九章 马莉散文的自足与自由言说
一、回到家中自己的房间
二、家庭中的美丽女人
三、自由言说的文体结构
第十章 彭家河散文“逝者”的无声有痕
一、还原物性的深刻描摹
二、静心捕捉逝者的留痕
第十一章 潘建成散文以泥火熔铸诗意
一、阳刚正气充盈天地
二、柔情密意灵光闪动
第十二章 广西新散文家用芦苇吹响灵魂
一、博大的爱心
二、深沉的哲思
三、蕴藉的诗意
四、黑色的舞者
五、不足与寄望
后记
第一章 “散文”的命名及相关问题
一、如花绽放的“散文”命名
二、“散文”命名的特点及其规律
三、“散文”命名不理想的原因
四、“散文”命名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章 散文之“散”关键在“心散”
一、散文文体的“破”与“立”
二、当下散文的困局与瓶颈
三、散文的发展前景及其构想
第三章 应辩证理解散文的文体
一、自由与限制
二、真实与虚空
三、边缘与中心
第四章 关于散文的“变”与“常”
一、“变”与“不变”
二、散文的“常态”
三、散文的“变数”
第五章 散文创作的三个维度
一、平衡感
二、平常心
三、平淡美
第六章 散文的跨界及其限度
一、散文的“外跨”
二、散文的“内跨”
三、散文跨界的异化问题
第七章 散文的特点与美感
一、散文文体千变万化
二、散文的“距离感”
三、散文之“散”
四、理想散文之美
第八章 散文写作的难度与境界
一、突破城乡二元对立
二、走出传统与现代的困局
三、确立前瞻性的发展向度
四、以天地境界克服人本主义局限
第九章 当前散文文体的异化问题
一、消解散文之“真”
二、散文的冗长和散漫之弊
三、对散文形式技巧的迷恋
第十章 散文的文化自信与基因密码传承
一、中西文化博弈与中国文化断流
二、西化背景下中国散文的悲剧命运
三、文化自信与散文价值重估
第二辑
第一章 百年中国性灵散文
一、性灵文学不受重视事出有因
二、中国性灵文学之流脉
三、百年性灵散文的特点与价值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的现代主义散文
一、新时期现代主义散文的生成
二、新时期现代主义散文的精神特征
三、新时期现代主义散文的文体特点
第三章 “诗的散文”:心灵的低吟浅唱
一、“诗的散文”概念及其特点
二、“诗的散文”之历史流变
三、百年“诗的散文”的共性特征
第四章 中国现代随笔散文的流变
一、飞逸的思絮
二、谈禅说道
三、圆熟的智慧
四、冷眼与智慧
第五章 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散文
一、文化使命感和人类关怀
二、知识化与专业特色
三、理性的力量
第六章 大众文化与21世纪中国散文创作
一、散文体性与大众文化传媒
二、散文“失真”与技术至上
第七章 新世纪艺术家散文的优势与启示
一、天容地载与大道存心
二、关乎时代与心系现实
三、卓然独立与自由挥洒
第八章 文化散文的几大误区
一、知识的堆积与增殖
二、庸见、俗见和偏见
三、形神俱散与心灵焦虑
第三辑
第一章 林语堂对明清小品文的承继与发展
一、酷爱与痴迷
二、钟情的原因分析
三、获益良多
四、突破与限制
第二章 林非散文的叙述模式
一、把“心”交给读者
二、童心与智思辉映
三、同情之理解与祝愿之歌
第三章 王充闾散文的张力结构
一、张力结构
二、张力结构之特点
三、张力结构之不足
第四章 陈忠实散文中的辩证法
一、推“陈”出新
二、“中”得“心”源
三、虚“实”相生
第五章 贾平凹散文的“余”与“闲”
一、醉心写“余”
二、颇爱写“闲”
第六章 赛飞用“海岛散文”弹奏生命乐章
一、关于海与岛的歌吟
二、生命原状的品味
三、心弦的轻拢慢捻
第七章 熊育群散文在天地苍茫间的诗意行吟
一、现实中有限的美好人生
二、天地之宽与宇宙之大
三、神秘主义的世界图景
四、理性中的感性体认
第八章 北国素素的散文风貌
一、关于东北文化的深度书写
二、剖析东北的“匪气”
三、诗化的心灵叙事
第九章 马莉散文的自足与自由言说
一、回到家中自己的房间
二、家庭中的美丽女人
三、自由言说的文体结构
第十章 彭家河散文“逝者”的无声有痕
一、还原物性的深刻描摹
二、静心捕捉逝者的留痕
第十一章 潘建成散文以泥火熔铸诗意
一、阳刚正气充盈天地
二、柔情密意灵光闪动
第十二章 广西新散文家用芦苇吹响灵魂
一、博大的爱心
二、深沉的哲思
三、蕴藉的诗意
四、黑色的舞者
五、不足与寄望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