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战略:以影视产业为例
作者:罗立彬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01
ISBN:9787509659786
定价:¥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战略:以影视产业为例》以文化产业全球化为全球背景,以中国独特国情为国内背景,以全球化理论、文化产业和贸易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影视产业为重点案例,深入论证了中国综合利用全球化机遇和本国国情优势,集结全球优势资源发展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战略。《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战略:以影视产业为例》力求将论证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案例紧贴中国文化产业和贸易的典型现象,同时做到语言通俗易懂。无论理论工作者、实践工作者,还是对中国文化产业与贸易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战略:以影视产业为例》中有所收获。
作者简介
罗立彬,经济学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对外文化贸易研究基地资深研究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兼任清华大学服务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访问学者,曾在美国北佛罗里达大学讲学。研究方向为文化贸易、服务贸易、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近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合著)、《财贸经济》、《东岳论丛》、《文化产业研究》、《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学术观点见诸于《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平台、《北京日报(理论周刊)》、新加坡《联合早报》、光明网理论频道、中国社会科学网、《人民画报》(俄文版)、《国际治理周刊》、韩国《中央日报》、俄罗斯政府机关报《俄罗斯报》和哈萨克斯坦俄文报纸《共青团真理报》、人民论坛网等媒体。目前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课题子课题负责人以及课题联络人,主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项目,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多项。
目录
第1章 本书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 本书的选题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中国背景
1.2 本书的研究意义
1.2.1 文化产业的特殊性为传统问题带来新的研究切入点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尚显不足
1.2.3 以中国为案例的研究意义重大
第2章 文化贸易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定义和特点
2.1.1 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定义以及本书研究对象
2.1.2 文化产品和服务生产与消费的特点
2.2 文化产品贸易的理论模型与相关实证研究
2.2.1 Helpman-Krugman的本地市场效应模型
2.2.2 Rauch-Trindade模型
2.3 文化贸易理论的简要评述及其对中国的意义
第3章 中国电影产业的对外开放与发展
3.1 中国电影产业的开放历程
3.2 电影业开放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作用
3.2.1 市场开拓
3.2.2 竞争效应
3.2.3 资金来源
3.2.4 示范效应
3.2.5 技术外溢效应
3.3 对中国电影产业开放的几点思考
3.3.1 进一步开放不一定使“本土电影”一蹶不振
3.3.2 应该将保护对象定位为“中国文化元素”
3.3.3 逐步放开进口电影的引进发行权有利于进口电影加入中国元素
3.3.4 提高进口电影的分账比例有利于集结全球优势资源为“中国文化”服务
第4章 文化贸易进口与中国文化走出去
4.1 文化产品出口与文化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一个理论分析
4.1.1 本国文化产品包含的一定是本国文化元素吗
4.1.2 文化产品中文化元素的选择:需求导向还是供给导向
4.2 电影出口:从本地市场效应到全球市场导向
4.2.1 国际市场聚焦阶段
4.2.2 本地市场聚焦阶段
4.2.3 本地市场效应阶段
4.2.4 全球市场导向阶段
4.3 现阶段中国电影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能力有限
4.4 电影进口可以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4.4.1 发达国家电影业争取增长迅速的国际市场
4.4.2 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全球电影厂商转变目标市场
4.4.3 为了“讨好”中国市场,好菜均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多为正面
4.4.4 好莱坞电影全球发行,高效传播文化元素
4.4.5 含有中国元素的好菜坞大制作帮助中国文化产品出口
4.4.6 进口产品竞争加速本国电影向第三和第四阶段迈进
4.4.7 进口生产要素更有利于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一起走出去
4.5 结论与政策思考
4.5.1 中国可以利用全球文化产品来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4.5.2 政府的保护对象从“中国文化产业”转向“中国文化元素”
4.5.3 进口电影并不一定意味着中国企业经济收益的损失
第5章 中国经济崛起与汉语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5.1 引言与相关文献综述
5.2 经济因素在语言国际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决定作用
5.2.1 工具性动机是汉语学习的主要动机
5.2.2 经济因素成为语言国际传播的重要决定因素
5.3 中国经济的崛起为汉语国际传播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
5.3.1 中国经济崛起:21世纪世界经济的重大事件
5.3.2 经济崛起为汉语国际传播提供最有利的基础性条件
5.4 结论与有关汉语国际传播导向问题的讨论
第6章 电视节目模式国际贸易、本地市场效应与中国电视节目出口的跨越式发展
6.1 电视节目模式国际贸易促进中国电视节目出口的理论分析
6.1.1 模式进口促进节目出口的机理
6.1.2 本地市场效应:模式引进、节目本地化并实现出口的发生条件
6.1.3 模式引进、节目本地化与出口:中国的优势
6.2 电视节目模式引进、本地市场效应与中国电视节目出口的实证分析
6.2.1 样本选择及研究过程
6.2.2 新传媒U频道综艺节目播出时长分布的变化
6.3 结论
第7章 中国香港电影业的兴衰及其对中国内地电影产业的启示
7.1 供给条件与贸易成本优势抵消本土市场狭小的需求弱势:中国香港电影走向辉煌
7.1.1 需求条件无法支撑中国香港成为华语电影中心
7.1.2 供给条件与贸易成本条件是中国香港电影产业繁荣的主要原因
7.1.3 贸易成本
7.2 需求条件弱势凸显:中国香港电影走向衰落
7.2.1 供给与贸易成本方面的有利条件逐渐消失
7.2.2 需求条件弱势凸显
7.2.3 克服不利需求条件
7.3 本章结论及其对中国内地电影产业的启示
7.3.1 本章的结论
7.3.2 进一步评述
第8章 中国电影票房规模影响因素及预测
8.1 市场总票房对电影产业的重要性
8.1.1 电影生产的典型特征决定了本地市场规模至关重要
8.1.2 在全球化时代,一国电影票房规模直接影响本国文化国际传播力
8.1.3 整体票房规模决定了单个电影票房的潜力
8.1.4 本地市场规模及增长率是一国电影出口潜力的最重要决定因素
8.1.5 电影票房增长率决定商业模式创新
8.1.6 票房规模决定电影类型多样性
8.2 中国电影票房影响因素的一个计量分析
8.2.1 考察变量:经济总量和影院数
8.2.2 数据描述
8.2.3 回归分析
8.3 总票房预测:中国电影市场进人中高速增长新阶段
8.3.1 时间序列法
8.3.2 基于需求供给框架进行更长期预测
8.4 中高速增长阶段的新趋势及政策建议
8.4.1 新趋势
8.4.2 政策建议:新阶段电影业的供给侧改革
第9章 中国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机遇、挑战与战略
9.1 中国发展对外文化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9.1.1 中国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机遇
9.1.2 中国发展文化贸易面临的挑战
9.2 中国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战略
9.2.1 依托中国国内市场,吸收全球优势资源生产文化产品
9.2.2 与各个国家进行多种形式合作,生产符合两国文化的文化产品
9.2.3 充分利用文化产业全球化过程中的新机遇
9.2.4 强调科技与传统文化产品相融合
9.2.5 企业进行对外文化贸易时,应遵循市场规律
9.2.6 以语言文化的传播来带动文化产品的出口
9.2.7 政府可以多方面提供政策协调与安排
参考文献
后记
1.1 本书的选题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中国背景
1.2 本书的研究意义
1.2.1 文化产业的特殊性为传统问题带来新的研究切入点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尚显不足
1.2.3 以中国为案例的研究意义重大
第2章 文化贸易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定义和特点
2.1.1 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定义以及本书研究对象
2.1.2 文化产品和服务生产与消费的特点
2.2 文化产品贸易的理论模型与相关实证研究
2.2.1 Helpman-Krugman的本地市场效应模型
2.2.2 Rauch-Trindade模型
2.3 文化贸易理论的简要评述及其对中国的意义
第3章 中国电影产业的对外开放与发展
3.1 中国电影产业的开放历程
3.2 电影业开放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作用
3.2.1 市场开拓
3.2.2 竞争效应
3.2.3 资金来源
3.2.4 示范效应
3.2.5 技术外溢效应
3.3 对中国电影产业开放的几点思考
3.3.1 进一步开放不一定使“本土电影”一蹶不振
3.3.2 应该将保护对象定位为“中国文化元素”
3.3.3 逐步放开进口电影的引进发行权有利于进口电影加入中国元素
3.3.4 提高进口电影的分账比例有利于集结全球优势资源为“中国文化”服务
第4章 文化贸易进口与中国文化走出去
4.1 文化产品出口与文化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一个理论分析
4.1.1 本国文化产品包含的一定是本国文化元素吗
4.1.2 文化产品中文化元素的选择:需求导向还是供给导向
4.2 电影出口:从本地市场效应到全球市场导向
4.2.1 国际市场聚焦阶段
4.2.2 本地市场聚焦阶段
4.2.3 本地市场效应阶段
4.2.4 全球市场导向阶段
4.3 现阶段中国电影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能力有限
4.4 电影进口可以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4.4.1 发达国家电影业争取增长迅速的国际市场
4.4.2 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全球电影厂商转变目标市场
4.4.3 为了“讨好”中国市场,好菜均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多为正面
4.4.4 好莱坞电影全球发行,高效传播文化元素
4.4.5 含有中国元素的好菜坞大制作帮助中国文化产品出口
4.4.6 进口产品竞争加速本国电影向第三和第四阶段迈进
4.4.7 进口生产要素更有利于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一起走出去
4.5 结论与政策思考
4.5.1 中国可以利用全球文化产品来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4.5.2 政府的保护对象从“中国文化产业”转向“中国文化元素”
4.5.3 进口电影并不一定意味着中国企业经济收益的损失
第5章 中国经济崛起与汉语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5.1 引言与相关文献综述
5.2 经济因素在语言国际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决定作用
5.2.1 工具性动机是汉语学习的主要动机
5.2.2 经济因素成为语言国际传播的重要决定因素
5.3 中国经济的崛起为汉语国际传播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
5.3.1 中国经济崛起:21世纪世界经济的重大事件
5.3.2 经济崛起为汉语国际传播提供最有利的基础性条件
5.4 结论与有关汉语国际传播导向问题的讨论
第6章 电视节目模式国际贸易、本地市场效应与中国电视节目出口的跨越式发展
6.1 电视节目模式国际贸易促进中国电视节目出口的理论分析
6.1.1 模式进口促进节目出口的机理
6.1.2 本地市场效应:模式引进、节目本地化并实现出口的发生条件
6.1.3 模式引进、节目本地化与出口:中国的优势
6.2 电视节目模式引进、本地市场效应与中国电视节目出口的实证分析
6.2.1 样本选择及研究过程
6.2.2 新传媒U频道综艺节目播出时长分布的变化
6.3 结论
第7章 中国香港电影业的兴衰及其对中国内地电影产业的启示
7.1 供给条件与贸易成本优势抵消本土市场狭小的需求弱势:中国香港电影走向辉煌
7.1.1 需求条件无法支撑中国香港成为华语电影中心
7.1.2 供给条件与贸易成本条件是中国香港电影产业繁荣的主要原因
7.1.3 贸易成本
7.2 需求条件弱势凸显:中国香港电影走向衰落
7.2.1 供给与贸易成本方面的有利条件逐渐消失
7.2.2 需求条件弱势凸显
7.2.3 克服不利需求条件
7.3 本章结论及其对中国内地电影产业的启示
7.3.1 本章的结论
7.3.2 进一步评述
第8章 中国电影票房规模影响因素及预测
8.1 市场总票房对电影产业的重要性
8.1.1 电影生产的典型特征决定了本地市场规模至关重要
8.1.2 在全球化时代,一国电影票房规模直接影响本国文化国际传播力
8.1.3 整体票房规模决定了单个电影票房的潜力
8.1.4 本地市场规模及增长率是一国电影出口潜力的最重要决定因素
8.1.5 电影票房增长率决定商业模式创新
8.1.6 票房规模决定电影类型多样性
8.2 中国电影票房影响因素的一个计量分析
8.2.1 考察变量:经济总量和影院数
8.2.2 数据描述
8.2.3 回归分析
8.3 总票房预测:中国电影市场进人中高速增长新阶段
8.3.1 时间序列法
8.3.2 基于需求供给框架进行更长期预测
8.4 中高速增长阶段的新趋势及政策建议
8.4.1 新趋势
8.4.2 政策建议:新阶段电影业的供给侧改革
第9章 中国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机遇、挑战与战略
9.1 中国发展对外文化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9.1.1 中国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机遇
9.1.2 中国发展文化贸易面临的挑战
9.2 中国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战略
9.2.1 依托中国国内市场,吸收全球优势资源生产文化产品
9.2.2 与各个国家进行多种形式合作,生产符合两国文化的文化产品
9.2.3 充分利用文化产业全球化过程中的新机遇
9.2.4 强调科技与传统文化产品相融合
9.2.5 企业进行对外文化贸易时,应遵循市场规律
9.2.6 以语言文化的传播来带动文化产品的出口
9.2.7 政府可以多方面提供政策协调与安排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