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汽车技术创新

汽车技术创新

作者:赵福全,刘宗巍,杨克铨,马青竹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9-01

ISBN:9787111630562

定价:¥8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是“赵福全研究院 汽车强国系列” 丛书的第五册,书中集中展现了《赵福全研究院》第十一、十二季的12场高端对话,记载了赵福全院长与李骏、欧阳明高、李开国、李克强、王秋景、郭孔辉、苏万华、余卓平、廉玉波、陈春霖、徐向阳11位汽车行业的技术专家就汽车技术创新开展的高端对话与探讨。 \n \n书中对汽车技术创新从产业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价值、自主创新现状和核心技术内涵四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阐述,并对节能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技术创新路径、机遇、潜力和难点等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从技术战略决策、国家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体系、整零协同创新、人才培育工程五个维度构建了汽车技术创新方法论。 \n本书适合汽车行业及相关行业的企业管理人员、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赵福全博士,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博导,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TASRI)院长。目前主要从事汽车产业发展、企业运营与管理、技术发展路线等领域的战略研究。在美日欧汽车界学习、工作近二十年,曾任美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研究总监(Research Executive)。2004年回国,先后担任华晨与吉利两家车企的副总裁、华晨宝马公司董事、吉利汽车(香港)执行董事、澳大利亚DSI控股公司董事长、以及英国锰铜公司董事等职。作为核心成员之一,领导参与了包括沃尔沃在内的多家国际并购及后续的业务整合。赵博士2013年5月加盟清华大学。现任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主席(2018-2020),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未来移动出行理事会理事,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会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首届会士、理事长特别顾问、技术管理分会主任委员,英文杂志“汽车创新(Automotive Innovation)”创刊联合主编,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以及多个地方政府及多家企业的首席战略顾问。赵教授作为节目主持人与凤凰网共同创办了凤凰汽车《赵福全研究院》高端对话栏目,迄今受访的汽车行业领袖及知名企业家51人次。赵博士主持开发过近20款整车及10余款动力总成产品,主导完成了各类重大战略及管理咨询项目近100项,拥有授权发明专利300余项,已出版中英文专著8部,其中一部英文专著已被译为中文,发表中英日文论文300余篇,在主流报刊媒体上发表产业评论100余万字,在重大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200余场次,获得包括中国汽车报年度人物、纪念改革开放30年及40年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21世纪经济报道》年度自主创新人物、中国经济网汽车行业年度人物等各类重大奖项30余项。
目录
序一 \n
序二 \n
前言 \n
部分 高端访谈 \n
01对话李骏——核心技术的范围将越来越大 \n
02.对话欧阳明高——应该强调中国电动车的“得” \n
03对话李开国——技术创新关乎强国,还关乎产业安全 \n
04对话李克强——智能网联需要跨界融合,是中国的机会所在 \n
05对话王秋景——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功成不必在我 \n
06对话郭孔辉——产业政策不能一刀切 \n
07对话苏万华——舍弃内燃机是根本上的误判 \n
08对话余卓平——燃料电池应与纯电动互为补充 \n
09对话廉玉波——买零件买不来竞争力 \n
10对话陈春霖——未来车载操作系统由谁主导? \n
11对话徐向阳——变速器是整车电气化及电动化的关键技术 \n
\n
第二部分 论道车界 \n
一、汽车技术创新总述 \n
01产业发展趋势 \n
未来汽车价值体系变化带来重大机遇 \n
做强汽车产业要有原始创新 \n
新形势下中国汽车技术亟待突破 \n
汽车产业面临知识体系挑战 \n
未来十年汽车产业必将加速大浪淘沙 \n
院长心声 \n
02技术创新价值 \n
技术创新事关产业做强和产业安全 \n
技术创新必须与成果产业化有效结合 \n
技术创新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 \n
汽车技术创新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n
汽车行业的创新难度常被低估 \n
院长心声 \n
03自主创新现状 \n
中国汽车技术创新能力进步显著 \n
国内外汽车技术创新能力的差距 \n
中国技术创新链条存在明显短板 \n
中国车企有能力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n
院长心声 \n
04核心技术内涵 \n
掌控核心技术是关键 \n
核心技术的衡量标准 \n
企业必须掌控核心技术 \n
院长心声 \n
二、节能汽车技术 \n
01内燃机 \n
油耗法规给内燃机带来巨大压力 \n
排放是内燃机面临的重大挑战 \n
应从全生命周期评估车辆碳排放 \n
中国内燃机技术今非昔比 \n
内燃机技术还有很大潜力 \n
高效内燃机技术产业化的难点 \n
内燃机燃料多元化研究前景广阔 \n
发展替代燃料应考虑地域资源禀赋 \n
内燃机技术未来发展可期 \n
轻易舍弃内燃机将是根本性误判 \n
内燃机和电动汽车的关系 \n
企业需要兼顾内燃机和电动汽车 \n
院长心声 \n
02变速器 \n
自动变速器的重要性 \n
自动变速器的分类及优缺点 \n
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前景 \n
中国自动变速器产业现状 \n
国内外自动变速器技术水平的差距 \n
自动变速器技术涉及多个领域 \n
评价变速器优劣的技术指标 \n
专用混动变速器的三个核心问题 \n
专用混动变速器的开发要点 \n
电动汽车仍然需要变速器 \n
变速器适应动力总成电气化的改变 \n
未来20年变速器的技术路线 \n
整合多方资源加快发展变速器产业 \n
院长心声 \n
03混合动力技术 \n
混合动力汽车的比例将逐渐提高 \n
目前混合动力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 \n
混合动力应充分发挥两种动力系统的优势 \n
机电耦合动力技术的未来发展 \n
院长心声 \n
04底盘和轮胎技术 \n
中国汽车底盘和轮胎技术现状 \n
汽车底盘技术正走向智能化 \n
未来轮胎技术的两个方向 \n
轮毂电机技术发展趋势 \n
院长心声 \n
05共性节能技术 \n
结构节能与技术节能 \n
汽车网联化智能化的节能减排收益 \n
院长心声 \n
三、新能源汽车技术 \n
01电动汽车 \n
政策驱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取得快速发展 \n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得与失 \n
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n
中国动力电池处于全球梯队 \n
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 \n
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及成本极限 \n
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必须平衡 \n
中国动力电池技术的国际比较 \n
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有望回暖 \n
固态电池有可能成为下一代动力电池 \n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蕴含巨大商机 \n
中国电机产业与技术现状 \n
电控系统尚需进一步优化 \n
整车集成技术的关键是经济性和安全性 \n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与前景 \n
电动汽车的一些不足尚待克服 \n
院长心声 \n
02燃料电池汽车 \n
中国发展氢燃料电池有助于能源转型 \n
氢气是车用燃料电池的主要能源 \n
氢能产业链的状况 \n
氢能社会的概念与前景 \n
燃料电池汽车的源起 \n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进展 \n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现状 \n
车用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n
燃料电池的成本有很大下降空间 \n
当前燃料电池技术的主要瓶颈 \n
燃料电池技术更适用于大型汽车 \n
燃料电池和电动汽车的关系 \n
燃料电池汽车未来发展预测 \n
院长心声 \n
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n
01战略价值 \n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n
智能网联汽车是产业重大机遇 \n
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差距 \n
中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优势 \n
统筹规划协同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生态 \n
院长心声 \n
02核心技术 \n
智能网联汽车的概念与内涵 \n
自动驾驶技术将在2025年迎来重大突破 \n
智能网联汽车是一个平台系统 \n
智能网联汽车的感知和决策技术 \n
智能网联汽车的执行技术 \n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 \n
汽车电子产品必须稳定和可靠 \n
院长心声 \n
03关键问题 \n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需要系统规划 \n
未来车载操作系统的主导权 \n
软件开发需适度开发源代码 \n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的芯片问题 \n
智能网联汽车的法律法规和技术伦理问题 \n
智能网联汽车的标准规范问题 \n
院长心声 \n
五、技术创新方法论 \n
01技术战略决策 \n
从跟随创新到创新的三个支撑 \n
企业战略指引技术创新方向 \n
企业应以“集合”概念规划技术路线 \n
未来汽车定义必须由整车企业完成 \n
国际车企的技术战略调整值得借鉴 \n
院长心声 \n
02国家科技创新 \n
汽车科技创新需要“五位一体”有效协同 \n
多方合力才能取得重大创新突破 \n
院长心声 \n
03企业创新体系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