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人工影响天气研究
作者:周筠珺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01
ISBN:9787030637192
定价:¥7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基于防灾减灾、乡村振兴及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为这些战略的基本保障措施,着重就其中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及主要技术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尤其是对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基础、核心工作、作业条件、作业关键技术和方法、效果评估、指挥协调等进行了阐述。
作者简介
暂缺《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1章 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历史 1
1.1 人工影响天气的意义 1
1.2 人工影响天气的效益 2
1.3 人工影响天气的国外发展历史和现状 3
1.3.1 人工影响天气的基本历史过程 3
1.3.2 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假设 4
1.4 人工影响天气的国内发展历史和现状 7
1.4.1 云雾降水物理的研究 7
1.4.2 云雾降水化学的研究 8
1.4.3 人工影响天气的研究 8
参考文献 9
第2章 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基础 11
2.1 人工影响天气涉及的学科 11
2.2 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基本科学问题 13
2.2.1 人工增加降水的可催化性 14
2.2.2 冷云催化所需的佳冰晶浓度 15
2.2.3 暖云催化所需的佳催化液滴尺度 15
2.2.4 暖云催化与冷云催化的比较 16
2.2.5 雹胚及其在消雹中的作用 16
2.2.6 消雹作业中的可催化性 17
2.2.7 全云模式与云过程模式 18
2.3 云降水的物理本质 18
2.4 云降水物理学学科属性 19
2.4.1 水汽、水、水溶液与冰之间的平衡 19
2.4.2 云滴与冰相粒子的平衡特性 27
2.4.3 异质核化 29
2.5 人工影响天气的研究手段 31
2.5.1 大气物理过程的观测 31
2.5.2 大气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 33
参考文献 34
第3章 人工影响天气的核心工作 36
3.1 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小尺度问题 36
3.1.1 微物理过程 36
3.1.2 对流过程 37
3.2 人工影响天气中的中尺度问题 38
3.2.1 地形激发的系统 38
3.2.2 增强的对流系统 39
3.3 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大尺度问题 40
3.3.1 气候变化与大气环流 40
3.3.2 天气尺度的人工影响天气 41
3.4 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形式 42
3.4.1 人工增加降水 42
3.4.2 人工消雹 43
3.4.3 人工消雾 46
3.4.4 人工消霾 48
参考文献 52
第4章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条件 54
4.1 世界气象组织的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标准 54
4.1.1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标准 54
4.1.2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的技术问题 57
4.1.3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的多尺度效应 58
4.1.4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的数值模拟 59
4.2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的监测 60
4.2.1 卫星监测 61
4.2.2 雷达监测 63
4.2.3 微波辐射计监测 65
4.2.4 探空监测 65
4.3 作业前条件的预测 65
4.3.1 作业前72~24小时条件预测 66
4.3.2 作业前24~3小时 66
4.3.3 作业前3~0小时 66
4.4 作业中条件的实时分析 66
4.5 作业过程 67
4.5.1 催化剂及其播撒 68
4.5.2 作业流程 68
4.5.3 作业设备 69
4.5.4 统计评估 69
参考文献 70
第5章 人工影响天气的关键技术 72
5.1 人工影响天气的催化剂 73
5.1.1 冷云催化剂 75
5.1.2 暖云催化剂 77
5.2 人工影响暖云技术 78
5.3 人工影响冷云技术 79
参考文献 81
第6章 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技术和方法 83
6.1 作业装备 83
6.1.1 飞机作业装备 83
6.1.2 高炮作业装备 85
6.1.3 火箭作业装备 88
6.1.4 地面发生器 89
6.2 地面作业方法 90
6.3 飞机作业方法 91
6.4 新型作业方法 91
参考文献 93
第7章 人工影响天气的效果评估 95
7.1 物理评估方法 95
7.2 统计评估方法 97
7.3 模式评估方法 100
参考文献 102
第8章 人工影响天气的指挥协调 103
8.1 作业指挥协调方法 103
8.1.1 各级系统之间的协调方法 103
8.1.2 通信系统的协调支持 104
8.2 作业指挥系统 105
8.2.1 作业指挥控制中心 105
8.2.2 作业控制系统 108
8.2.3 网络通信系统 109
8.2.4 作业指挥系统技术突破 110
参考文献 112
第1章 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历史 1
1.1 人工影响天气的意义 1
1.2 人工影响天气的效益 2
1.3 人工影响天气的国外发展历史和现状 3
1.3.1 人工影响天气的基本历史过程 3
1.3.2 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假设 4
1.4 人工影响天气的国内发展历史和现状 7
1.4.1 云雾降水物理的研究 7
1.4.2 云雾降水化学的研究 8
1.4.3 人工影响天气的研究 8
参考文献 9
第2章 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基础 11
2.1 人工影响天气涉及的学科 11
2.2 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基本科学问题 13
2.2.1 人工增加降水的可催化性 14
2.2.2 冷云催化所需的佳冰晶浓度 15
2.2.3 暖云催化所需的佳催化液滴尺度 15
2.2.4 暖云催化与冷云催化的比较 16
2.2.5 雹胚及其在消雹中的作用 16
2.2.6 消雹作业中的可催化性 17
2.2.7 全云模式与云过程模式 18
2.3 云降水的物理本质 18
2.4 云降水物理学学科属性 19
2.4.1 水汽、水、水溶液与冰之间的平衡 19
2.4.2 云滴与冰相粒子的平衡特性 27
2.4.3 异质核化 29
2.5 人工影响天气的研究手段 31
2.5.1 大气物理过程的观测 31
2.5.2 大气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 33
参考文献 34
第3章 人工影响天气的核心工作 36
3.1 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小尺度问题 36
3.1.1 微物理过程 36
3.1.2 对流过程 37
3.2 人工影响天气中的中尺度问题 38
3.2.1 地形激发的系统 38
3.2.2 增强的对流系统 39
3.3 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大尺度问题 40
3.3.1 气候变化与大气环流 40
3.3.2 天气尺度的人工影响天气 41
3.4 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形式 42
3.4.1 人工增加降水 42
3.4.2 人工消雹 43
3.4.3 人工消雾 46
3.4.4 人工消霾 48
参考文献 52
第4章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条件 54
4.1 世界气象组织的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标准 54
4.1.1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标准 54
4.1.2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的技术问题 57
4.1.3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的多尺度效应 58
4.1.4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的数值模拟 59
4.2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的监测 60
4.2.1 卫星监测 61
4.2.2 雷达监测 63
4.2.3 微波辐射计监测 65
4.2.4 探空监测 65
4.3 作业前条件的预测 65
4.3.1 作业前72~24小时条件预测 66
4.3.2 作业前24~3小时 66
4.3.3 作业前3~0小时 66
4.4 作业中条件的实时分析 66
4.5 作业过程 67
4.5.1 催化剂及其播撒 68
4.5.2 作业流程 68
4.5.3 作业设备 69
4.5.4 统计评估 69
参考文献 70
第5章 人工影响天气的关键技术 72
5.1 人工影响天气的催化剂 73
5.1.1 冷云催化剂 75
5.1.2 暖云催化剂 77
5.2 人工影响暖云技术 78
5.3 人工影响冷云技术 79
参考文献 81
第6章 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技术和方法 83
6.1 作业装备 83
6.1.1 飞机作业装备 83
6.1.2 高炮作业装备 85
6.1.3 火箭作业装备 88
6.1.4 地面发生器 89
6.2 地面作业方法 90
6.3 飞机作业方法 91
6.4 新型作业方法 91
参考文献 93
第7章 人工影响天气的效果评估 95
7.1 物理评估方法 95
7.2 统计评估方法 97
7.3 模式评估方法 100
参考文献 102
第8章 人工影响天气的指挥协调 103
8.1 作业指挥协调方法 103
8.1.1 各级系统之间的协调方法 103
8.1.2 通信系统的协调支持 104
8.2 作业指挥系统 105
8.2.1 作业指挥控制中心 105
8.2.2 作业控制系统 108
8.2.3 网络通信系统 109
8.2.4 作业指挥系统技术突破 110
参考文献 11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