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难以实现的同盟:苏联因素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远东政策1931-1945
作者:张愿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7-01
ISBN:9787010208732
定价:¥6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难以实现的同盟:苏联因素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远东政策(1931-1945)》以时间为序,采用历史学实证方法,立足探索传统二战史研究或美国远东政策史研究中较为薄弱但又极为重要的一个领域。苏联是二战时期远东国际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研究二战时期美国远东政策时,国内外学者大多从美日关系、中美关系的角度入手,普遍注意到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1929年大萧条、孤立主义思潮、军事准备迟缓、美国自由主义的价值观等对美国远东政策产生的影响,很少说明苏联因素对美国远东政策的作用。《难以实现的同盟:苏联因素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远东政策(1931-1945)》将美国远东政策的决策环境置于美日苏的三角关系之下,系统、全面地梳理了1931-1945年间美国政府对苏联在远东地区内外形势的观察,分析说明了苏联因素对美国远东政策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影响及意义,从而有助于全面理解二战时期美国远东政策的外部环境、决策动机和实质,有助于深化对远东国际形势的整体认识。此外,检讨美苏在远东合作的失败历程也有利于揭示冷战在亚洲的起源。
作者简介
张愿: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本硕博连读,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博士后,现为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二战时期美国远东政策史、战后美国海军史,在《现代国际关系》《史学月刊》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2015年在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访问交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苏联在远东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及其与美国远东政策的关联
第二节 美国关注苏联因素对远东局势影响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三节 关于二战时期美国远东政策史与美苏关系史的研究现状述评
第二章 美国在远东关注俄国因素的历史渊源(1890-1931)
第一节 美国在远东国际事务中地位的上升
第二节 俄国独占中国东北与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第三节 日俄战争与西奥多·罗斯福的均势外交
第四节 美国与西伯利亚干涉
第五节 苏联因素与华盛顿体系的缺陷
第三章 美国应对“九一八事变”时顾及的苏联因素(1931-1932)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期间美国对苏联动向的观察
第二节 苏联因素与“九一八事变”初期美国的反应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后的远东格局与美国对苏认识的转变
第四节 富兰克林·罗斯福与美国承认苏联
第四章 苏联因素与美国在东亚的静观政策(1934-1936)
第一节 美苏关系的恶化及其对美国远东政策的影响
第二节 1933年至1937年美国对苏联远东动向的观察
第三节 “七七事变”前的苏联因素与美国的远东静观政策
第四节 全面抗战初期苏联因素与美国静观政策的延续
第五章 美国远东外交政策调整中的苏联因素(1938-1939)
第一节 美国对中苏关系的观察与“桐油借款”
第二节 美国对苏联国防实力的观察
第三节 美国对“张鼓峰事件”的观察
第四节 苏联因素与美国中止《美日商约》
第五节 中日全面战争的形势下美国对苏政策的调整
第六章 欧战爆发后美国对苏联的观察及其远东政策(1939.9-1941.6)
第一节 美国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对远东影响的观察
第二节 美国对苏德关系的观察及其政策
第三节 美国对苏日关系的观察及其远东政策
第七章 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在远东的反应(1941.6-1941.12)
第一节 苏德战争后美国对日本动向的观察与反应
第二节 苏联因素与美国的对日威慑政策
第三节 苏联因素与美日谈判
第八章 战时同盟与远东战略协作
第一节 苏联暂缓对日宣战与美国远东战略
第二节 1942年的苏德战场形势与美苏远东军事合作的尝试
第三节 二战期间美苏在对华援助政策上的分歧
第九章 苏联因素与美国二战后的远东安排
第一节 从开罗到雅尔塔:美国二战后的远东秩序构想与苏联因素
第二节 不得已的选择:《雅尔塔协定》
第三节 走向竞争:《雅尔塔协定》签订后的美苏关系与远东格局
结语 难以实现的同盟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 苏联在远东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及其与美国远东政策的关联
第二节 美国关注苏联因素对远东局势影响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三节 关于二战时期美国远东政策史与美苏关系史的研究现状述评
第二章 美国在远东关注俄国因素的历史渊源(1890-1931)
第一节 美国在远东国际事务中地位的上升
第二节 俄国独占中国东北与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第三节 日俄战争与西奥多·罗斯福的均势外交
第四节 美国与西伯利亚干涉
第五节 苏联因素与华盛顿体系的缺陷
第三章 美国应对“九一八事变”时顾及的苏联因素(1931-1932)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期间美国对苏联动向的观察
第二节 苏联因素与“九一八事变”初期美国的反应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后的远东格局与美国对苏认识的转变
第四节 富兰克林·罗斯福与美国承认苏联
第四章 苏联因素与美国在东亚的静观政策(1934-1936)
第一节 美苏关系的恶化及其对美国远东政策的影响
第二节 1933年至1937年美国对苏联远东动向的观察
第三节 “七七事变”前的苏联因素与美国的远东静观政策
第四节 全面抗战初期苏联因素与美国静观政策的延续
第五章 美国远东外交政策调整中的苏联因素(1938-1939)
第一节 美国对中苏关系的观察与“桐油借款”
第二节 美国对苏联国防实力的观察
第三节 美国对“张鼓峰事件”的观察
第四节 苏联因素与美国中止《美日商约》
第五节 中日全面战争的形势下美国对苏政策的调整
第六章 欧战爆发后美国对苏联的观察及其远东政策(1939.9-1941.6)
第一节 美国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对远东影响的观察
第二节 美国对苏德关系的观察及其政策
第三节 美国对苏日关系的观察及其远东政策
第七章 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在远东的反应(1941.6-1941.12)
第一节 苏德战争后美国对日本动向的观察与反应
第二节 苏联因素与美国的对日威慑政策
第三节 苏联因素与美日谈判
第八章 战时同盟与远东战略协作
第一节 苏联暂缓对日宣战与美国远东战略
第二节 1942年的苏德战场形势与美苏远东军事合作的尝试
第三节 二战期间美苏在对华援助政策上的分歧
第九章 苏联因素与美国二战后的远东安排
第一节 从开罗到雅尔塔:美国二战后的远东秩序构想与苏联因素
第二节 不得已的选择:《雅尔塔协定》
第三节 走向竞争:《雅尔塔协定》签订后的美苏关系与远东格局
结语 难以实现的同盟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