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数字保存的风险型元数据与风险监控研究

数字保存的风险型元数据与风险监控研究

作者:臧国全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6-01

ISBN:9787307208421

定价:¥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数字保存的风险型元数据与风险监控研究》内容包括五个部分。一部分是引言,包括选题缘起,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分析。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数字保存的风险检测条件,包括风险识别模型构建和风险型元数据方案建立。第三部分是数字保存的风险检测,包括单风险检测和全风险检测。第四部分是数字保存的风险监控。包括单维度单风险监控、多维度单风险监控、单维度全风险监控和多维度全风险监控。第五部分是数字保存的风险型元数据,包括数字对象方面、保存事件方面、行为主体方面、保存政策方面和产权方面的风险型元数据。
作者简介
  臧国全,1963年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本科毕业,武汉大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以及博士后出站,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高级研究学者(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
目录
1 引言
1.1 本书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有关数字保存的风险型元数据
1.2.2 有关数字保存的风险监控
1.2.3 国内外研究趋势
1.3 研究思路
1.3.1 数字保存风险型元数据的研究思路
1.3.2 数字保存风险监控方法的研究思路
1.3.3 实验思路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数字保存的风险检测条件
2.1 数字保存的风险识别模型
2.1.1 模型的基本要求
2.1.2 模型的建立
2.1.3 模型与基本要求的相符性分析
2.1.4 模型的应用
2.2 《PREMIS元数据字典》的风险检测适用性实验
2.2.1 实验方法的设计
2.2.2 《PREMIS元数据词典》与保存风险之间的映射
2.2.3 保存风险的检测实施
2.2.4 实验
2.2.5 结论

3 数字保存的风险检测
3.1 单风险检测
3.1.1 检测准备
3.1.2 数字保存的可用性风险检测
3.1.3 数字保存的可识别性风险检测
3.1.4 数字保存的持续完整性风险检测
3.1.5 数字保存的可呈现性风险检测
3.1.6 数字保存的可理解性风险检测
3.1.7 数字保存的真实性风险检测
3.2 数字保存的全风险检测
3.2.1 检测准备
3.2.2 单维度全风险检测
3.2.3 二维度全风险检测
3.2.4 三维度全风险检测
3.2.5 四维度全风险检测

4 数字保存的风险监控
4.1 监控准备
4.1.1 风险监控实施的基本思路
4.1.2 术语界定
4.1.3 监控的数字对象样本获取
4.1.4 监控算法描述
4.2 单维度单风险监控
4.2.1 单维度可用性风险监控
4.2.2 单维度可识别性风险监控
4.2.3 单维度持续完整性风险监控
4.2.4 单维度可呈现性风险监控
4.2.5 单维度可理解性风险监控
4.2.6 单维度真实性风险监控
4.3 二维度单风险监控
4.3.1 {CD,RP}二维度可用性风险监控
4.3.2 {CD,RP}二维度可识别性风险监控
4.3.3 {CD,RP}二维度持续完整性风险监控
4.3.4 {CD,RP}二维度可呈现性风险监控
4.3.5 {CD,RP}二维度可理解性风险监控
4.3.6 {CD,RP}二维度真实性风险监控
4.3.7 {SD,RP}二维度可用性风险监控
4.3.8 {SD,RP}二维度可识别性风险监控
4.3.9 {SD,RP}二维度持续完整性风险监控
4.3.10 {SD,RP}二维度可呈现性风险监控
4.3.11 {SD,RP}二维度可理解性风险监控
4.3.12 {SD,RP}二维度真实性风险监控
4.4 三维度单风险监控
4.4.1 {CD,SD,RP}三维度可用性风险监控
4.4.2 {CD,SD,RP}三维度可识别性风险监控
4.4.3 {CD,SD,RP}三维度持续完整性风险监控
4.4.4 {CD,SD,RP}三维度可呈现性风险监控
4.4.5 {CD,SD,RP}三维度可理解性风险监控
4.4.6 {CD,SD,RP}三维度真实性风险监控
4.5 单维度全风险监控
4.6 二维度全风险监控
4.6.1 {CD,RP}二维度全风险监控
4.6.2 {SD,RP}二维度全风险监控
4.7 三维度全风险监控

5 数字保存的风险型元数据
5.1 数字对象方面的风险型元数据
5.1.1 数字对象标识符(Object Identifier)
5.1.2 数字对象类型(Object Category)
5.1.3 检索点信息(Retrieval Point Information)
5.1.4 文件系统信息(File System Information)
5.1.5 呈现环境信息(Browsing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5.1.6 保存级别(Preservation Level)
5.1.7 编解码信息(Encoding and Decoding Information)
5.1.8 存储信息(Storage Information)
5.1.9 对象的关系(Object Relationship)
5.1.10 保存策略(Preservation Strategy)
5.1.11 重要外观特征(Significant Appearance Characteristic)
5.1.12 存储位置(Storage Location)
5.1.13 固定性信息(Fixity Information)
5.1.14 签名信息(Signature Information)
5.1.15 文件大小(Size)
5.1.16 存储介质(Storage Medium)
5.1.17 重要属性(Significant Properties)
5.1.18 文件格式(Format)
5.1.19 创建程序(Creating Application)
5.1.20 呈现次序(Presentation Sequence)
5.1.21 数字对象内部结构信息(Object Interior Structure Information)
5.1.22 数字对象外部结构信息(Object Outer Structure Information)
5.1.23 整体式语义信息(Unitary Semantic Information)
5.1.24 知识点式语义信息(Knowledge Point Semantic Information)
5.1.25 还原信息(Recovery Information)
5.1.26 信息摘要(Message Digest)
5.1.27 修改历史信息(Modification History Information)
5.1.28 描述信息(Description Information)
5.2 保存事件方面的风险型元数据
5.2.1 去索引(Deaccession)
5.2.2 删除(Deletion)
5.2.3 介质刷新(Storage Medium Refresh)
5.2.4 病毒检测(Virus Check)
5.2.5 压缩(Compression)
5.2.6 加密(Encryption)
5.2.7 数字迁移(Digital Migration)
5.2.8 固定性检查(Fixity Check)
5.2.9 信息摘要计算(Message Digest Calculation)
5.2.10 解压(Decompression)
5.2.11 外部结构判定(Outer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5.2.12 语义信息识别(Semantic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5.3 行为主体方面的风险型元数据
5.3.1 软件(Software)
5.3.2 组织机构(Organization)
5.3.3 个人(Person)
5.4 保存政策方面的风险型元数据
5.4.1 检索点(Retrieval Point)
5.4.2 文件系统(File System)
5.4.3 存储介质的使用寿命(Media Life)
5.4.4 介质刷新频率(Media Refresh Frequency)
5.4.5 病毒检测周期(Virus Check Period)
5.4.6 数字对象标识符框架(Object Identifier Frame)
5.4.7 数字对象的关系(Object Relationship)
5.4.8 安全备份政策(Safety Backup Policy)
5.4.9 数字迁移基准准确率(Digital Migration Benchmark Accuracy)
5.4.10 固定性检查周期(Fixty Check Period)
5.4.11 内部结构信息列表(Interior Structure Information List)
5.4.12 最佳浏览工具判定(Best Browsing Tool Determination)
5.5 产权方面的风险型元数据
5.5.1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
5.5.2 许可信息(License Information)
5.6 保存风险类型与风险型元数据元素之间的对应
5.6.1 保存风险类型至风险型元数据元素的对应表
5.6.2 风险型元数据至保存风险类型元素的对应表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