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9
作者: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01
ISBN:9787030637864
定价:¥13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都科技创新发展报告》是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依托国内多部门、多学科的专家团队,结合国家战略和北京发展实际,开展系列研究的成果汇集。《都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9》围绕“北京全面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展开研究,分为指数篇、创新发展篇、专题探索篇和经验借鉴篇,全面总结北京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问题与经验,为都科技创新发展提供研究支撑和决策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9》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总论 1
指数篇
第一章 导论 11
第一节 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体系及完善 11
第二节 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年数据大盘点 16
第三节 创新动力加速释放,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3
第四节 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为决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贡献“北京力量” 25
第五节 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28
第二章 创新资源 30
第一节 人才储备量持续提升,R&D人员数转降为升 30
第二节 创新主体中R&D人员占比连续五年稳定增长 31
第三节 每万名从业人员中高端人才数年均增幅超10% 32
第四节 R&D经费投入强度稳定在6%左右 33
第五节 基础研究投入占比高居全国第一 33
第六节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比保持较高水平 34
第七节 企业R&D投入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逐年增长 35
第八节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总体保持在2.6%左右 35
第三章 创新环境 37
第一节 创新发展政策多方位发力,科技创新再添新动能 38
第二节 政策规划做引领,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39
第三节 公民科学素养提升速度加快,2020年目标有望稳步实现 39
第四节 科普发展整体向好,北京科普“领头羊”优势明显 40
第五节 医疗服务不断优化,提出改善就医体验新举措 41
第六节 城市轨道交通加快建设,数字化服务水平再创新高 41
第七节 国际交流合作活跃,多项外资指标均增长 42
第四章 创新服务 44
第一节 信息化建设依然走在前列,通信技术发展推出新方案 45
第二节 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加强,促进资源更大范围共享 46
第三节 技术市场发展良好,对都地区生产总值贡献越来越大 46
第四节 新创企业数小幅增加,科技型企业颇受青睐 48
第五节 上市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筹资额波动持续 48
第六节 科技助力金融发展,未来金融服务科技含量会更高 49
第五章 创新绩效 50
第一节 专利申请量达新高,未来“高质量”发展是新趋势 51
第二节 R&D经费支出持续增加,经费投入产出整体向好 51
第三节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连续增加,劳动生产率也持续增长 53
第四节 “三城一区”建设成效显著,为都发展带来新动力 54
第五节 现代服务业引领作用明显,都服务型经济持续向好 54
第六节 生产总值能耗逐年下降,经济发展更加绿色 55
第七节 大气污染治理成绩佳,多项空气质量指标达到国家目标 56
第八节 技术市场辐射能力再强化,京外市场流入比重大 56
第九节 都总部经济逐步优化,企业集聚效应持续释放 57
附录1 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指标解释及数据来源 59
附录2 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测算方法 71
创新发展篇
第六章 北京推动高精尖产业迈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路径研究 75
第一节 从产业组织的四个维度解析全球价值链 75
第二节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策略与路径 76
第三节 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策略与路径 79
第四节 促进北京高精尖产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思路与建议 81
第七章 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北京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路径 84
第一节 科技创新中心夯实了北京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创新动力 84
第二节 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引领,夯实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主体培育,增强经济内生发展动力 85
第三节 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升创新转化和产业化能力 87
第四节 加强产业创新,促进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向高精尖方向转型升级 89
第八章 都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92
第一节 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新格局 92
第二节 都高精尖经济结构发展中所遇到的难题 93
第三节 对策与建议 95
第九章 北京高校对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作用分析 99
第一节 区域科技创新建设与大学 99
第二节 大学对区域科技创新建设的影响 101
第三节 创新型人才在科技创新建设中的重要性 102
第四节 高校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进一步发挥作用的建议 103
第十章 发挥政府作用,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07
第一节 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举措和主要问题 107
第二节 政府作用的定位与侧重点 109
第三节 政府发挥作用的国内外经验 110
第四节 政策建议 113
第十一章 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116
第一节 科学城的概念界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16
第二节 怀柔科学城建设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19
第三节 研究建议 121
第十二章 北京市颠覆性创新规制策略研究 123
第一节 什么是颠覆性创新 123
第二节 为什么要规制颠覆性创新 124
第三节 颠覆性创新给规制者带来的挑战 126
第四节 国外规制颠覆性创新的得与失 127
第五节 北京市规制颠覆性创新的建议 128
专题探索篇
第十三章 面向创新创业的公共空间精细化设计与管理研究 133
第一节 现有空间资源潜力及其存在的突出问题 133
第二节 加快推动公共空间精细化设计的四个转变 134
第三节 践行安全、活力、绿色、智慧的“创新公共空间”新理念 136
第四节 加强中关村科学城公共空间精细化设计管理的几点建议 137
第十四章 数字经济助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 139
第一节 数字经济发展历程 139
第二节 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140
第三节 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40
第四节 京津冀地区发展数字经济新途径 141
第十五章 “四区联动”创新基层治理体系——以北京市学院路街道为例 143
第一节 大院壁垒,协作失灵:学院路街道基层治理的困境挑战 144
第二节 党建引领,四区联动:学院路街道基层治理的机制创新 145
第三节 聚力更新,融合共生:学院路街道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 149
第四节 重塑网络,协同发展:学院路街道基层治理的主要经验 151
第十六章 北京应大力发展创业经济 154
第一节 确定发展创业经济的城市战略 154
第二节 建设创业型社会 155
第三节 加强鼓励创新创业的制度创新 156
第四节 培育和扶持中间组织 156
第五节 发挥政府独特的组织优势,有效弥补市场不足 157
第十七章 中国创业孵化事业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160
第一节 创业孵化事业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160
第二节 科技企业孵化器持续快速发展 161
第三节 众创空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164
第十八章 北京城市品牌发展与展望——以2018年度CBDI指标评测为例 167
第一节 北京城市品牌连年夺冠,但宜居环境存在不足 167
第二节 京津冀城市群品牌发展强劲,但核心城市带动作用有待提升 169
第三节 “双创”升级下的北京城市品牌:优势凸显,但改进仍有空间 171
第四节 北京城市品牌的未来展望与发展建议 171
经验借鉴篇
第十九章 国际科技创新战略跟踪研究 177
第一节 主要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制定呈现全新趋势 177
第二节 “创新原则”成为科技创新管理规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178
第三节 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备受重视 178
第四节 支持高风险高回报的颠覆性技术成为共识 179
第五节 PPP模式成为推动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重要政策工具 180
第六节 中小企业创新与成长被视为国家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180
第七节 国际科技创新对北京市的启示 181
第二十章 国内科技创新动向和发展趋势探析 185
第一节 上海科技创新工作新动向 185
第二节 广东科技创新工作新动向 186
第三节 国内其他城市科技创新典型做法 188
第四节 国内科技创新工作趋势分析 189
第二十一章 波士顿打造创新街区的独特举措及其对北京的启示 191
第一节 波士顿打造东部海港创新街区的具体举措 192
第二节 波士顿市政府利用公共创业实现政策创新 192
第三节 波士顿创新街区建设过程对北京的启示 194
第二十二章 北京与国际创新城市研发投入情况对比分析 196
第一节 创新城市的研究现状 196
第二节 北京与国际创新城市研发投入对比分析 197
第三节 北京研发投入的优势与短板 198
第四节 加强北京研发投入的对策与建议 200
总论 1
指数篇
第一章 导论 11
第一节 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体系及完善 11
第二节 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年数据大盘点 16
第三节 创新动力加速释放,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3
第四节 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为决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贡献“北京力量” 25
第五节 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28
第二章 创新资源 30
第一节 人才储备量持续提升,R&D人员数转降为升 30
第二节 创新主体中R&D人员占比连续五年稳定增长 31
第三节 每万名从业人员中高端人才数年均增幅超10% 32
第四节 R&D经费投入强度稳定在6%左右 33
第五节 基础研究投入占比高居全国第一 33
第六节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比保持较高水平 34
第七节 企业R&D投入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逐年增长 35
第八节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总体保持在2.6%左右 35
第三章 创新环境 37
第一节 创新发展政策多方位发力,科技创新再添新动能 38
第二节 政策规划做引领,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39
第三节 公民科学素养提升速度加快,2020年目标有望稳步实现 39
第四节 科普发展整体向好,北京科普“领头羊”优势明显 40
第五节 医疗服务不断优化,提出改善就医体验新举措 41
第六节 城市轨道交通加快建设,数字化服务水平再创新高 41
第七节 国际交流合作活跃,多项外资指标均增长 42
第四章 创新服务 44
第一节 信息化建设依然走在前列,通信技术发展推出新方案 45
第二节 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加强,促进资源更大范围共享 46
第三节 技术市场发展良好,对都地区生产总值贡献越来越大 46
第四节 新创企业数小幅增加,科技型企业颇受青睐 48
第五节 上市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筹资额波动持续 48
第六节 科技助力金融发展,未来金融服务科技含量会更高 49
第五章 创新绩效 50
第一节 专利申请量达新高,未来“高质量”发展是新趋势 51
第二节 R&D经费支出持续增加,经费投入产出整体向好 51
第三节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连续增加,劳动生产率也持续增长 53
第四节 “三城一区”建设成效显著,为都发展带来新动力 54
第五节 现代服务业引领作用明显,都服务型经济持续向好 54
第六节 生产总值能耗逐年下降,经济发展更加绿色 55
第七节 大气污染治理成绩佳,多项空气质量指标达到国家目标 56
第八节 技术市场辐射能力再强化,京外市场流入比重大 56
第九节 都总部经济逐步优化,企业集聚效应持续释放 57
附录1 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指标解释及数据来源 59
附录2 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测算方法 71
创新发展篇
第六章 北京推动高精尖产业迈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路径研究 75
第一节 从产业组织的四个维度解析全球价值链 75
第二节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策略与路径 76
第三节 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策略与路径 79
第四节 促进北京高精尖产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思路与建议 81
第七章 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北京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路径 84
第一节 科技创新中心夯实了北京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创新动力 84
第二节 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引领,夯实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主体培育,增强经济内生发展动力 85
第三节 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升创新转化和产业化能力 87
第四节 加强产业创新,促进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向高精尖方向转型升级 89
第八章 都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92
第一节 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新格局 92
第二节 都高精尖经济结构发展中所遇到的难题 93
第三节 对策与建议 95
第九章 北京高校对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作用分析 99
第一节 区域科技创新建设与大学 99
第二节 大学对区域科技创新建设的影响 101
第三节 创新型人才在科技创新建设中的重要性 102
第四节 高校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进一步发挥作用的建议 103
第十章 发挥政府作用,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07
第一节 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举措和主要问题 107
第二节 政府作用的定位与侧重点 109
第三节 政府发挥作用的国内外经验 110
第四节 政策建议 113
第十一章 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116
第一节 科学城的概念界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16
第二节 怀柔科学城建设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19
第三节 研究建议 121
第十二章 北京市颠覆性创新规制策略研究 123
第一节 什么是颠覆性创新 123
第二节 为什么要规制颠覆性创新 124
第三节 颠覆性创新给规制者带来的挑战 126
第四节 国外规制颠覆性创新的得与失 127
第五节 北京市规制颠覆性创新的建议 128
专题探索篇
第十三章 面向创新创业的公共空间精细化设计与管理研究 133
第一节 现有空间资源潜力及其存在的突出问题 133
第二节 加快推动公共空间精细化设计的四个转变 134
第三节 践行安全、活力、绿色、智慧的“创新公共空间”新理念 136
第四节 加强中关村科学城公共空间精细化设计管理的几点建议 137
第十四章 数字经济助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 139
第一节 数字经济发展历程 139
第二节 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140
第三节 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40
第四节 京津冀地区发展数字经济新途径 141
第十五章 “四区联动”创新基层治理体系——以北京市学院路街道为例 143
第一节 大院壁垒,协作失灵:学院路街道基层治理的困境挑战 144
第二节 党建引领,四区联动:学院路街道基层治理的机制创新 145
第三节 聚力更新,融合共生:学院路街道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 149
第四节 重塑网络,协同发展:学院路街道基层治理的主要经验 151
第十六章 北京应大力发展创业经济 154
第一节 确定发展创业经济的城市战略 154
第二节 建设创业型社会 155
第三节 加强鼓励创新创业的制度创新 156
第四节 培育和扶持中间组织 156
第五节 发挥政府独特的组织优势,有效弥补市场不足 157
第十七章 中国创业孵化事业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160
第一节 创业孵化事业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160
第二节 科技企业孵化器持续快速发展 161
第三节 众创空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164
第十八章 北京城市品牌发展与展望——以2018年度CBDI指标评测为例 167
第一节 北京城市品牌连年夺冠,但宜居环境存在不足 167
第二节 京津冀城市群品牌发展强劲,但核心城市带动作用有待提升 169
第三节 “双创”升级下的北京城市品牌:优势凸显,但改进仍有空间 171
第四节 北京城市品牌的未来展望与发展建议 171
经验借鉴篇
第十九章 国际科技创新战略跟踪研究 177
第一节 主要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制定呈现全新趋势 177
第二节 “创新原则”成为科技创新管理规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178
第三节 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备受重视 178
第四节 支持高风险高回报的颠覆性技术成为共识 179
第五节 PPP模式成为推动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重要政策工具 180
第六节 中小企业创新与成长被视为国家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180
第七节 国际科技创新对北京市的启示 181
第二十章 国内科技创新动向和发展趋势探析 185
第一节 上海科技创新工作新动向 185
第二节 广东科技创新工作新动向 186
第三节 国内其他城市科技创新典型做法 188
第四节 国内科技创新工作趋势分析 189
第二十一章 波士顿打造创新街区的独特举措及其对北京的启示 191
第一节 波士顿打造东部海港创新街区的具体举措 192
第二节 波士顿市政府利用公共创业实现政策创新 192
第三节 波士顿创新街区建设过程对北京的启示 194
第二十二章 北京与国际创新城市研发投入情况对比分析 196
第一节 创新城市的研究现状 196
第二节 北京与国际创新城市研发投入对比分析 197
第三节 北京研发投入的优势与短板 198
第四节 加强北京研发投入的对策与建议 20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