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城中村道德适应研究
作者:刘刚 编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01
ISBN:9787569259704
定价:¥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伴随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针对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进行相应的伦理关怀变得尤为迫切。《城中村道德适应研究》通过哲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交叉透视,坚持历史静态分析与道德衍化逻辑相统一、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从历史传统中寻找现实逻辑,以逻辑阐释历史,将城中村居民的城市适应与伦理引导结合起来展开分析,并通过城中村居民在其道德适应中的实践逻辑来理解其行为,寻求城中村伦理“历史传统之根”与“现代文明之源”的有效契合,找到城中村道德适应“地方性知识”与“普适性价值”的平衡点,为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提供伦理策略与路径支持。
作者简介
刘刚,湖南益阳人,现任湖南城市学院管理学院讲师,中南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城镇化、城市伦理与战略管理等,曾先后在《中州学刊》《齐鲁学刊》等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主持省级课题4项。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2 研究方法
1.5 本书创新点
第2章 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的内涵界定与理论架构
2.1 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的内涵界定
2.1.1 城中村的内涵
2.1.2 道德适应的内涵
2.1.3 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的内涵
2.2 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的基本诉求
2.2.1 和谐
2.2.2 均衡
2.2.3 正义
2.3 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的基本维度
2.3.1 个体维度
2.3.2 群体维度
2.3.3 社会维度
2.4 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的理论溯源
2.4.1 人的需要理论
2.4.2 文化适应理论
2.4.3 伦理关怀理论
2.5 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的价值取向
2.5.1 空间正义与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
2.5.2 空间正义:道德适应的价值取向
2.5.3 城中村道德适应的价值实现机制
第3章 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的范式转换与伦理解读
3.1 伦理范式的现代话语转换
3.1.1 现代性的解构与建构
3.1.2 现代性的伦理话语转换
3.1.3 现代性的解放:道德适应的理论研究
3.2 伦理秩序的社区空间建构
3.2.1 城中村:现代城市别样的空间结构
3.2.2 社区意义:城市有机体的伦理纽带
3.2.3 道德共同体:社区秩序的伦理实现
3.3 伦理关系的交往结构重塑
3.3.1 寻找他在性:社会交往的建构逻辑
3.3.2 保持流动性:交往结构的现实境况
3.3.3 朝向利他性:交往关系的伦理指向
第4章 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的秩序转型与价值嬗变
4.1 城市文明辐射的消解
4.1.1 道德身份的模糊性
4.1.2 道德关系的理性化
4.1.3 道德认同的滞后性
4.2 居民价值观念的嬗变
4.2.1 公共价值观的嬗变
4.2.2 个体价值观的嬗变
4.3 空间秩序建构的逻辑
4.3.1 空间秩序建构:一种新的城中村研究视角
4.3.2 城中村道德适应的空间秩序:维度与特征
4.3.3 城中村空间秩序重构:实践逻辑和理想路径
第5章 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的主体建构与责任边界
5.1 责任主体的分层建构
5.1.1 道德责任的现代意蕴
5.1.2 主体建构的实践分疏
5.2 政府主体的责任边界
5.2.1 公共性:政府责任的合法定位
5.2.2 适当性:政府责任的合理边界
5.2.3 公正性:政府责任的伦理旨归
5.3 社会主体的伦理支持
5.3.1 社会排斥:道德适应的伦理审视
5.3.2 社区融入:道德适应的伦理走向
5.3.3 公民社会:道德适应的伦理支持
5.4 个人主体的道德自觉
5.4.1 个人主体:能动的道德适应者
5.4.2 个人主体道德适应的衍化逻辑
5.4.3 个人主体道德自觉的培育环节
第6章 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的引导机制与实践路径
6.1 重塑城中村居民的人际信任机制
6.1.1 关于信任:理性抑或道德的选择
6.1.2 他者视野:道德适应与人际信任
6.1.3 他者在场:城中村人际信任重建
6.2 改善城中村居民的道德教育机制
6.2.1 公共精神:道德教育的理性复归
6.2.2 和而不同:道德教育的城乡融合
6.2.3 多措并举:道德教育的平台搭建
6.3 保障城中村居民的利益表达机制
6.3.1 沉默的大多数:利益表达的镜像
6.3.2 日常化的反抗:利益表达的方式
6.3.3 多元化的渠道:利益表达的路径
6.4 构建城中村居民的伦理关怀机制
6.4.1 意义生存:伦理关怀的道德必然
6.4.2 意义建构:伦理关怀的现实诉求
6.4.3 意义世界:伦理关怀的精神寄托
第7章 结语:自我、他者与道德
参考文献
附录: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及其引导机制调查问卷
致谢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2 研究方法
1.5 本书创新点
第2章 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的内涵界定与理论架构
2.1 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的内涵界定
2.1.1 城中村的内涵
2.1.2 道德适应的内涵
2.1.3 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的内涵
2.2 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的基本诉求
2.2.1 和谐
2.2.2 均衡
2.2.3 正义
2.3 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的基本维度
2.3.1 个体维度
2.3.2 群体维度
2.3.3 社会维度
2.4 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的理论溯源
2.4.1 人的需要理论
2.4.2 文化适应理论
2.4.3 伦理关怀理论
2.5 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的价值取向
2.5.1 空间正义与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
2.5.2 空间正义:道德适应的价值取向
2.5.3 城中村道德适应的价值实现机制
第3章 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的范式转换与伦理解读
3.1 伦理范式的现代话语转换
3.1.1 现代性的解构与建构
3.1.2 现代性的伦理话语转换
3.1.3 现代性的解放:道德适应的理论研究
3.2 伦理秩序的社区空间建构
3.2.1 城中村:现代城市别样的空间结构
3.2.2 社区意义:城市有机体的伦理纽带
3.2.3 道德共同体:社区秩序的伦理实现
3.3 伦理关系的交往结构重塑
3.3.1 寻找他在性:社会交往的建构逻辑
3.3.2 保持流动性:交往结构的现实境况
3.3.3 朝向利他性:交往关系的伦理指向
第4章 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的秩序转型与价值嬗变
4.1 城市文明辐射的消解
4.1.1 道德身份的模糊性
4.1.2 道德关系的理性化
4.1.3 道德认同的滞后性
4.2 居民价值观念的嬗变
4.2.1 公共价值观的嬗变
4.2.2 个体价值观的嬗变
4.3 空间秩序建构的逻辑
4.3.1 空间秩序建构:一种新的城中村研究视角
4.3.2 城中村道德适应的空间秩序:维度与特征
4.3.3 城中村空间秩序重构:实践逻辑和理想路径
第5章 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的主体建构与责任边界
5.1 责任主体的分层建构
5.1.1 道德责任的现代意蕴
5.1.2 主体建构的实践分疏
5.2 政府主体的责任边界
5.2.1 公共性:政府责任的合法定位
5.2.2 适当性:政府责任的合理边界
5.2.3 公正性:政府责任的伦理旨归
5.3 社会主体的伦理支持
5.3.1 社会排斥:道德适应的伦理审视
5.3.2 社区融入:道德适应的伦理走向
5.3.3 公民社会:道德适应的伦理支持
5.4 个人主体的道德自觉
5.4.1 个人主体:能动的道德适应者
5.4.2 个人主体道德适应的衍化逻辑
5.4.3 个人主体道德自觉的培育环节
第6章 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的引导机制与实践路径
6.1 重塑城中村居民的人际信任机制
6.1.1 关于信任:理性抑或道德的选择
6.1.2 他者视野:道德适应与人际信任
6.1.3 他者在场:城中村人际信任重建
6.2 改善城中村居民的道德教育机制
6.2.1 公共精神:道德教育的理性复归
6.2.2 和而不同:道德教育的城乡融合
6.2.3 多措并举:道德教育的平台搭建
6.3 保障城中村居民的利益表达机制
6.3.1 沉默的大多数:利益表达的镜像
6.3.2 日常化的反抗:利益表达的方式
6.3.3 多元化的渠道:利益表达的路径
6.4 构建城中村居民的伦理关怀机制
6.4.1 意义生存:伦理关怀的道德必然
6.4.2 意义建构:伦理关怀的现实诉求
6.4.3 意义世界:伦理关怀的精神寄托
第7章 结语:自我、他者与道德
参考文献
附录:城中村居民道德适应及其引导机制调查问卷
致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