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模式及其示范研究
作者:沈满洪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7-01
ISBN:9787308191869
定价:¥6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以江苏、上海、浙江、福建乡村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实践和典型模式探究为研究对象,系统剖析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现状及根源,构建了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总体思路,系统阐释了村镇绿色建筑、生态园林、生态水系与污染治理、低碳能源、垃圾资源化利用、生态社区治理模式等维度的背景、特点与趋势、典型模式以及浙江宁波北仑实践示范经验,继而提出村镇生态建设评价指标与考核管制。
作者简介
暂缺《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模式及其示范研究》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现状调查及问题评析 \n
1.1 村镇生态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n
1.1.1 村镇生态建设的内涵 \n
1.1.2 建设生态村镇的意义 \n
1.2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探索 \n
1.2.1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理念与思路 \n
1.2.2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做法与成效 \n
1.2.3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实践范例及其创新 \n
1.3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问题 \n
1.3.1 村镇生态建设的本土化意识薄弱 \n
1.3.2 村镇生态建设的要素集成化程度低 \n
1.3.3 村镇生态建设的关键技术体系匮乏 \n
1.3.4 村镇生态建设的规范化政策管理有待提高 \n
1.4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问题的根源分析 \n
1.4.1 村民生活生产快速发展需求与制度供给短缺制约 \n
1.4.2 缺乏适宜村镇地域文化与民众管护操作的生态技术制约 \n
1.4.3 公共财政投人不足与统筹性欠缺和规划建设人才知识储备短板 \n
的双重制约 \n
第2章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总体思路 \n
2.1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基础分析 \n
2.1.1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优势 \n
2.1.2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劣势 \n
2.1.3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机遇 \n
2.1.4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挑战 \n
2.2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构建思路 \n
2.2.1 总体要求 \n
2.2.2 建设目标 \n
2.2.3 基本原则 \n
2.3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核心理念 \n
2.3.1 遵循村镇生态系统运行的基本规律 \n
2.3.2 构筑村镇生态建设的逻辑框架及规划体系 \n
2.3.3 对共性单元技术进行本地化创新集成应用 \n
2.3.4 形成公众参与式的治理决策机制 \n
2.4 以宁波市北仑区河头村为例的村镇生态网络化建设与治理技术 \n
2.4.1 宁波市北仑区河头村生态建设基础分析 \n
2.4.2 生态河头村建设总体思路 \n
2.4.3 北仑区河头村生态化建设的制约瓶颈与破解路径 \n
第3章 东南沿海村镇绿色建筑建设的模式与示范 \n
3.1 绿色建筑建设的基本理论 \n
3.1.1 绿色建筑的历程与目标 \n
3.1.2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原则与评估体系 \n
3.1.3 绿色建筑的综合评估体系 \n
3.2 村镇绿色建筑的基本理论及建设模式 \n
3.2.1 村镇绿色建筑的内涵 \n
3.2.2 村镇绿色建筑的影响因素 \n
3.2.3 村镇绿色建筑建设模式的基本理论 \n
3.2.4 国内外村镇及绿色建筑发展模式 \n
3.3 东南沿海村镇绿色建筑建设的可能模式 \n
3.3.1 示范带动模式 \n
3.3.2 政策引导模式 \n
3.3.3 产业驱动模式 \n
3.3.4 东南沿海地区适宜的村镇绿色建筑建设模式选择依据 \n
3.3.5 东南沿海村镇绿色建筑建设存在的问题 \n
3.3.6 东南沿海村镇绿色建筑建设的保障措施 \n
3.4 东南沿海村镇绿色建筑建设示范应用 \n
3.4.1 东南沿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情况及评价 \n
3.4.2 北仑区村镇绿色建筑建设的可能模式选择及具体实践 \n
3.4.3 北仑区村镇绿色建筑模式的示范应用及保障举措 \n
第4章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园林建设的模式与示范 \n
4.1 村镇生态园林建设的基本理论 \n
4.1.1 村镇生态园林的历程 \n
4.1.2 村镇生态园林建设理念、原则与方法 \n
4.1.3 村镇生态园林构建的理论基础 \n
4.2 村镇生态园林建设的主要模式 \n
4.2.1 宏观层面生态园林建设模式 \n
4.2.2 中观层面生态园林建设模式 \n
4.2.3 微观层面生态园林建设模式 \n
4.3 村镇生态园林建设的保障措施 \n
4.4 村镇生态园林建设的北仑示范 \n
4.4.1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园林建设模式的技术关键 \n
4.4.2 北仑区村镇生态园林建设可能模式选择 \n
4.4.3 北仑区村镇生态园林建设的示范应用与保障举措 \n
第5章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水系建设及污水治理的模式与示范 \n
5.1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水系建设模式 \n
5.1.1 东南沿海村镇自然水系建设模式 \n
5.1.2 东南沿海村镇饮用水供给模式 \n
5.1.3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水系建设提升策略 \n
5.2 东南沿海村镇污水治理模式 \n
5.2.1 东南沿海村镇污水治理运营模式 \n
5.2.2 东南沿海村镇污水治理布局模式 \n
5.2.3 东南沿海村镇污水治理技术模式 \n
5.2.4 东南沿海村镇污水治理存在问题 \n
5.3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水系建设及污水治理示范 \n
5.3.1 北仑村镇生态水系建设及污水治理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n
5.3.2 北仑村镇生态水系建设及污水治理技术选择 \n
5.3.3 北仑村镇生态水系建设及污水治理保障 \n
第6章 东南沿海村镇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与示范 \n
6.1 村镇低碳能源发展现状评价及技术趋势 \n
6.1.1 低碳能源的相关概念 \n
6.1.2 国内外低碳能源发展现状评价 \n
6.1.3 村镇低碳能源发展现状评价 \n
6.1.4 低碳能源技术发展趋势 \n
6.2 东南沿海村镇低碳能源可能类型及技术特征 \n
6.2.1 太阳能 \n
6.2.2 风能 \n
6.2.3 水能 \n
6.2.4 生物质能 \n
6.2.5 地热能 \n
6.2.6 海洋能 \n
6.3 东南沿海村镇低碳能源利用模式及对策措施 \n
6.3.1 东南沿海村镇低碳能源利用现状分析 \n
6.3.2 东南沿海村镇低碳能源的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n
6.3.3 东南沿海地区村镇低碳能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n
6.3.4 东南沿海地区农村低碳能源发展的对策措施 \n
6.4 东南沿海村镇低碳能源开发示范应用 \n
6.4.1 东南沿海村镇低碳能源开发利用模式的技术关键 \n
6.4.2 北仑区村镇低碳能源开发利用的模式选择 \n
6.4.3 北仑区村镇低碳能源开发的示范应用与保障 \n
第7章 东南沿海村镇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的模式与示范 \n
7.1 村镇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的理论与政策依据 \n
7.1.1 循环经济理论 \n
7.1.2 污染预防理论 \n
7.2 东南沿海村镇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发展现状 \n
7.2.1 东南沿海村镇垃圾的基本现状及其主要特征 \n
7.2.2 村镇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初步实践 \n
7.3 东南沿海村镇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可能模式 \n
7.3.1 村镇垃圾的搜集模式 \n
7.3.2 村镇垃圾的处置模式 \n
7.4 东南沿海村镇设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典型示范 \n
7.4.1 村镇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的关键技术及其基本保障问题 \n
7.4.2 北仑区村镇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的技术缺口与可能模式 \n
7.4.3 北仑区村镇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模式的示范应用与保障 \n
第8章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社区治理模式与示范 \n
8.1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社区治理背景 \n
8.1.1 国家治理体系及能力的现代化 \n
8.1.2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n
8.1.3 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扩围 \n
8.1.4 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提质 \n
8.1.5 “互联网+”背景下社区治理机制的科学化新要求 \n
8.2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社区治理特点及趋势 \n
8.2.1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社区治理特点 \n
8.2.2 东南沿海生态村镇生态建设的社区治理趋势 \n
8.3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社区治理模式:个案分析 \n
8.3.1 社区自治+循环经济(大园小村模式) \n
8.3.2 乡村游+第三方参与(产城一体村模式) \n
8.4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社区治理示范:柴桥街道河头村实践 \n
8.4.1 柴桥街道河头村生态建设的社区治理的模式选择问题分析 \n
8.4.2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社区治理模式选择:柴桥街道河头村的 \n
经验及示范 \n
第9章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评价指标及考核机制构建 \n
9.1 国内外生态村镇建设评价与考核研究动态 \n
9.1.1 生态村镇概念与内涵 \n
9.1.2 生态建设评价体系 \n
9.1.3 生态建设评价方法 \n
9.1.4 生态建设考核 \n
9.2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评价 \n
9.2.1 构建思路 \n
9.2.2 构建原则 \n
9.2.3 指标选取 \n
9.2.4 指标权重 \n
9.2.5 综合评价 \n
9.2.6 评价组织与实施 \n
9.3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考核 \n
9.3.1 考核组织与实施 \n
9.3.2 村镇生态建设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n
9.3.3 村镇生态建设公众满意程度及生态环境事件 \n
9.3.4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考核机制落地保障措施 \n
9.4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评价考核典型案例分析 \n
9.4.1 河头村生态建设基本情况 \n
9.4.2 河头村生态建设考核评价 \n
9.4.3 河头村生态建设考核结果与实际情况对比分析 \n
9.4.4 河头村生态建设保障措施 \n
第10章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技术创新与制度保障 \n
10.1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技术创新因子 \n
10.1.1 村镇绿色建筑技术创新 \n
10.1.2 村镇生态园林技术创新 \n
10.1.3 村镇水环境治理技术创新 \n
10.1.4 村镇低碳能源技术创新 \n
10.1.5 村镇垃圾治理技术创新 \n
10.1.6 村镇社区治理技术创新 \n
10.2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技术创新机制 \n
10.2.1 村镇生态技术创新主体整合模式 \n
10.2.2 村镇生态建设技术推广路径 \n
10.3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制度供求分析 \n
10.3.1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制度供给 \n
10.3.2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制度缺口 \n
10.4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制度保障 \n
10.4.1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制度体系 \n
10.4.2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制度选择
1.1 村镇生态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n
1.1.1 村镇生态建设的内涵 \n
1.1.2 建设生态村镇的意义 \n
1.2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探索 \n
1.2.1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理念与思路 \n
1.2.2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做法与成效 \n
1.2.3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实践范例及其创新 \n
1.3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问题 \n
1.3.1 村镇生态建设的本土化意识薄弱 \n
1.3.2 村镇生态建设的要素集成化程度低 \n
1.3.3 村镇生态建设的关键技术体系匮乏 \n
1.3.4 村镇生态建设的规范化政策管理有待提高 \n
1.4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问题的根源分析 \n
1.4.1 村民生活生产快速发展需求与制度供给短缺制约 \n
1.4.2 缺乏适宜村镇地域文化与民众管护操作的生态技术制约 \n
1.4.3 公共财政投人不足与统筹性欠缺和规划建设人才知识储备短板 \n
的双重制约 \n
第2章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总体思路 \n
2.1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基础分析 \n
2.1.1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优势 \n
2.1.2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劣势 \n
2.1.3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机遇 \n
2.1.4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挑战 \n
2.2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构建思路 \n
2.2.1 总体要求 \n
2.2.2 建设目标 \n
2.2.3 基本原则 \n
2.3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核心理念 \n
2.3.1 遵循村镇生态系统运行的基本规律 \n
2.3.2 构筑村镇生态建设的逻辑框架及规划体系 \n
2.3.3 对共性单元技术进行本地化创新集成应用 \n
2.3.4 形成公众参与式的治理决策机制 \n
2.4 以宁波市北仑区河头村为例的村镇生态网络化建设与治理技术 \n
2.4.1 宁波市北仑区河头村生态建设基础分析 \n
2.4.2 生态河头村建设总体思路 \n
2.4.3 北仑区河头村生态化建设的制约瓶颈与破解路径 \n
第3章 东南沿海村镇绿色建筑建设的模式与示范 \n
3.1 绿色建筑建设的基本理论 \n
3.1.1 绿色建筑的历程与目标 \n
3.1.2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原则与评估体系 \n
3.1.3 绿色建筑的综合评估体系 \n
3.2 村镇绿色建筑的基本理论及建设模式 \n
3.2.1 村镇绿色建筑的内涵 \n
3.2.2 村镇绿色建筑的影响因素 \n
3.2.3 村镇绿色建筑建设模式的基本理论 \n
3.2.4 国内外村镇及绿色建筑发展模式 \n
3.3 东南沿海村镇绿色建筑建设的可能模式 \n
3.3.1 示范带动模式 \n
3.3.2 政策引导模式 \n
3.3.3 产业驱动模式 \n
3.3.4 东南沿海地区适宜的村镇绿色建筑建设模式选择依据 \n
3.3.5 东南沿海村镇绿色建筑建设存在的问题 \n
3.3.6 东南沿海村镇绿色建筑建设的保障措施 \n
3.4 东南沿海村镇绿色建筑建设示范应用 \n
3.4.1 东南沿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情况及评价 \n
3.4.2 北仑区村镇绿色建筑建设的可能模式选择及具体实践 \n
3.4.3 北仑区村镇绿色建筑模式的示范应用及保障举措 \n
第4章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园林建设的模式与示范 \n
4.1 村镇生态园林建设的基本理论 \n
4.1.1 村镇生态园林的历程 \n
4.1.2 村镇生态园林建设理念、原则与方法 \n
4.1.3 村镇生态园林构建的理论基础 \n
4.2 村镇生态园林建设的主要模式 \n
4.2.1 宏观层面生态园林建设模式 \n
4.2.2 中观层面生态园林建设模式 \n
4.2.3 微观层面生态园林建设模式 \n
4.3 村镇生态园林建设的保障措施 \n
4.4 村镇生态园林建设的北仑示范 \n
4.4.1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园林建设模式的技术关键 \n
4.4.2 北仑区村镇生态园林建设可能模式选择 \n
4.4.3 北仑区村镇生态园林建设的示范应用与保障举措 \n
第5章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水系建设及污水治理的模式与示范 \n
5.1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水系建设模式 \n
5.1.1 东南沿海村镇自然水系建设模式 \n
5.1.2 东南沿海村镇饮用水供给模式 \n
5.1.3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水系建设提升策略 \n
5.2 东南沿海村镇污水治理模式 \n
5.2.1 东南沿海村镇污水治理运营模式 \n
5.2.2 东南沿海村镇污水治理布局模式 \n
5.2.3 东南沿海村镇污水治理技术模式 \n
5.2.4 东南沿海村镇污水治理存在问题 \n
5.3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水系建设及污水治理示范 \n
5.3.1 北仑村镇生态水系建设及污水治理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n
5.3.2 北仑村镇生态水系建设及污水治理技术选择 \n
5.3.3 北仑村镇生态水系建设及污水治理保障 \n
第6章 东南沿海村镇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与示范 \n
6.1 村镇低碳能源发展现状评价及技术趋势 \n
6.1.1 低碳能源的相关概念 \n
6.1.2 国内外低碳能源发展现状评价 \n
6.1.3 村镇低碳能源发展现状评价 \n
6.1.4 低碳能源技术发展趋势 \n
6.2 东南沿海村镇低碳能源可能类型及技术特征 \n
6.2.1 太阳能 \n
6.2.2 风能 \n
6.2.3 水能 \n
6.2.4 生物质能 \n
6.2.5 地热能 \n
6.2.6 海洋能 \n
6.3 东南沿海村镇低碳能源利用模式及对策措施 \n
6.3.1 东南沿海村镇低碳能源利用现状分析 \n
6.3.2 东南沿海村镇低碳能源的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n
6.3.3 东南沿海地区村镇低碳能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n
6.3.4 东南沿海地区农村低碳能源发展的对策措施 \n
6.4 东南沿海村镇低碳能源开发示范应用 \n
6.4.1 东南沿海村镇低碳能源开发利用模式的技术关键 \n
6.4.2 北仑区村镇低碳能源开发利用的模式选择 \n
6.4.3 北仑区村镇低碳能源开发的示范应用与保障 \n
第7章 东南沿海村镇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的模式与示范 \n
7.1 村镇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的理论与政策依据 \n
7.1.1 循环经济理论 \n
7.1.2 污染预防理论 \n
7.2 东南沿海村镇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发展现状 \n
7.2.1 东南沿海村镇垃圾的基本现状及其主要特征 \n
7.2.2 村镇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初步实践 \n
7.3 东南沿海村镇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可能模式 \n
7.3.1 村镇垃圾的搜集模式 \n
7.3.2 村镇垃圾的处置模式 \n
7.4 东南沿海村镇设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典型示范 \n
7.4.1 村镇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的关键技术及其基本保障问题 \n
7.4.2 北仑区村镇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的技术缺口与可能模式 \n
7.4.3 北仑区村镇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模式的示范应用与保障 \n
第8章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社区治理模式与示范 \n
8.1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社区治理背景 \n
8.1.1 国家治理体系及能力的现代化 \n
8.1.2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n
8.1.3 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扩围 \n
8.1.4 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提质 \n
8.1.5 “互联网+”背景下社区治理机制的科学化新要求 \n
8.2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社区治理特点及趋势 \n
8.2.1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社区治理特点 \n
8.2.2 东南沿海生态村镇生态建设的社区治理趋势 \n
8.3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社区治理模式:个案分析 \n
8.3.1 社区自治+循环经济(大园小村模式) \n
8.3.2 乡村游+第三方参与(产城一体村模式) \n
8.4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社区治理示范:柴桥街道河头村实践 \n
8.4.1 柴桥街道河头村生态建设的社区治理的模式选择问题分析 \n
8.4.2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社区治理模式选择:柴桥街道河头村的 \n
经验及示范 \n
第9章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评价指标及考核机制构建 \n
9.1 国内外生态村镇建设评价与考核研究动态 \n
9.1.1 生态村镇概念与内涵 \n
9.1.2 生态建设评价体系 \n
9.1.3 生态建设评价方法 \n
9.1.4 生态建设考核 \n
9.2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评价 \n
9.2.1 构建思路 \n
9.2.2 构建原则 \n
9.2.3 指标选取 \n
9.2.4 指标权重 \n
9.2.5 综合评价 \n
9.2.6 评价组织与实施 \n
9.3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考核 \n
9.3.1 考核组织与实施 \n
9.3.2 村镇生态建设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n
9.3.3 村镇生态建设公众满意程度及生态环境事件 \n
9.3.4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考核机制落地保障措施 \n
9.4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评价考核典型案例分析 \n
9.4.1 河头村生态建设基本情况 \n
9.4.2 河头村生态建设考核评价 \n
9.4.3 河头村生态建设考核结果与实际情况对比分析 \n
9.4.4 河头村生态建设保障措施 \n
第10章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的技术创新与制度保障 \n
10.1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技术创新因子 \n
10.1.1 村镇绿色建筑技术创新 \n
10.1.2 村镇生态园林技术创新 \n
10.1.3 村镇水环境治理技术创新 \n
10.1.4 村镇低碳能源技术创新 \n
10.1.5 村镇垃圾治理技术创新 \n
10.1.6 村镇社区治理技术创新 \n
10.2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技术创新机制 \n
10.2.1 村镇生态技术创新主体整合模式 \n
10.2.2 村镇生态建设技术推广路径 \n
10.3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制度供求分析 \n
10.3.1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制度供给 \n
10.3.2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制度缺口 \n
10.4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制度保障 \n
10.4.1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制度体系 \n
10.4.2 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制度选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