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市制改革的理论研究
作者:何李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5-01
ISBN:9787520340939
定价:¥6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市制是一个与省制、县制相对应的概念。它不但指代一系列制度规定,而且涵括在制度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诸多非正式规则。《中国市制改革的理论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大陆地区所实施的市制改革举措为观察对象,系统分析了不同城市之间所形成的等级差异现象,并进一步将其提炼为“城市政治势差结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处在不同“势位”的城市对优势资源的吸引力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这不但制约了“低势位”城市的潜能释放,还制造了城市政府间的合作障碍。《中国市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力图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和探讨,找到推动中国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市制改革路径。
作者简介
何李(1986—)河北霸州人,法学博士(政治学理论专业),讲师。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现任教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政治学系。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中国政府与政治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城市行政区划、城市政治与治理。近三年来,在《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主义研究》《城市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著三部。代表作品有《从竞争到伙伴:中国市制改革的政治逻辑》《市辖区边界区域空间冲突的治理难题与改革方略》,等等。
目录
导论 选题论证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价值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的理论价值
三 选题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二 国外市制发展和相关研究
三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第三节 研究框架
一 基本设定
二 基本概念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四节 理论支持
一 与政府过程相关的系列理论
二 委托-代理理论
三 政府间纵向关系理论
四 尺度重组理论
第一章 回顾与反思:中国市制的历史脉络和演变趋势
第一节 中国市制的历史脉络
一 中国古代的城市演变
二 清末民初的市制初创和民国时期的市制发展
三 1949-1978年的市制探索
四 1978年后的市制调整
第二节 中国市制演变的总体趋势
一 行政区市制化:行政区划调整的主体走向
二 城市直辖区域的快速扩张
三 中央控制与城市自治的此消彼长
四 市制与政府层级的参照、渗入与契合
第三节 深层归纳与分析:政治属性的强化及其探源
一 市制中的政治属性逐渐增强
二 政治属性增强的原因探析
第二 章梳理与比较: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市制
第一节 英国:英联邦国家的市制样板
一 市制的形成和1974年后的频繁变动
二 “单一管理区”体制
三 伦敦大都市区和特许市
四 对英联邦国家市制的影响
第二节 美国:联邦制国家中的市制代表
一 地方政府体系的概况
二 多元化、职能化的城市建制类型
三 城市建制的自治属性和法治属性
四 大都市区的“巴尔干化”
五 与幅员广阔的联邦制国家的对比
第三节 日本:东亚文化圈引入市制的范例
一 扁平化的政府层级体系
二 政令指定市、中核市和特例市
三 新形势下的市制诉求
四 东亚国家市制的异同
第四节 中国台湾地区:大陆市制改革的可参考对象
一 市制的形成及设市标准
二 建制市的三层结构
三 市制模式与县市改制
第五节 对典型国家(地区)市制的共性认识
一 自治、法治与服务成为市制的底色
二 历史文化因素对市制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 小结:应在正反认识基础上寻求借鉴
第三章 对中国市制运行现状的总体描述
第一节 专门化缺失:城市政府与地域型政区政府的
“职责趋同”
一 “职责同构”与“职责趋同”
二 “职责趋同”的表现
三 “职责趋同”的局限性
第二节 膨胀与分化:城市政府机构设置的特征和转变
一 城市政府与地域型政区政府的“机构趋同”
二 条块关系下城市政府的机构分化
三 综合城市管理机构的出现与隐忧
第三节 城市等级标识:“三层五级”行政层级体制
一 层级体制的主要构成要素
二 “三层五级”之外的要素
三 层级体制的基本架构和链接因素
第四节 政治因素叠加:市制运转过程中的偏离
一 特殊功用加剧市制功能的异化
二 城市政府谈判能力的影响
三 官员政治影响力是城市政治地位的构成要素
第四章 城市政治势差结构:对中国市制运行规律的理论提炼
第一节 “城市政治势差结构”的内涵和特征
一 市制蕴含的资源禀赋
二 城市政治势差结构的内涵
三 势差结构的现实特征
第二节 势差结构的支撑性认识
一 加强中央政府对城市政府的政治控制
二 借助“偏向策略”促进大城市的经济崛起
三 利于统筹大都市区内的城市规划
四 为公务员的晋升和调动提供载体和依据
第三节 央地分歧对势差结构的形塑
一 市制政治化:中央发展逻辑的嵌入
二 势能竞争:地方发展逻辑的驱动
三 央地分歧是势差结构形成的强化因素
第四节 势差结构所存在的问题
一 市制受到了中央政府的过度控制
二 重城市间的“势能差距”而轻“功能分工”
三 城市建制的经济区分强而服务区分弱
四 城市政府间的“伙伴关系”难以建立
第五章 “平衡-伙伴-协调”:中国市制的改革方向
第一节 “平衡-伙伴-协调”导向的内涵和现实逻辑
一 “平衡-伙伴-协调”导向的内涵
二 现实逻辑:通过缓释势能差距来优化市制功能
第二节 改革依据:“平衡-伙伴-协调”导向的应然性和可行性
一 导向的提出是条件限制和形势需要下的应然选择
二 三者之间协同推进的现实可能性
第三节 “平衡-伙伴-协调”导向的指导性原则
一 中央政府从深化控制到把握平衡的思路转换
二 淡化城市级别,强化城市差别
三 着力推进市制构成要素的创新与调试
四 凸显省级政府在城市伙伴关系构建中的协调职责
第六章 “平衡-伙伴-协调”导向的操作化和保障机制
第一节 “平衡-伙伴-协调”导向的操作化
一 中央政府分类推进城市平衡发展
二 以城市功能为导向明确各类城市政府的专属职责
三 多样化城市建制类型的设计和分类改革
四 省级政府推动城市政府间合作平台的搭建与协调
第二节 “平衡-伙伴-协调”导向的保障机制
一 提高市制的法治化水平
二 分阶段实现市制改革过程的公开透明
三 市制改革标准和市制调整机制的精细化
四 加强市制评估和监管的机制建设
五 党政机构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及时跟进
结语 逐步构建职责清晰、势差弱化的新型市制
一 市制改革实践需要基于“中国场域”的理论支持
二 建立新型市制是未来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价值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的理论价值
三 选题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二 国外市制发展和相关研究
三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第三节 研究框架
一 基本设定
二 基本概念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四节 理论支持
一 与政府过程相关的系列理论
二 委托-代理理论
三 政府间纵向关系理论
四 尺度重组理论
第一章 回顾与反思:中国市制的历史脉络和演变趋势
第一节 中国市制的历史脉络
一 中国古代的城市演变
二 清末民初的市制初创和民国时期的市制发展
三 1949-1978年的市制探索
四 1978年后的市制调整
第二节 中国市制演变的总体趋势
一 行政区市制化:行政区划调整的主体走向
二 城市直辖区域的快速扩张
三 中央控制与城市自治的此消彼长
四 市制与政府层级的参照、渗入与契合
第三节 深层归纳与分析:政治属性的强化及其探源
一 市制中的政治属性逐渐增强
二 政治属性增强的原因探析
第二 章梳理与比较: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市制
第一节 英国:英联邦国家的市制样板
一 市制的形成和1974年后的频繁变动
二 “单一管理区”体制
三 伦敦大都市区和特许市
四 对英联邦国家市制的影响
第二节 美国:联邦制国家中的市制代表
一 地方政府体系的概况
二 多元化、职能化的城市建制类型
三 城市建制的自治属性和法治属性
四 大都市区的“巴尔干化”
五 与幅员广阔的联邦制国家的对比
第三节 日本:东亚文化圈引入市制的范例
一 扁平化的政府层级体系
二 政令指定市、中核市和特例市
三 新形势下的市制诉求
四 东亚国家市制的异同
第四节 中国台湾地区:大陆市制改革的可参考对象
一 市制的形成及设市标准
二 建制市的三层结构
三 市制模式与县市改制
第五节 对典型国家(地区)市制的共性认识
一 自治、法治与服务成为市制的底色
二 历史文化因素对市制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 小结:应在正反认识基础上寻求借鉴
第三章 对中国市制运行现状的总体描述
第一节 专门化缺失:城市政府与地域型政区政府的
“职责趋同”
一 “职责同构”与“职责趋同”
二 “职责趋同”的表现
三 “职责趋同”的局限性
第二节 膨胀与分化:城市政府机构设置的特征和转变
一 城市政府与地域型政区政府的“机构趋同”
二 条块关系下城市政府的机构分化
三 综合城市管理机构的出现与隐忧
第三节 城市等级标识:“三层五级”行政层级体制
一 层级体制的主要构成要素
二 “三层五级”之外的要素
三 层级体制的基本架构和链接因素
第四节 政治因素叠加:市制运转过程中的偏离
一 特殊功用加剧市制功能的异化
二 城市政府谈判能力的影响
三 官员政治影响力是城市政治地位的构成要素
第四章 城市政治势差结构:对中国市制运行规律的理论提炼
第一节 “城市政治势差结构”的内涵和特征
一 市制蕴含的资源禀赋
二 城市政治势差结构的内涵
三 势差结构的现实特征
第二节 势差结构的支撑性认识
一 加强中央政府对城市政府的政治控制
二 借助“偏向策略”促进大城市的经济崛起
三 利于统筹大都市区内的城市规划
四 为公务员的晋升和调动提供载体和依据
第三节 央地分歧对势差结构的形塑
一 市制政治化:中央发展逻辑的嵌入
二 势能竞争:地方发展逻辑的驱动
三 央地分歧是势差结构形成的强化因素
第四节 势差结构所存在的问题
一 市制受到了中央政府的过度控制
二 重城市间的“势能差距”而轻“功能分工”
三 城市建制的经济区分强而服务区分弱
四 城市政府间的“伙伴关系”难以建立
第五章 “平衡-伙伴-协调”:中国市制的改革方向
第一节 “平衡-伙伴-协调”导向的内涵和现实逻辑
一 “平衡-伙伴-协调”导向的内涵
二 现实逻辑:通过缓释势能差距来优化市制功能
第二节 改革依据:“平衡-伙伴-协调”导向的应然性和可行性
一 导向的提出是条件限制和形势需要下的应然选择
二 三者之间协同推进的现实可能性
第三节 “平衡-伙伴-协调”导向的指导性原则
一 中央政府从深化控制到把握平衡的思路转换
二 淡化城市级别,强化城市差别
三 着力推进市制构成要素的创新与调试
四 凸显省级政府在城市伙伴关系构建中的协调职责
第六章 “平衡-伙伴-协调”导向的操作化和保障机制
第一节 “平衡-伙伴-协调”导向的操作化
一 中央政府分类推进城市平衡发展
二 以城市功能为导向明确各类城市政府的专属职责
三 多样化城市建制类型的设计和分类改革
四 省级政府推动城市政府间合作平台的搭建与协调
第二节 “平衡-伙伴-协调”导向的保障机制
一 提高市制的法治化水平
二 分阶段实现市制改革过程的公开透明
三 市制改革标准和市制调整机制的精细化
四 加强市制评估和监管的机制建设
五 党政机构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及时跟进
结语 逐步构建职责清晰、势差弱化的新型市制
一 市制改革实践需要基于“中国场域”的理论支持
二 建立新型市制是未来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