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甲骨文丛书·东亚古代的诸民族与国家
作者:川本芳昭 著,刘可维 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01
ISBN:9787520140621
定价:¥10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内外诸民族间的抗争与流动,足与西方日耳曼民族大迁徙时代相匹敌,甚至超过其规模。与中原王朝的接触使周边民族逐渐“汉化”,同时中原王朝内部也出现了“胡化”“蛮化”现象。这种双向的“中华化”让一个迥然异于秦汉社会的“新的中华”最终形成。 汉民族乃世界上的大民族,川本芳昭一直关注其形成过程极其与周边诸民族的互动关系。上至汉唐,下至辽、金、元,川本芳昭从比较史的视角出发,考察鲜卑、乌丸等北方民族,獠、羌等西南民族,以及朝鲜与倭国的“中华化”,以宏大的视野展现了东亚古代的民族与国家。
作者简介
川本芳昭,1950年生,九州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博士课程学分修满后退学,后于佐贺大学、九州大学任助教授,从1998年至今在九州大学担任文学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与国家问题,出版了《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民族问题》(汲古书院,1998)、《中国史上的诸民族》(山川出版社,2004)、《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讲谈社,2005)、《东亚古代国家论:过程、模式与身份认同》(すいれん舎,2006),其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已翻译为中文出版。 译者简介 刘可维,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硕士,后赴日本九州大学人文科学府留学,师从川本芳昭,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汉唐间历史学与考古学研究。
目录
序言
第一篇 汉唐间中国北部的动向——以民族问题为中心
第一章 北朝国家论
第二章 关于北魏文成帝南巡碑
第三章 关于鲜卑的文字——与汉唐间中华意识的广泛传播相关联
第四章 关于三国时期的乌丸、鲜卑——从交流与变迁的观点所见
第五章 再论北魏内朝——从比较史的观点所见
第二篇 汉唐间东亚的动向与古代日本国家的形成
第一章 汉唐间“新”中华意识的形成——围绕古代日本、朝鲜与中国的联系
第二章 关于《隋书·倭国传》与《日本书纪·推古纪》中的记述——遣隋使小记
第三章 关于倭国对外交涉的变迁——从中华意识的形成与大宰府成立之间的关联所见
第四章 倭五王的自称与东亚的国际形势
第三篇 汉唐间中国西南部的动向
第一章 关于汉唐间云南与日本的关系——从比较史的观点出发
第二章 魏晋时期四川地区的状况——以民族问题为中心
第三章 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四川地区的状况——以民族问题为中心
第四章 北朝后期四川地区的状况——以民族问题为中心
第四篇 汉唐间围绕民族的诸问题与东亚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历史研究的动向——以民族问题为中心
第二章 围绕辽金的正统观——与北魏的比较
第三章 崔致远与阿倍仲麻吕——从古代朝鲜、日本在“中华化”上的关联所见
第四章 关于中国前近代所谓中华帝国构造的小记——北魏与元、辽,以及汉的比较
中文版后记/注释
第一篇 汉唐间中国北部的动向——以民族问题为中心
第一章 北朝国家论
第二章 关于北魏文成帝南巡碑
第三章 关于鲜卑的文字——与汉唐间中华意识的广泛传播相关联
第四章 关于三国时期的乌丸、鲜卑——从交流与变迁的观点所见
第五章 再论北魏内朝——从比较史的观点所见
第二篇 汉唐间东亚的动向与古代日本国家的形成
第一章 汉唐间“新”中华意识的形成——围绕古代日本、朝鲜与中国的联系
第二章 关于《隋书·倭国传》与《日本书纪·推古纪》中的记述——遣隋使小记
第三章 关于倭国对外交涉的变迁——从中华意识的形成与大宰府成立之间的关联所见
第四章 倭五王的自称与东亚的国际形势
第三篇 汉唐间中国西南部的动向
第一章 关于汉唐间云南与日本的关系——从比较史的观点出发
第二章 魏晋时期四川地区的状况——以民族问题为中心
第三章 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四川地区的状况——以民族问题为中心
第四章 北朝后期四川地区的状况——以民族问题为中心
第四篇 汉唐间围绕民族的诸问题与东亚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历史研究的动向——以民族问题为中心
第二章 围绕辽金的正统观——与北魏的比较
第三章 崔致远与阿倍仲麻吕——从古代朝鲜、日本在“中华化”上的关联所见
第四章 关于中国前近代所谓中华帝国构造的小记——北魏与元、辽,以及汉的比较
中文版后记/注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