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松花江流域典型城市水域空间景观规划策略
作者:孙洪涛,张伶伶,蔡新冬 著
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5-01
ISBN:9787551721370
定价:¥5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面对松花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扩展无序、生态失衡、特色缺失的困境,《松花江流域典型城市水域空间景观规划策略》从松花江流域宏观视角,选取三座典型城市——吉林、哈尔滨、佳木斯——为研究对象,从分析松花江在城市地域系统形成、演变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入手,以问题研究为导向,从景观格局、景观结构、景观生态、景观特色四个方面展开典型城市水域空间景观生态规划的系统研究。典型城市水域景观格局建构必须依托于松花江水系生态系统,这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问题。《松花江流域典型城市水域空间景观规划策略》以城市水域环境生态和谐为指向,引入城市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对典型城市水域生态格局进行分析,探索城市空间发展方向,提出典型城市水域空间景观格局建构策略。
作者简介
孙洪涛,1977年生,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学士、硕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在读博士。现为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寒地滨水城市设计、寒地大空间建筑数字化设计等。近年来,主持辽宁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础研究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与者,参加国家“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范围及概念
1.2.1 概念界定
1.2.2 典型城市水域空间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松花江流域城市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现状分析及理论借鉴
2.1 松花江流域及城市生态现状
2.1.1 流域城镇概况
2.1.2 城市水域生态
2.1.3 水域景观构成
2.1.4 存在的问题
2.2 生态规划理论启示
2.2.1 城市生态学
2.2.2 景观生态学
2.3 本章小结
3 完善景观格局
3.1 格局发展比较分析
3.1.1 城市格局演变
3.1.2 生态要素分析
3.1.3 格局差异比较
3.2 吉林——组团结构布局
3.2.1 扩展沿江城市空间
3.2.2 促进形成近江中心
3.2.3 建立组团结构
3.3 哈尔滨——指状结构布局
3.3.1 跨江发展城市空间
3.3.2 形成生态组团布局
3.3.3 建立指状结构格局
3.4 佳木斯——网络结构布局
3.4.1 突出城市主副空间
3.4.2 强化城市生态布局
3.4.3 建立水网结构格局
3.5 本章小结
4 修补景观结构
4.1 结构演化比较
4.1.1 城市形态阶段性
4.1.2 空间发展轴向性
4.1.3 城市肌理融合性
4.2 延续轴向结构
4.2.1 恢复传统轴线风貌
4.2.2 提升主轴空间环境
4.2.3 延续轴向空间结构
4.3 改善滨水空间
4.3.1 保护河流遗产廊道
4.3.2 更新滨水旧区环境
4.4 强化旧城肌理
4.4.1 肌理保护与拓展
4.4.2 街区环境的整治
4.5 重建核心区域
4.5.1 整合空间形态
4.5.2 梳理交通流线
4.5.3 营造场所氛围
4.6 本章小结
5 优化景观生态
5.1 流域层面
5.1.1 综合治理观念
5.1.2 整体恢复原则
5.1.3 灾害协调防范
5.2 城市层面
5.2.1 契合城市空间
5.2.2 建立绿色廊道
5.2.3 形成蓝绿网络
5.3 水域层面
5.3.1 修复水域环境
5.3.2 恢复水系形态
5.3.3 培育人工湿地
5.3.4 维护敏感区域
5.4 本章小结
6 构建景观特色
6.1 提炼景观特质
6.1.1 景观元素比较
6.1.2 景观特质分析
6.2 突出文化主线
6.2.1 水体文化特征
6.2.2 水域文化主线
6.3 强化地域特点
6.3.1 吉林——魅力古城
6.3.2 台尔滨——休闲名城
6.3.3 佳木斯——绿野江城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范围及概念
1.2.1 概念界定
1.2.2 典型城市水域空间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松花江流域城市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现状分析及理论借鉴
2.1 松花江流域及城市生态现状
2.1.1 流域城镇概况
2.1.2 城市水域生态
2.1.3 水域景观构成
2.1.4 存在的问题
2.2 生态规划理论启示
2.2.1 城市生态学
2.2.2 景观生态学
2.3 本章小结
3 完善景观格局
3.1 格局发展比较分析
3.1.1 城市格局演变
3.1.2 生态要素分析
3.1.3 格局差异比较
3.2 吉林——组团结构布局
3.2.1 扩展沿江城市空间
3.2.2 促进形成近江中心
3.2.3 建立组团结构
3.3 哈尔滨——指状结构布局
3.3.1 跨江发展城市空间
3.3.2 形成生态组团布局
3.3.3 建立指状结构格局
3.4 佳木斯——网络结构布局
3.4.1 突出城市主副空间
3.4.2 强化城市生态布局
3.4.3 建立水网结构格局
3.5 本章小结
4 修补景观结构
4.1 结构演化比较
4.1.1 城市形态阶段性
4.1.2 空间发展轴向性
4.1.3 城市肌理融合性
4.2 延续轴向结构
4.2.1 恢复传统轴线风貌
4.2.2 提升主轴空间环境
4.2.3 延续轴向空间结构
4.3 改善滨水空间
4.3.1 保护河流遗产廊道
4.3.2 更新滨水旧区环境
4.4 强化旧城肌理
4.4.1 肌理保护与拓展
4.4.2 街区环境的整治
4.5 重建核心区域
4.5.1 整合空间形态
4.5.2 梳理交通流线
4.5.3 营造场所氛围
4.6 本章小结
5 优化景观生态
5.1 流域层面
5.1.1 综合治理观念
5.1.2 整体恢复原则
5.1.3 灾害协调防范
5.2 城市层面
5.2.1 契合城市空间
5.2.2 建立绿色廊道
5.2.3 形成蓝绿网络
5.3 水域层面
5.3.1 修复水域环境
5.3.2 恢复水系形态
5.3.3 培育人工湿地
5.3.4 维护敏感区域
5.4 本章小结
6 构建景观特色
6.1 提炼景观特质
6.1.1 景观元素比较
6.1.2 景观特质分析
6.2 突出文化主线
6.2.1 水体文化特征
6.2.2 水域文化主线
6.3 强化地域特点
6.3.1 吉林——魅力古城
6.3.2 台尔滨——休闲名城
6.3.3 佳木斯——绿野江城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