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苏州通史(明代卷 精)
作者:王国平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3-01
ISBN:9787567225077
定价:¥20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苏州通史》参照中国传统史书编撰体例,借鉴国家清史纂修工程的《清史》主体设计,《苏州通史》主体部分为导论以及从先秦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历史(分为若干阶段的断代史),另设人物、志表、图录等三部分。人物、志表、图录中的内容是对通史部分相关内容的补白与补强。《苏州通史》共分16卷。第1卷为导论卷,第2卷为先秦卷,第3卷为秦汉至隋唐卷,第4卷为五代宋元卷,第5卷为明代卷,第6卷为清代卷,第7卷为中华民国卷,第8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卷(1949~1978),第9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卷(1978—2000);第10卷为人物卷(上),第11卷为人物卷(中),第12卷为人物卷(下),第13卷为志表卷(上),第14卷为志表卷(下),第15卷为图录卷(上),第16卷为图录卷(下)。各卷采用纵横结合的结构,根据本卷所跨时段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划分若干客观发展阶段为若干章,主要写政治、军事、经济状况;另设社会一章,主要写整个时段苏州人口家族、宗教信仰、民风节俗等;另设文化一章,主要写科学技术、教育、文化艺术等。《苏州通史(明代卷)》为明代卷。一章,洪武时期苏州社会恢复性发展;第二章,建文到弘治时期苏州社会持续性发展;第三章,正德到崇祯时期苏州社会转型性发展等。
作者简介
暂缺《苏州通史(明代卷 精)》作者简介
目录
绪论 明代苏州的自然环境与行政格局
一、自然环境
二、行政设置
三、苏城城市布局与管理
第一章 洪武时期苏州社会恢复性发展
第一节 洪武时期苏州社会经济秩序的建立
一、整顿吏治
二、打击豪强地主
三、膨胀官田制度
四、官田重赋
五、繁重的漕粮和漕运
六、完善与创新基层制度
第二节 洪武时期苏州小农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一、兴修水利
二、户口、土地变化
三、稻麦粮食生产
四、桑棉经济作物种植与家庭丝棉纺织副业发展
第二章 建文到弘治时期苏州社会持续性发展
第一节 苏州社会经济秩序的调整
一、洪武时期的社会经济秩序在苏州面临的困境
二、苏州知府督征官田逋赋的努力
三、周忱、况钟治苏
四、景泰至弘治年间苏州赋税、漕运改革
第二节 苏州社会经济持续性发展的情况
一、水利持续兴修
二、农村经济发展
三、城市经济发展
第三节 苏州与“靖难之役
一、姚广孝与“靖难之役
二、苏州知府姚善与义士抗击燕王
第四节 郑和从刘家港“开洋”下西洋
第三章 正德到崇祯时期苏州社会转型性发展
第一节 苏州地区政策调整与社会经济秩序的转变
一、嘉靖、隆庆年间赋役改革
二、万历之后均田均役法逐步实施
三、土地关系变化
四、水利兴修变化
第二节 苏州商品经济繁盛与社会转型性发展
一、农村商品经济发达
二、手工业商品经济兴旺与资本主义萌芽孕育
三、商业经济繁盛
四、市镇经济繁荣
第三节 苏州抗倭战争
第四节 苏州抗暴斗争
一、织工葛成起义与朱燮元维和
二、五人高义与寇慎善后
三、府试殴逐主考
四、奴变
五、抗租、抢米风潮
六、张溥与复社活动
第四章 明代苏州社会生活
第一节 明代苏州人口状况
一、著籍户口与意象人口
二、人口职业结构
第二节 明代苏州社会风尚的渐变
一、正德《姑苏志》所记明代苏州风俗变化
二、洪武时期社会风尚简朴
三、建文到弘治时期社会风尚日趋开放
四、正德到崇祯时期社会风尚张扬
第三节 明代苏州宗教
一、佛教与道教发展概况
二、佛门高僧
三、知名道士
四、辅教鸿儒
五、伊斯兰教
六、天主教
第四节 明代苏州民间信仰
一、数量与分布
二、类型与特点
三、兴盛的原因
四、社会影响
第五节 明代苏州家族
一、盟氏宗族的来源
二、制约家族活动的环境
三、士大夫的家族思想
四、家族活动的开展
五、家族与地方社会发展
第五章 明代苏州文化
第一节 兴盛的教育、科举与人才
一、学校教育
二、科举与人才
第二节 璀璨的文学艺术
一、文学的巅峰
二、艺术的黄金时代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新辉煌
一、吴门医派
二、蒯祥与香山帮“苏式”建筑
三、园林与造园艺术
四、独特的苏工苏作工艺创新
五、其他科学技术新进展
第四节 明代苏州学术
一、明代苏州学术与学风演变
二、《明儒学案》《明史·儒林》所载苏州学者
三、儒学其他学者
四、其他思想
五、经学
六、史学
七、地理学
八、文字学
九、金石学及目录学
十、丛书与类书编纂
第五节 丰富的藏书与刻书
一、藏书
二、刻书
第六节 广泛活跃的民间收藏活动
一、收藏盛况
二、鉴藏实录
第七节 明代苏州文化的特点
明朝皇帝年表(1368一1644)
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一、自然环境
二、行政设置
三、苏城城市布局与管理
第一章 洪武时期苏州社会恢复性发展
第一节 洪武时期苏州社会经济秩序的建立
一、整顿吏治
二、打击豪强地主
三、膨胀官田制度
四、官田重赋
五、繁重的漕粮和漕运
六、完善与创新基层制度
第二节 洪武时期苏州小农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一、兴修水利
二、户口、土地变化
三、稻麦粮食生产
四、桑棉经济作物种植与家庭丝棉纺织副业发展
第二章 建文到弘治时期苏州社会持续性发展
第一节 苏州社会经济秩序的调整
一、洪武时期的社会经济秩序在苏州面临的困境
二、苏州知府督征官田逋赋的努力
三、周忱、况钟治苏
四、景泰至弘治年间苏州赋税、漕运改革
第二节 苏州社会经济持续性发展的情况
一、水利持续兴修
二、农村经济发展
三、城市经济发展
第三节 苏州与“靖难之役
一、姚广孝与“靖难之役
二、苏州知府姚善与义士抗击燕王
第四节 郑和从刘家港“开洋”下西洋
第三章 正德到崇祯时期苏州社会转型性发展
第一节 苏州地区政策调整与社会经济秩序的转变
一、嘉靖、隆庆年间赋役改革
二、万历之后均田均役法逐步实施
三、土地关系变化
四、水利兴修变化
第二节 苏州商品经济繁盛与社会转型性发展
一、农村商品经济发达
二、手工业商品经济兴旺与资本主义萌芽孕育
三、商业经济繁盛
四、市镇经济繁荣
第三节 苏州抗倭战争
第四节 苏州抗暴斗争
一、织工葛成起义与朱燮元维和
二、五人高义与寇慎善后
三、府试殴逐主考
四、奴变
五、抗租、抢米风潮
六、张溥与复社活动
第四章 明代苏州社会生活
第一节 明代苏州人口状况
一、著籍户口与意象人口
二、人口职业结构
第二节 明代苏州社会风尚的渐变
一、正德《姑苏志》所记明代苏州风俗变化
二、洪武时期社会风尚简朴
三、建文到弘治时期社会风尚日趋开放
四、正德到崇祯时期社会风尚张扬
第三节 明代苏州宗教
一、佛教与道教发展概况
二、佛门高僧
三、知名道士
四、辅教鸿儒
五、伊斯兰教
六、天主教
第四节 明代苏州民间信仰
一、数量与分布
二、类型与特点
三、兴盛的原因
四、社会影响
第五节 明代苏州家族
一、盟氏宗族的来源
二、制约家族活动的环境
三、士大夫的家族思想
四、家族活动的开展
五、家族与地方社会发展
第五章 明代苏州文化
第一节 兴盛的教育、科举与人才
一、学校教育
二、科举与人才
第二节 璀璨的文学艺术
一、文学的巅峰
二、艺术的黄金时代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新辉煌
一、吴门医派
二、蒯祥与香山帮“苏式”建筑
三、园林与造园艺术
四、独特的苏工苏作工艺创新
五、其他科学技术新进展
第四节 明代苏州学术
一、明代苏州学术与学风演变
二、《明儒学案》《明史·儒林》所载苏州学者
三、儒学其他学者
四、其他思想
五、经学
六、史学
七、地理学
八、文字学
九、金石学及目录学
十、丛书与类书编纂
第五节 丰富的藏书与刻书
一、藏书
二、刻书
第六节 广泛活跃的民间收藏活动
一、收藏盛况
二、鉴藏实录
第七节 明代苏州文化的特点
明朝皇帝年表(1368一1644)
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