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方法与对策:以河南省为例
作者:张合兵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1-01
ISBN:9787030639738
定价:¥11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方法与对策——以河南省为例》立足于提升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新格局,以高标准农田“建什么、在哪儿建、怎么建”为目标导向,并以新郑市为研究区,从高标准农田数量、质量、生态状况等方面构建了建设区域基础信息指标体系,融合系统工程理论、GIS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形成了相应的获取技术体系,引人生态位理论,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等级评判模型和农田建设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基于耦合协调度函数模型,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模型;研发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管理与项目区优选系统及其数据库建库标准;提出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对策建议,提升自然资源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信息化监管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作者简介
暂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方法与对策:以河南省为例》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5
1.2.1 国外研究进展 5
1.2.2 国内研究进展 6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9
1.3.1 相关概念界定 9
1.3.2 理论基础 10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
1.4.1 研究目标 12
1.4.2 研究内容 12
1.4.3 研究方法 13
1.4.4 研究技术路线 14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17
2.1 自然条件 17
2.1.1 地理位置 17
2.1.2 地形地貌 18
2.1.3 土壤类型 18
2.1.4 水文地质 18
2.2 社会经济条件 18
2.3 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 19
2.4 研究区土地利用特点 20
第3章 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基础信息获取技术研究 23
3.1 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基础信息指标体系构建 23
3.2 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基础信息获取技术集成 24
3.2.1 土地资源数量信息获取技术 24
3.2.2 土地质量与生态状况信息获取技术 29
3.2.3 立地与基础设施信息获取技术 31
3.2.4 耕地性状与规划控制信息的获取 32
3.2.5 多源、多尺度建设区域基础信息融合获取技术 32
3.2.6 获取技术集成 34
第4章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技术研究 36
4.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标准农田潜力评价模型研究 36
4.1.1 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36
4.1.2 高标准农田生态位潜力评价模型构建 38
4.1.3 建设潜力等级划分 40
4.2 高标准农田建设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构建 40
4.2.1 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构建 41
4.2.2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障碍诊断模型构建及其诊断步骤 42
4.3 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稳定性评价模型研究 43
4.3.1 建设空间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
4.3.2 建设空间稳定性评价指标标准化 44
4.3.3 建设空间稳定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5
4.3.4 建设空间稳定性评价模型构建 45
4.3.5 建设空间稳定性评价分级 47
4.4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技术 47
4.4.1 耦合协调度基本原理 47
4.4.2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建设项目区优选模型 48
4.4.3 高标准农田建设难易程度的确定 48
4.4.4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选址 49
第5章 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管理与项目区优选系统研制 51
5.1 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管理与项目区优选系统需求分析 51
5.1.1 研制任务 51
5.1.2 业务分析 51
5.1.3 需求分析 53
5.2 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管理与项目区优选系统研制技术路线 54
5.3 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管理与项目区优选系统设计 55
5.3.1 开发方式选择 55
5.3.2 开发工具选择 55
5.3.3 系统设计原则 57
5.3.4 系统设计目标 58
5.3.5 系统模块结构划分 59
5.4 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管理与项目区优选系统详细设计 60
5.4.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60
5.4.2 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62
5.5 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管理与项目区优选系统数据库设计 64
5.5.1 数据库的设计要求 64
5.5.2 基础数据的采集与录入 65
5.5.3 空间数据库设计 67
5.5.4 属性数据表设计 69
5.6 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管理与项目区优选系统实现 72
5.6.1 系统运行环境 72
5.6.2 系统特点 73
5.6.3 系统简介 73
第6章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技术应用 80
6.1 新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分析 80
6.2 新郑市高标准农田基础信息获取与现状分析 80
6.2.1 数据来源 80
6.2.2 指标数据预处理 81
6.2.3 评价单元的划分 82
6.3 新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潜力评价分析 83
6.3.1 评价指标属性值获取 83
6.3.2 生态位最适值的确定 97
6.3.3 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评价分析 98
6.4 新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障碍度及建设模式研究 103
6.4.1 障碍度测算与分析 103
6.4.2 建设模式分区 111
6.5 新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稳定性评价分析 114
6.5.1 建设空间稳定性评价指标处理 114
6.5.2 建设空间稳定性评价指标标准化与权重的确定 119
6.5.3 建设空间稳定性评价分级 120
6.5.4 建设空间稳定性评价分析 120
6.6 新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研究 122
6.6.1 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稳定性耦合协调度测算 123
6.6.2 高标准农田建设难易程度分析 124
6.6.3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确定 128
6.7 新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管理与项目区优选系统建设 132
第7章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策与建议 137
7.1 强化土地整治制度,落实部门主体责任 137
7.2 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绩效考核 137
7.3 加强规划指导,做好衔接协调 137
7.4 加大资金投人与整合力度,推进公众广泛参与 138
7.5 规范项目管理,科学组织实施 138
7.6 做好技术支持,提升基础保障能力 139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140
8.1 主要结论 140
8.2 研究创新点 141
8.3 展望 141
主要参考文献 143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5
1.2.1 国外研究进展 5
1.2.2 国内研究进展 6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9
1.3.1 相关概念界定 9
1.3.2 理论基础 10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
1.4.1 研究目标 12
1.4.2 研究内容 12
1.4.3 研究方法 13
1.4.4 研究技术路线 14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17
2.1 自然条件 17
2.1.1 地理位置 17
2.1.2 地形地貌 18
2.1.3 土壤类型 18
2.1.4 水文地质 18
2.2 社会经济条件 18
2.3 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 19
2.4 研究区土地利用特点 20
第3章 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基础信息获取技术研究 23
3.1 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基础信息指标体系构建 23
3.2 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基础信息获取技术集成 24
3.2.1 土地资源数量信息获取技术 24
3.2.2 土地质量与生态状况信息获取技术 29
3.2.3 立地与基础设施信息获取技术 31
3.2.4 耕地性状与规划控制信息的获取 32
3.2.5 多源、多尺度建设区域基础信息融合获取技术 32
3.2.6 获取技术集成 34
第4章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技术研究 36
4.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标准农田潜力评价模型研究 36
4.1.1 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36
4.1.2 高标准农田生态位潜力评价模型构建 38
4.1.3 建设潜力等级划分 40
4.2 高标准农田建设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构建 40
4.2.1 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构建 41
4.2.2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障碍诊断模型构建及其诊断步骤 42
4.3 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稳定性评价模型研究 43
4.3.1 建设空间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
4.3.2 建设空间稳定性评价指标标准化 44
4.3.3 建设空间稳定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5
4.3.4 建设空间稳定性评价模型构建 45
4.3.5 建设空间稳定性评价分级 47
4.4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技术 47
4.4.1 耦合协调度基本原理 47
4.4.2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建设项目区优选模型 48
4.4.3 高标准农田建设难易程度的确定 48
4.4.4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选址 49
第5章 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管理与项目区优选系统研制 51
5.1 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管理与项目区优选系统需求分析 51
5.1.1 研制任务 51
5.1.2 业务分析 51
5.1.3 需求分析 53
5.2 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管理与项目区优选系统研制技术路线 54
5.3 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管理与项目区优选系统设计 55
5.3.1 开发方式选择 55
5.3.2 开发工具选择 55
5.3.3 系统设计原则 57
5.3.4 系统设计目标 58
5.3.5 系统模块结构划分 59
5.4 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管理与项目区优选系统详细设计 60
5.4.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60
5.4.2 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62
5.5 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管理与项目区优选系统数据库设计 64
5.5.1 数据库的设计要求 64
5.5.2 基础数据的采集与录入 65
5.5.3 空间数据库设计 67
5.5.4 属性数据表设计 69
5.6 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管理与项目区优选系统实现 72
5.6.1 系统运行环境 72
5.6.2 系统特点 73
5.6.3 系统简介 73
第6章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技术应用 80
6.1 新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分析 80
6.2 新郑市高标准农田基础信息获取与现状分析 80
6.2.1 数据来源 80
6.2.2 指标数据预处理 81
6.2.3 评价单元的划分 82
6.3 新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潜力评价分析 83
6.3.1 评价指标属性值获取 83
6.3.2 生态位最适值的确定 97
6.3.3 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评价分析 98
6.4 新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障碍度及建设模式研究 103
6.4.1 障碍度测算与分析 103
6.4.2 建设模式分区 111
6.5 新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稳定性评价分析 114
6.5.1 建设空间稳定性评价指标处理 114
6.5.2 建设空间稳定性评价指标标准化与权重的确定 119
6.5.3 建设空间稳定性评价分级 120
6.5.4 建设空间稳定性评价分析 120
6.6 新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研究 122
6.6.1 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稳定性耦合协调度测算 123
6.6.2 高标准农田建设难易程度分析 124
6.6.3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确定 128
6.7 新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管理与项目区优选系统建设 132
第7章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策与建议 137
7.1 强化土地整治制度,落实部门主体责任 137
7.2 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绩效考核 137
7.3 加强规划指导,做好衔接协调 137
7.4 加大资金投人与整合力度,推进公众广泛参与 138
7.5 规范项目管理,科学组织实施 138
7.6 做好技术支持,提升基础保障能力 139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140
8.1 主要结论 140
8.2 研究创新点 141
8.3 展望 141
主要参考文献 14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