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太极/气功
-
形意八卦双手剑刘龙昌 著该书由五部分构成,部分阐述了形意门和八卦门传承;第二部分是作者与我国武术名家、前辈和老师合影及其为作者的题词、留言等;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本套双手剑套路中基本技术动作;第四部分是双手剑整个套路的动作图解和方法;第五部分则摘录了形意、八卦门宗师和各位大师的功理功法、技击要诀及教学实践等理论经典。全书由简至难,循序渐进,每个动作除动作图解外还配有对应的教学视频,整个套路演练则配有正面和背面演练的视频,简洁实用。
-
鹿飞雪解密太极拳鹿飞雪 著在全面解读《鹿飞雪解密太极拳》之先,作此《总论》,把太极拳的起源、宗旨、理论、练法、用法等先讲清楚,读者在进入到后面的招式学习时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涉及到太极拳的应用方面,该书以野斗实战为背景,主要是突出打,强调打化结合,化为打服务。从科学、客观、实际的角度,解析太极拳的存在价值和实战应用。后一篇的《六合论》非常重要,是内家拳内功应用的核心内容。虽然是以形意拳讲起,但实与太极拳无异,请读者加倍关注。前面把原则和方法都讲清楚,后面具体招式则主要讲用法。这样前后结合起来,以便于大家学、练、用之中抓住重点。
-
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状况调查研究韦晓康 等 著本书是以此调研报告为基础撰写的,书中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指包括武术在内的、以中国各民族传统体育为主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本书在撰写过程中,汲取了许多有关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近期新信息,借鉴和参考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近期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全国民族传统体育概述以及分类形式进行了详细分析;(2)对全国各省民族传统体育及其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重点论述;(3)对学校开展民族特色文化体育活动、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开展的价值与作用、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4)综合介绍了打陀螺、珍珠球、蹴球、毽球、竹球、跳绳、空竹、抢花炮等多种学校常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法,以期为此方面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
杨氏太极拳真传赵斌,赵幼斌,路迪民 著应广大弟子及武术爱好者的要求,赵老在耄耋之年昼夜伏案,与其子幼斌、弟子路迪民一起,将祖传技艺及数十年呕心沥血之所得著成《杨氏太极拳真传》一书。对各式动作及要领详加说明,尤其将各势用法之秘传歌诀公之于世,其精神之佳、价值之昂,真是难能可贵。对杨氏太极拳源流轶事的叙述,也是难得的宝贵资料。《杨氏太极拳真传/传统杨氏太极丛书》为杨氏太极拳之经典,是学习杨氏太极拳之津梁、入门提高之捷径,也是研究太极拳和武术史的重要文献。
-
传统武术奠基康勇人生马钊 著《传统武术奠基康勇人生》是马钊多年习武、研武的结晶,也是他对中国学校武术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探索和反思。《传统武术奠基康勇人生》以生涯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学校“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学理念,倡导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武术教育,培养他们的身体育意识,“武动生涯”,从而让武术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技击,但它具备多样化的功能,这些在《传统武术奠基康勇人生》中均有体现,能够让中学生对武术有一个全面而又真实的了解,尤其对影视小说中的武林和真实存在的武术加以深刻认识。《传统武术奠基康勇人生》作为一本中学武术教材,涉及的内容较丰富,文化方面涵盖武术与生活、武术起源与发展、武德与修为等话题,技法方面包括象形拳术、刀术、太极推手、擒拿及体育运动中常见损伤的预防。《传统武术奠基康勇人生》从理论到技法、从拳术到器械、从套路到搏斗,全景式地向中学生展示了中华武术包含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
八式 十六式太极拳董国兴 著八式太极拳,也叫“一段拳”,是中国武术段位制初段位技术规定教程的一段太极拳,即初段位中的一段考评套路。八式太极拳全部取自杨式大架太极拳,选编了杨式大架中非常主要的基础动作。不算起势与收势,只有8式,练法简单,便于掌握,非常适合太极拳初学者。八式太极拳重在上肢技法,基本上都是由原地左右对称的单个动作组成,占用场地很小;打一套八式太极拳,按中等速度,两分钟左右即可完成,用时很短。故也被人称为“办公室太极拳”,是一套练习方便、行之有效的健身套路。十六式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段位制初段位技术规定教程的二段太极拳。十六式太极拳,是在八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增加了进、退、侧行等步法编创而成,即把八式太极拳的原地运动变成了行步运动。套路难度不大,动作也不多,算上起势与收势共16式,重点突出,易学易记,具有良好的养生健身功效。十六式太极拳,动作柔和平稳,练起来轻松自如,可使人掌握太极拳行步演练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其中还有3个反向演练的动作,即左白鹤亮翅、左海底针、左闪通背,这是其他太极拳套路中所没有的。
-
二十四式太极拳马建超 著二十四式太极拳,也称“简化太极拳”。是由国家体委武术处于1955年以传统杨式太极拳为基础,选择其中主要练法,按照易学易练、循序渐进原则,重新编排而成的普及套路。此拳算上起势与收势,共有24式,5、6分钟即可练习完毕。内容精炼,结构紧凑;架势美观,衔接流畅;费时不多,收效明显。是非常优秀的太极拳入门套路,是学习与掌握太极拳基础技能的重要途径。此拳编排合理新颖,改变了传统太极拳的固有结构,按照由简而繁、由易至难原则,开始安排直进动作,其次安排后退与侧步动作,最后穿插蹬脚、下式、独立与复杂转折动作。锻炼全面均衡,重点动作增加了左、右式对称练习,避免传统套路中只有左下式、右揽雀尾的偏重现象,可使练习者收到更多更佳的强身效果。二十四式太极拳于1956年正式公布,受到太极拳爱好者的青睐。目前,二十四式太极拳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广泛流传,对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对推动太极拳走向世界,还在发挥着重要与独特的作用。
-
四十八式太极拳甘泉 著四十八式太极拳,是中国国家体委继二十四式太极拳之后,于1979年组织专家编创的又一重要普及拳套。此拳作为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继续和提高,不算起势与收势,动作也比二十四式太极拳多一倍,增大了运动量和多样性,更加充实完备。四十八式太极拳不仅采用了杨式太极拳的立圆转换,而且多次运用昊式、孙式等传统太极的平圆手法,如“单鞭”“捋挤”中的云转、穿抹,“左右穿梭”“进步栽捶”“右蹬脚”中的平立圆变换,使动作更加圆活协调,巧妙得体;在步法上,四十八式太极拳在稳定轻灵的基础上,又吸取武式、孙式等流派的撤步、跟步等,增加了步法的灵活性。这样,整套太极拳路更显得顺遂流畅。
-
杨式四十式太极拳王卫绍 著杨式太极拳,系太极拳一大流派,由清末河北邯郸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挥创编而成。杨式太极拳风格独特,拳架舒展,优美大方;动作和顺,圆活连贯;由松入柔,轻灵沉着;平正朴实,练法精简。深受大众喜爱,故而流传很广。杨式四十式太极拳,是1988年由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组织相关专家创编而成。全套共40式(包含起势与收势),练法以传统杨式大架太极拳为蓝本,有机地保留了其中37个非重复动作,具有完全的杨式太极属性,是传统杨式大架的浓缩与升华。此拳架势舒展大方,秀润浑圆;动作柔和均缓,顺活连贯;劲力轻灵沉稳,刚柔相兼;结构合理严谨,温厚完满。既保留了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基本风格,又根据需要增加、调整了部分动作,且加大了左右、前后等方位的动作对称性,更为合理性,更具科学性。杨式四十式太极拳,姿势美观,练法精湛,运动量适中,没有过高的技术难度与强度。故而好打好看,易学易练,老少皆宜,引人入胜,在以加强推广太极拳而促进全民健康的活动中,已然起到并还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四十二式太极剑甘泉 著四十二式太极剑,是中国武术研究院于1990年组织创编的太极剑普及套路,非常适合教练员、运动员和有一定基础的太极剑爱好者,是改进技术、提高水平和增强功力的理想剑法。四十二式太极剑共42式(包括起势、收势),内容充实,取材广泛,吸收了不同流派太极剑法的精华,表现了太极剑轻缓连绵、动中寓静、刚柔相济的风格特点;同时,在结构和形神表现上,又加以丰富和创造,编排新颖,布局匀称,大大提高了套路的观赏性、技巧性、竞赛性和健身性,从而受到太极剑练习者的广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