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太极/气功
-
刘晚苍传内家功夫与手抄老谱刘晚苍,刘光鼎,刘培俊 著刘晚苍的功夫来源有三:一为谭腿,二为王茂斋传系太极拳,三为宋永祥传系八卦掌。后二者是刘晚苍内家功夫的重要源泉。 本书在太极拳部分还原了传统吴式太极拳的学习程序,补充了桩功、单操的内容,呈现太极拳授受中由桩、至功、至架、至单操、至推手乃至散手这一完整过程。并收录刘晚苍在20世纪80年代留下的一组完整拳架照片。 宋永祥传系八卦掌部分为世所罕见,刘晚苍生前极为珍视,鲜有传人。据传刘晚苍的功夫受此传系八卦掌受益良多。本书细致、全面地展现该传系八卦掌的系统练法,以期宋派八卦掌这一瑰宝广播于世。
-
杨氏太极拳40式竞赛套路完全图解辑组 著,高崇,灌木体育编辑组 编杨氏太极拳40式竞赛套路是中国武术研究院组织专家创编的一个比赛套路。它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杨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风格、特点和技术要领,突出了其科学性和竞技性,更能促进太极拳运动的普及和推广。《杨氏太极拳40式竞赛套路完全图解(视频学习版)》在简单介绍杨氏太极拳的基础上,重点讲解了40 式竞赛套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法,用500余幅真人演示标准动作照片全方位展示了连贯动作的步骤、细节和要领,帮助练习者轻松学练,掌握并提高拳法技艺。
-
习练太极拳之见闻与体悟陈惠良 著陈惠良经历了一个太极拳大师辈出又新旧交替的时代。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北京城极具声望与功力的太极拳明师,他几乎都跟从学习过。更为难得的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勤于笔录,详细记录了汪永泉、刘晚苍、王培生、吴图南等太极拳前辈的教拳实景、所强调的技术要点、应避免的练拳误区,又真挚地袒露了自己学拳过程中的迷思与走过的弯路。 不是每个人都有幸受教于如此多名家,所以我们更不可错过陈惠良怀着拳拳之心所提炼出的50多年笔录的精粹。翻开此书,仿佛置身多位太极大师的教习场中,聆听他们的教诲,感受他们的鞭策,很多耳提面命值得反复细细品味,与自己的日常习练相互参研,方能得其真谛。
-
截拳道概念咏春拳 精准小念头乔峰,梁涛 著本教程以“吸收有用的,剔除无用的,创造适合自己的”和“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截拳道概念双“有无”思想为出发点,对原始截拳道三源头之咏春拳的初级阶段“小念头”内容做了回头反顾式的全面讲授。 全书除了涉及咏春拳与截拳道渊源梳理外,更是把重点放到了叶系李传咏春拳小念头的拳套演练及技法运用版块——用精准到位的语言,对小念头招式套路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拳套拆解运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阐述与讲解,真正做到了传某些“大师之不传之秘”。同时,遵循截拳道概念“突破形式束缚,力求自由无羁”原则,对咏春拳小念头阶段诸如步法、功力训练等方面的不足或匮乏,进行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补充,以期使本书的实践者能够快速提高自身素质与实战自卫能力。 本教程不但适用于截拳道实践者、咏春拳爱好者参阅研习,也适合于军警安保人员及其他实用武术爱好者参考参考之用。
-
东北虎燕拳实用制敌法高俊兰 著本书针对东北虎燕拳技术动作做了教学性和实用性改进,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做了认真的技术讲解。本书展现的技术动作简单直接、易学易练、实用性强,既可以作为套路练习,又可以在实战搏击中拆招运用,便于近身制敌。本书旨在将中华武术精神融入体育教学中,可作为大学体育教学用书及广大武术爱好者习武健身指导用书。
-
传世咏春拳内功小念头舒建臣 著咏春拳,早年流传于广东、广西、福建各地。据传此拳初为严咏春所创,故名“咏春拳”,亦有以严氏命名咏春。年长前辈亦称之为“盲拳”或“归家拳”。手法有擒拿及穴位攻打,快速狠毒;脚法有生死踢法以及摔跌打法,所以不轻易传授及显露于人前。但在今天,咏春拳虽受各方面影响却是流传范围广的中华武术拳种,并在海内外得到快速发展。咏春拳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民间其他流派武技的熏陶和影响,以人体结构、关节活动及人体力学开始研究改进,完全脱离了传统的玄学虚幻、非科学逻辑性的近似哲学解释,而成为一种十分科学化和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的拳术,其长处在于埋身搏击。它拳快脚疾而防守严谨,马步灵活,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咏春拳在由古至今传承中由传统拳理、拳论、心法、手法、踢法,内炼和外炼法,象形取意等创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等三拳套及木人桩法和兵器;更配合黐手黐脚练习以训练与桥手或腿脚搭接后的感觉和反应。拳论和心法方面注重中线、埋肘、朝面追形、左右兼顾、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等,以短距离和时间去进攻和防守等,来区别于长江以北的诸多武技。从过去到今天所能看到的所谓祖传或流传的衍生支系咏春拳中,真正传承标准科学或具有咏春风格特点的几乎很少见了,多数传承咏春拳太随意,导致学或练空耗时间。因此,我们不得不科学地认识咏春拳这门搏击的拳术艺术,重新校正,本书内容则是以传世小念头内功拳法为主,使世界各地的咏春拳修习者能纠正自己的所学所练,是谓不险致湮没。
-
少林秘诀崔虎刚 著少林在中国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当时的武术传播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少林螳螂拳在当时影响很大,如今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少林秘诀》就是一本珍贵的论述少林螳螂拳的民间古籍。书的作者是清代著名武术家升霄道人,全书详细记录了《罗汉行功短打》《西域罗汉得道真诠》《罗汉行功兵刃》《短打紧要》《增补短打截脉说略》以及少林棍法、枪法等武学,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
-
赵堡太极拳拳理拳法秘笈王海洲 著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尊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祖师王宗岳经数代传承于蒋发。蒋发传入赵堡后,在赵堡村内六代单传,到陈清平宗师开始传于世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经数百年的辨理、习技传下来的赵堡太极拳,无论拳架或理论都由师父口传身授。 赵堡太极拳具有独特的拳理拳法,有着完整的习练体系和独特的习练方法。但由于赵堡镇有“赵堡太极拳不出村”的村规,社会对赵堡太极拳的了解较少。以王海洲为代表的赵堡太极拳传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打破村规,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弘扬和传播赵堡太极拳,并出版了大量赵堡太极拳方面的书籍,掀起了习练赵堡太极拳的热潮。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了赵堡太极拳108式正宗拳架,并对赵堡太极拳的拳理拳法、独特练法、宗师言传身教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
二十四式太极拳侯雯 著二十四式太极拳,亦称“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它是中国国家体委于1956年在杨式太极拳传统大架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改编的普及套路。1997年,二十四式太极拳被中国武术研究院和中国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审定,作为中国武术三段位考核内容,因此又名为“三段位太极拳”。二十四式太极拳基本集中了杨式太极拳的技法,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编排合理,衔接流畅,动作优美,简单易学。 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是掌握太极拳基础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太极拳技术水平的重要台阶。
-
四十二式太极拳侯雯 著四十二式太极拳,由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于1989年组织编创,是全国太极拳比赛重要的标准套路。此外,四十二式太极拳又是中国武术六段位的考核内容,所以又称“六段位太极拳”。 四十二式太极拳兼采众长,动作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又引用了不少其他流派的太极拳练法,如陈式太极拳的“掩手肱捶”“野马分鬃”;孙式太极拳的“开合手”“右单鞭”;吴式太极拳的 “斜飞式”等,严格规范,刚柔并重,舒展大方。 四十二式太极拳另一个主要特点,是很注重左右动作的均衡性。如起式为 “右揽雀尾”,收式为“左揽雀尾”,而传统太极拳一般是偏重一侧的,这样就使布局更合理,结构更严谨,内容更充实,锻炼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