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太极/气功
-
武术散打普修教程梁亚东 编《武术散打普修教程》是以体育院校武术散打普修课程培养目标、教学任务为出发点,结合普通高等院校武术散打选修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形势,遵循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时代性、民族性、规范性的原则,强调知识能力素养的有机结合,遵照武术散打运动的规律和教学与训练特点而编写的教学用书。本教程主要包括武术散打运动概述、武术散打的基本技术、武术散打战术、武术散打教学、武术散打训练、武术散打运动的损伤与预防、简明武术散打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等七个章节的内容。
-
新时代高校武术教学探索研究相昌庆 著本书为高校武术教学方面的著作,全书以高校武术教学为研究对象,围绕发展历史、意义、理论、课程设置、素质培养、教学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与探讨,最后以散打为例,阐释武术教学与心理的关系,对高校武术教学及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学习及参考价值。
-
大学武术谢明川 编本书总共五章,第一章武术文化礼仪的“礼”,礼在尊重,乐在和谐;第二章内功养生的“养”是健康基础,是开创近视眼养护新课程;第三章段位制套路的“练”是提高防疫功能;第四章格斗散打的“打”是正当防卫的需要;第五章武术运动损伤与预防的“医”是健康保障。五者联系紧密、相互促进,形成了礼德结合、养练结合、练打结合、武医结合五位一体四结合的课程模块和教材体系,破解了传统武术回归校园难题,弥补了武术文化空心化和课程碎片化。
-
武道文踪翟世宗,杜延平,乔望松 著该书可谓武式太极技艺、拳理集大成,以六百页的篇幅,运用图片、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地呈现了翟维传七十年来学拳、传拳、弘扬、传播的过程及习练感悟,记录了翟先生所承传的武式太极拳、剑、刀、杆、推手等套路及他根据“老三本”理论和恩师传授所创编的新套路和桩功功法体系;首次系统化公开了先生对武式太极拳理论的突破性发展,更有许多弥足珍贵的老照片、老视频,很多为首次向外界披露,使读者有幸从大师的 “太极人生”中感受到武式太极拳的奥妙以及薪火相传、代代守护的担当精神,全面了解太极拳大师的成长历程,明确修炼武式太极拳的要旨和进阶方法,进而掌握核心功法,迅速提升自己的太极拳水平。
-
赵堡太极拳诠述王英杰 编《赵堡太极拳诠述》是作者在多年资料搜集、调研访谈、材料整理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系统而完整的介绍武当赵堡太极拳的专门图书。分上、下两册。上册系统介绍了赵堡太极拳的历史源流和发展现状,赵堡太极拳的拳论、拳法、训练基本原则、运动要点、价值与功能;下册集中介绍了赵堡太极拳75式拳架动作图解、推手图解、实战用法。通篇结构合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富于创新性和实用性。旨在维护并发扬赵堡太极拳在陕西传承的珍贵历史,让相关爱好者了解赵堡太极拳,呼吁人们更多地关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保护。对传承赵堡太极拳文化有重要意义。
-
武术表演理论与实践赵发田 著开设武术表演课程,乍一听,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武术专业和表演专业有着本质的差异。武术专业培养的是武术人才,其基本的要求就是会练武术;而表演专业培养出来的是文艺工作者,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员塑造人物的能力。一个是寻找“自己”,一个是饰演“他人”。企图通过表演课来培训武术人,岂不是南辕北辙、适得其反?其实不然,表演课的基础课程就是要解放天性,寻找真实的自我,而这恰恰和武术专业的学习要求完全符合:找寻自我!武术需要表演课做什么?我们现有的进行武术教学的教师都是教学训练出身,对武术教学训练的方式方法烂熟于心,训练起来也得心应手。但是恰恰由于有武术专业学习的背景,教师在教学训练中追寻武术本质的意识根深蒂固,这是武术专业学习表演所忌讳的,因此让教师转变意识也就成了当务之急。教授武术专业表演课程的教师必须对武术专业课程设置很清楚,而且要懂得表演理论,这样才有可能知道武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在表演课上得到什么。要建立基础学科的服务意识,明确表演专业的哪些内容可以用来为武术专业服务,耍弄明白这一点,我们就必须搞清楚武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武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综合性人才,而不是培养只能练、不能用的武者,当我们明确了武术专业整体的教学目的之后,在武术专业的表演课上该做什么就很清楚了。要做的事情有三个部分:一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与能力,让他们能在生活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这是表演基础课中观察生活练习所擅长的。二是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表现力、想象力、真实感、形象感、节奏感等武术专业所要求的基本能力。这恰恰是表演的基本元素“七力四感”的基本内容。三是让学生了解角色塑造的基本路径,懂得一些基本的方法,以适应武术综合人才的需要。
-
秘传嫡派少林拳刘鑫宇 著少林拳名扬天下,拳种众多,但只有寥寥数门是久负盛名的嫡派经典。达摩派,乃少林古传名门,历史悠久,流传很广。达摩拳法,古朴厚重,象形取意,姿势独特;刚劲有力,灵活多变,动作实用。经常练习,可振奋精神,坚筋壮骨,增强体质,提高技能。罗汉拳,出自少林罗汉门,“仿罗汉之形,融罗汉之意”,练法独特,打法多样,技击性强。罗汉门,高手辈出,近代有少林寺“金罗汉”妙兴、安徽武术家“江南第一脚”刘百川等。南少林由嵩山少林寺分灯衍派,是少林武术南派的发祥地。南派少林拳,独具特色,动作美观,衔接自然,技法实用。今首次请托南少林与北少林相关拳术专家,专述少林嫡派真传与古典正宗,选取少林南派与北派拳法精粹,图解细述。不但可令读者耳目一新,而且易学易练,必将成为武术爱好者寻求理趣、练武强身的**秘籍。本书收录了三章,包括秘传嫡派达摩拳、秘传嫡派国汉拳及秘传南派少林拳。
-
万籁声传一路六合拳冯武 著六合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颇具影响力的拳种,源远流长,传播广泛。所谓六合者,无论是内练“精气神”与外练“手眼身”的练功之方,还是强调“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的应用之法等,均讲究拳法需求无处不合,内外相合才能练拳制敌。本书六合拳由万籁声所传。凡从万老学艺者,无不习练六合拳,尤其是作为六合门基础功夫的一路六合拳。本书从六合拳源流讲起,介绍了六合门的基本功,一路六合拳的套路练法,及技击用法,图文结合,语言通俗易懂,配有相关的二维码视频演示,便于爱好者学习。
-
李氏太极拳谱[清] 李亦畲 著武禹襄先生是武式太极拳的开创者,天祖则是完善者。天祖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他博采众长,苦心钻研老庄学说,将《道德经》中朴素的哲学道理与太极拳理论完美结合,将自己独到的见解与练拳的实践相结合,另辟蹊径,把《王宗岳太极拳论》解释得更加通俗易懂。天祖呕心沥血几十年,完成了“老三本”《太极拳谱》,形成了一套完整和富有逻辑的太极拳知识体系,为我辈及后人指点迷津,为太极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太极拳肌肉解剖图解[西] 伊莎贝尔·罗梅罗·阿 尔比奥尔 著,刘旭彩,胡志华 译要想将太极拳打得如行云流水,一个个动作衔接流畅,你就需要先练习定势,然后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把动作串联起来。研究定势有助于了解参与该动作的肌肉。了解每个动作有哪些肌肉参与,一方面有助于将单个动作串联起来,形成连贯动作;另一方面,有助于用意念引导身体。本书主要介绍了太极拳单个定势动作所涉及的肌肉的伸缩状态。本书除了研究肌肉系统的功能,还注重指导实践。本书按照太极拳的练习流程来编写,内容主要有活动关节和拉伸身体的热身动作、健身气功、站桩、24式太极拳套路和单个招式动作、太极拳推手、自我按摩。本书既适合第一次接触太极拳的人,也适合希望深入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太极拳习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