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治理:从自治到善治
作者:邓大才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3-01
ISBN:9787520350051
定价:¥118.00
前言
上篇 自治有效实现的条件—形式
第一章 利益相关: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产权基础
一 利益相关是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
二 村民自治源于利益相关的产权演变
三 以利益相关为核心探索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
第二章 利益相关:居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动力基础
一 利益相关是居民自治的基本动力
二 利益相关决定居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
三 以相关利益为核心探索居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
第三章 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条件研究
一 利益相关: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经济基础
二 地域相近: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空间基础
三 文化相连: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心理基础
四 规模适度: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组织基础
五 群众自愿: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主体基础
六 结论与进一步的讨论
第四章 规则—程序型自治: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治理效应
一 问题提出与概念界定
二 立规则:构建有效自治的基础
三 建程序:构建有效自治的框架
四 规则—程序型自治:决定因素与基本类型
第五章 利益、制度与有效自治:一种尝试的解释框架
一 文献梳理和问题意识
二 利益对应:有效自治实现的关联机制
三 制度供给:有效自治实现的保障机制
四 结论与进一步思考
第六章 “链式参与”: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递次保障
一 参与意愿
二 参与能力
三 参与条件
四 参与制度
五 参与保障
六 基本结论和深入讨论
第七章 规则型自治:迈向2.0版本的中国农村村民自治
一 文献梳理与提出问题
二 规则自治中的规则与程序
三 以规则为核心的村民自治
四 规则型自治的产生与有效实现
第八章 程序性自治: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规则基础
一 议事、改革、交易的程序与类型
二 规则性程序中村民自治及类型
三 程序性自治的决定因素及有效自治
中篇 基层治理单元的创设逻辑
第九章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选择:历史经验与理论建构
一 治理基本单元的研究进展
二 基层自治基本单元的理论建构
三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历史演进
四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新选择
五 基本结论和进一步讨论
第十章 多单位治理:基层治理单元的演化与创设逻辑
一 文献梳理与理论假设
二 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单元的变迁
三 多单位治理:中国农村基层单元的裂变
四 进一步讨论和结论
第十一章 复合政治:自然单元与行政单元的治理逻辑
一 文献梳理与问题意识
二 自然型基本单元的形成与治理功能
三 行政型基本单元的形成及治理功能
四 基本结论和进一步讨论
第十二章 均衡行政与自治:中国农村基本建制单元选择逻辑
一 文献梳理与问题意识
二 扩大治理单元:湖南的选择与逻辑
三 缩小自治单元,重定片区功能:清远的选择与逻辑
四 调整治理单元:日本并村与自治
五 结论与深度讨论
第十三章 “合并浪潮”:农村基本建制单元重组与民主争议
一 发达国家农村基本建制单元的“合并浪潮”
二 发达国家农村基本建制单元的“合并道路”
三 发达国家农村基本建制合并的原因与民主争议
四 发达国家农村基本建制单元“合并浪潮”的启示
下篇 中国乡村治理的善治转型
第十四章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的传统及新的尝试
一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的范式
二 范式下的不同视角
三 一种新的尝试:社会化范式和视角
第十五章 分权式治理何以形成
一 文献与问题意识
二 分权治理:六个案例
三 进一步分析和讨论
四 基本结论
第十六章 走向善治之路:自治、法治与德治的选择与组合
一 文献梳理与问题提出
二 自治、法治、德治的关系
三 走向善治的组合类型
四 走向善治的多维路径
第十七章 治理的类型:从“良序”到“善治”
一 善治的定义及类型
二 “良好的秩序”:道德与规制建构的治理类型
三 “基本型善治”:良序与参与建构的治理类型
四 “改进型善治”:成本与稳定性建构的治理类型
五 几个基本的结论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下移、回归、拓展:村民自治的转型发展
附录二 巨变乡村该如何治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