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移民跨国实践中的社会地位补偿:基于华南侨乡三个华人移民群体的比较研究

移民跨国实践中的社会地位补偿:基于华南侨乡三个华人移民群体的比较研究

作者:黎相宜 著,袁丁 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3-01

ISBN:9787520338349

定价:¥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移民跨国实践中的社会地位补偿:基于华南侨乡三个华人移民群体的比较研究/中山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文库》在与以往国际移民及跨国主义理论对话的基础上,运用跨国多点民族志的方法,将华人移民的跨国实践纳入“社会地位补偿”的分析框架中来理解。移民的跨国实践不仅与个人出国前后的社会经济地位有关,还与祖籍国和移居国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以及群体在移居地的社会境遇有着密切关系,并同时受到侨乡地方政府、地方社会以及海外离散社会等中观因素的影响。在当代相对变动的世界体系之下,遵循不同迁移路径、来自不同祖籍地及流向不同移居地的华人移民试图通过丰富多元的跨国实践来重构社会身份与协商所属社会阶层,并以此来抵抗现有世界体系给个体所带来的原子化与边缘感。
作者简介
  黎相宜,博士,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消费与发展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际移民研究,华侨华人研究,新加坡国别研究。在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开放时代》、《东南亚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20多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跨国主义模式的兴起
第二节 国际移民研究的新视角:回顾与反思
一 分析视角:民族国家还是跨国主义?
二 流动性质:物理空间迁移还是社会文化跨界?
三 移民主体:跨国实践中的社会地位与阶层流动
第三节 社会地位补偿机制:概念与理论
第四节 跨国多点民族志:资料与方法
第五节 文本叙述:结构与风格
第二章 世界体系变动之下的移民实践与跨国通道
第一节 世界体系扩张、移民潮开启与跨国通道形成
第二节 两极对峙、移民潮回落与跨国通道萎缩
第三节 世界一体化、移民潮重启及跨国通道恢复
第三章 从“捱世界”到“叹世界”:坎镇移民的传统道义型跨国实践“金山伯”
第一节 社会地位补偿需求的形成
一 “捱世界”:社会阶级脱位
二 “叹世界”:跨国阶级向上流动
三 社会地位落差的形成与廉价的社会地位补偿成本
第二节 持续的社会地位补偿供给
一 “谦卑”的坎镇地方政府
二 低密度网络的坎镇地方社会
三 弱控制的海外离散社会
第三节 传统道义、声誉补偿与社区福利实践
一 “馈赠-补偿”的道义传统
二 “凉亭事件”:道义关系的断裂
三 改换门庭:重建道义关系
第四章 从“偷渡者”到“美国客”:官镇移民的多元交换型跨国实践
第一节 社会地位补偿需求的高涨
一 “黑着”:社会阶级失位
二 成为“美国客”:跨国越级向上流动
三 社会地位落差的扩大与低廉的社会地位补偿成本
第二节 积极的社会地位补偿供给
一 矛盾的官镇地方政府
二 高密度网络的官镇地方社会
三 强控制的海外离散社会
第三节 互惠交换、复合补偿与多元跨国实践
一 声誉补偿与地位竞赛
二 利益交换与经济互惠
三 政治利益共同体的形成
第五章 从“过番”到同化:文镇移民的衰落型跨国实践
第一节 社会地位补偿需求的下降
一 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社会阶级复位
二 “变穷”的“南洋客”:跨国阶级向下流动
三 社会地位落差的缩小与“昂贵”的社会地位补偿成本
第二节 弱化的社会地位补偿供给
一 “不缺钱”的文镇地方政府
二 松散的文镇地方社会
三 原子化的海外离散社会
第三节 关系弱化、低度补偿与跨国实践衰落
一 传统道义的没落
二 交换关系难以形成
第六章 比较视野下的跨国实践与地位补偿
第一节 为什么需要社会地位补偿:移民的社会地位流动
一 社会阶级的脱位、失位、复位
二 跨国阶级划界
三 社会地位落差与补偿成本
第二节 谁来满足需求:社会地位补偿供给的路径依赖
一 侨乡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与“爱国统战”
二 侨乡地方社会:“民间口碑”
三 海外离散社会
第三节 社会地位补偿类型与跨国实践模式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社会地位补偿何以可能?
第二节 社会地位的季节性表达
第三节 全球链下的消费价值剩余转移
第四节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