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景观社会的思想者:苏珊·桑塔格视觉艺术文论研究
作者:柯英 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2-01
ISBN:9787305097348
定价:¥5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景观社会的思想者:苏珊·桑塔格视觉艺术文论研究/英语语言文学文丛》聚焦桑塔格的视觉艺术探索,以景观社会为理论基础,从视觉艺术中的景观建构、虚构作品中的视觉艺术、视觉艺术实践、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桑塔格等四个方面展开讨论,把桑塔格的视觉艺术评论、文学创作的视觉艺术呈现方式和其亲自参与的电影制作活动纳入研究范围,同时在桑塔格的批评视野里反观中国的一些视觉艺术作品和视觉文化现象,探讨桑塔格研究的当下意义。《景观社会的思想者:苏珊·桑塔格视觉艺术文论研究/英语语言文学文丛》旨在为理论界提供一个样本,推进国内的视觉艺术理论和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
柯英,安徽望江人,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苏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文系博士后,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4)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17)。研究兴趣为20世纪英语文学及视觉艺术文化,近年来主要从事美国作家、文艺评论家苏珊·桑塔格研究。在《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
目录
绪论 学术世界里的桑塔格
第一节 国外学术界的桑塔格研究
第二节 国内学术界的桑塔格研究
第一章 发现景观:桑塔格论视觉艺术
第一节 景观社会中的摄影式观看:桑塔格论摄影
一、摄影的捕食性:景观泛滥中的视觉选择
二、摄影式观看:摄影中的超现实主义
三、影像消费:摄影的道德缺失
第二节 “严肃艺术的一个新来者”:桑塔格论电影
一、兼收并蓄:电影与小说和戏剧的关系
二、从布列松到戈达尔:电影的形式主义美学
三、里芬斯塔尔之争:电影与法西斯美学
第三节 走近阿尔托:桑塔格论“残酷戏剧”
一、走近阿尔托的“残酷戏剧
二、事件剧与“残酷戏剧
三、《马拉/萨德》的“残酷戏剧”实验
第四节 身体的言说:桑塔格论舞蹈
一、拒绝的艺术:蔡尔兹的舞蹈美学
二、人舞合一:舞蹈家与舞蹈的关系
三、跨界合作:舞蹈的守护者科斯坦与“飞机上的舞者”
第二章 展现景观:桑塔格虚构作品中的视觉艺术
第一节 历史·自然·女人:《火山情人》中的收藏家与“艺术品”
一、收藏历史:分裂的艺术情怀
二、收藏自然:他乡的身份认同
三、收藏女人:“艺术品”的自我涂鸦
第二节 波兰“舞台皇后”在美国:《在美国》中戏剧女演员的成功之路
一、表演技巧的精益求精
二、艺术家的自我反省
三、迎合大众品味的自我景观化
第三节 看不见风景的房间:《床上的爱丽斯》的艺术特色
一、戏剧语言:机锋暗藏中的人物刻画与形象定位
二、叙事策略:含混与杂糅中的生存困境
第三章 制造景观:桑塔格的视觉艺术实践
第一节 反对阐释:《食人生番二重奏》中的游戏与表演
一、寻求阐释:托马斯的迷惑
二、拒绝阐释:鲍尔夫妇的表演
三、视觉化阐释:景观的吞噬性
第二节 静默的美学:《卡尔兄弟》中的死亡与救赎
一、静默:语言匮乏的形式表征
二、死亡:自我否定的极端之举
三、救赎:静默之后的奇迹
第三节 热媒介·冷观察:《希望之乡》的景观表征
一、战争景观:关于他人的痛苦
二、地理景观:“希望”何在
三、社会景观:难以企及的和谐相处
第四章 折射景观: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桑塔格
第一节 疾病的隐喻:《费城故事》和《最爱》的艾滋病主题
一、瘟疫:不治之症的恐怖隐喻
二、社会性死亡:军事隐喻中疾病的妖魔化
三、“身体不是战场”:摆脱疾病的隐喻
第二节 坎普在中国:从《霸王别姬》和彩虹合唱团现象看坎普的两幅面孔
一、坎普在中国的接受与研究
二、《霸王别姬》中的坎普:“非本来”的艺术特质
三、彩虹合唱团现象:现代城市生活的自嘲式白描
第三节 新感受力: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启示
一、传承:《牡丹亭》的魅力
二、创新:激发新感受力
三、推广:青春版《牡丹亭》的传播策略
结语 景观社会中的积极存在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 国外学术界的桑塔格研究
第二节 国内学术界的桑塔格研究
第一章 发现景观:桑塔格论视觉艺术
第一节 景观社会中的摄影式观看:桑塔格论摄影
一、摄影的捕食性:景观泛滥中的视觉选择
二、摄影式观看:摄影中的超现实主义
三、影像消费:摄影的道德缺失
第二节 “严肃艺术的一个新来者”:桑塔格论电影
一、兼收并蓄:电影与小说和戏剧的关系
二、从布列松到戈达尔:电影的形式主义美学
三、里芬斯塔尔之争:电影与法西斯美学
第三节 走近阿尔托:桑塔格论“残酷戏剧”
一、走近阿尔托的“残酷戏剧
二、事件剧与“残酷戏剧
三、《马拉/萨德》的“残酷戏剧”实验
第四节 身体的言说:桑塔格论舞蹈
一、拒绝的艺术:蔡尔兹的舞蹈美学
二、人舞合一:舞蹈家与舞蹈的关系
三、跨界合作:舞蹈的守护者科斯坦与“飞机上的舞者”
第二章 展现景观:桑塔格虚构作品中的视觉艺术
第一节 历史·自然·女人:《火山情人》中的收藏家与“艺术品”
一、收藏历史:分裂的艺术情怀
二、收藏自然:他乡的身份认同
三、收藏女人:“艺术品”的自我涂鸦
第二节 波兰“舞台皇后”在美国:《在美国》中戏剧女演员的成功之路
一、表演技巧的精益求精
二、艺术家的自我反省
三、迎合大众品味的自我景观化
第三节 看不见风景的房间:《床上的爱丽斯》的艺术特色
一、戏剧语言:机锋暗藏中的人物刻画与形象定位
二、叙事策略:含混与杂糅中的生存困境
第三章 制造景观:桑塔格的视觉艺术实践
第一节 反对阐释:《食人生番二重奏》中的游戏与表演
一、寻求阐释:托马斯的迷惑
二、拒绝阐释:鲍尔夫妇的表演
三、视觉化阐释:景观的吞噬性
第二节 静默的美学:《卡尔兄弟》中的死亡与救赎
一、静默:语言匮乏的形式表征
二、死亡:自我否定的极端之举
三、救赎:静默之后的奇迹
第三节 热媒介·冷观察:《希望之乡》的景观表征
一、战争景观:关于他人的痛苦
二、地理景观:“希望”何在
三、社会景观:难以企及的和谐相处
第四章 折射景观: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桑塔格
第一节 疾病的隐喻:《费城故事》和《最爱》的艾滋病主题
一、瘟疫:不治之症的恐怖隐喻
二、社会性死亡:军事隐喻中疾病的妖魔化
三、“身体不是战场”:摆脱疾病的隐喻
第二节 坎普在中国:从《霸王别姬》和彩虹合唱团现象看坎普的两幅面孔
一、坎普在中国的接受与研究
二、《霸王别姬》中的坎普:“非本来”的艺术特质
三、彩虹合唱团现象:现代城市生活的自嘲式白描
第三节 新感受力: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启示
一、传承:《牡丹亭》的魅力
二、创新:激发新感受力
三、推广:青春版《牡丹亭》的传播策略
结语 景观社会中的积极存在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