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重返人民文艺

重返人民文艺

作者:罗岗,孙晓忠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6-01

ISBN:9787208150959

定价:¥13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为华东师范大学罗岗教授、上海大学孙晓忠教授主编的专题文集,从历史与文学的跨学科研究角度梳理“人民文艺”的光荣传统,继承弘扬其文化价值和精神力量,精选近年来一部分重要的作品,围绕相关主题进行重新编排,既有历史的回顾,也有文本的重读;既有现实的分析,也有未来的展望……力图勾勒出“人民文艺”的历史形象、现实处境和未来愿景,希望本书能够成为“人民文艺”在新的时代得以重新出发的一个重要推动。
作者简介
  罗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思勉高等研究院研究员,重庆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教授。著有《人民至上》等。 孙晓忠,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批评理论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目录

目 录

001—— 罗岗|序言:“现在是大变动的时期……”——论“人民文艺”的历史构成与现实境遇

|第一辑| 

003—— 卢燕娟|中日战争背景下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中国现代文化道路选择

026—— 吴晓东|

植入战争背景的中国新诗

056—— 李松睿|

地方色彩与解放区文学——以赵树理的文学语言为中心

075—— 倪文尖|

如何着手研读赵树理——以《邪不压正》为例

085—— 冷嘉|

大风雨中的漂泊者——从1942年的“‘三八’节有感”说起

095—— 刘卓|

土改小说中的“阶级斗争”叙事——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为例

109—— 孙晓忠|

改造说书人——1940年代延安的乡村文化实践

130—— 程凯|

“群众创造”的经验与问题——以“《穷人乐》方向”为案例

164—— 熊庆元|

延安秧歌剧的“夫妻模式”

173—— 黄晓武|

关于“小资产阶级的改造”的论争——“主观论”与“香港批判”研究

181—— 李斌|

论抗战结束后郭沫若对沈从文的批评

193—— 莫艾|

逼近历史的战栗——对李桦1946、1947年间木刻创作高潮的尝试性理解

|第二辑| 

223—— 冷霜|

新中国成立前后废名思想的转变——以《一个中国人民读了新民主主义论后欢喜的话》为中心的考察

239—— 王宇平|

冷战格局中的《清宫秘史》

254—— 郭春林|

识字之后——关于武训及《武训传》的讨论

278—— 张霖|

两条胡同的是是非非——关于1950年代初文学与政治的多重博弈

296—— 何翔|

再读《创业史》——“史诗—小说”的文体难题和社会主义新人的道德谱系

目录003 

320—— 朱羽|

“社会主义风景”的文学表征及其历史意味——从《山乡巨变》谈起

334—— 罗岗|“文学式结构”、“伦理性法律”和“赵树理难题”——重读《“锻炼锻炼”》兼及“农业社会主义”问题

362—— 贺桂梅|

革命与“乡愁”——《红旗谱》与“民族形式”建构

391—— 姚丹|“新人”想象与“民族风格”建构——结合《林海雪原》部分手稿所展开的思考

403—— 洪子诚|

“组织部”里的当代文学问题——一个当代短篇的阅读

413—— 蔡翔|

“技术革新”和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454—— 李海霞|

诗化抒情与“看”的整体性——论当代文学中的“工地”叙事

470—— 毛尖|

性别政治和社会主义美学的危机——从电影《女篮5号》的房间说起

479—— 张炼红|

“幽魂”与“革命”:从“李慧娘”鬼戏改编看新中国戏改实践

|第三辑| 

503—— 黄平|

格瓦拉来到了新时期——重温1980年围绕《在社会的档案里》的论争

526—— 周展安|

1970年代末期的“精神危机”及其克服——以刘心武七八十年代之际的创作为中心

540—— 张帆|

“经济人”的生成与限度——《芙蓉镇》与“新时期”人性论的起源

557—— 闫作雷|

“陈奂生”为什么富不起来?——兼论新时期农村题材小说中农民的致富方式(1978—1984)

577—— 符鹏|

再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尝试及其内在危机——蒋子龙小说《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青年问题

597—— 王钦|

新时期文学表征中的“个体化”难题——重读《哦,香雪》

613—— 林凌|

“抒情”作为“史诗”的完成——试论1980年代汪曾祺小说的“总问题”

633—— 罗岗|

“1940”是如何通向“1980”的?——再论汪曾祺的意义

649—— 董丽敏|

知识/劳动、青年与性别政治——重读《人生》

663—— 高明|

孙少平的阅读方式与时代意识——兼论路遥的现实主义

675—— 编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