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走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深处
作者:汤荣光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2-01
ISBN:9787010202969
定价:¥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并非从经典作家的文本研究中产生,其生成背景和条件,决定了它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它是标志实践目的、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相统一的理论范畴,蕴含着以实践为检验标准的方法论意义。《走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深处》循此确立的研究内容盖有其五:一是界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内涵。二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动因。探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立场,论证其在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组成中的重要贡献,阐明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基础和实践指南。三是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战略地位。探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逻辑关系,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四是多因素分析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源。探析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危害和本质,探索影响社会思潮的途径,释放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所凝聚的精神力量与思想能量。五是贯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机制。探索新起点上推动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路和对策,完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长效机制,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阐明中国经验。
作者简介
汤荣光,江苏兴化人,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系列研究员、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员、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等理论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获省部级理论成果奖4项。专著《走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深处》《普世价值论辩缘起与走向》分别在人民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意识形态:缘何缔结为人类思想史重大谜题
第一节 意识形态有无自身历史的多维辨思
一、如何从思想史维度管窥“历史之谜
二、“历史之谜”及历史何以成其为本身
三、如何看待意识形态与历史的关系
四、怎样理解意识形态有无自身历史
第二节 社会历史深处的意识形态理论分野
一、意识形态概念生成及原初状态考辨
二、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基本论断
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凹陷及其魅影
第三节 思想史论域中留存的意识形态悖论
一、意识形态淡化论的误区
二、意识形态终结论的企图
三、“历史终结论”的历史观谬误
四、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弊端
第二章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演进脉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生成条件
一、西方意识形态流变及其哲学范式转型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诞生的背景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产生的渊源
第二节 经典作家论述意识形态理论的发端
一、意识形态理论起步于对专制制度的批判
二、意识形态理论起源于国家本质问题分析
三、意识形态理论奠基于无产阶级解放命题
四、意识形态理论融汇于经济学和哲学研究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分期
一、萌发阶段
二、奠基阶段
三、成熟阶段
四、深化阶段
第三章 唯物史观:意识形态整体化研究的理论基石
第一节 意识形态理论反映着社会历史观镜像
一、总体认识社会历史观的发展路向
二、阐明人的问题的科学论断及作用
三、确证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四、探明社会生活本质及其相关范畴
第二节 唯物史观统摄意识形态理论发展进程
一、从起始点澄清意识形态命题本源
二、从结合点确立两者关系思想枢纽
三、从实践中拓展意识形态价值内涵
四、从方法论反映唯物史观内在意蕴
第四章 路向选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恩格斯捍卫并发展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
一、系统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深刻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
三、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地位
四、阐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张
五、否定和误读恩格斯晚年思想的观点评析
第二节 第二国际时期意识形态理论的曲折发展
一、伯恩施坦修正主义错误观点及其批判
二、考茨基关于唯物史观研究的错误论调
三、普列汉诺夫的意识形态立场及其评价
四、左派代表人物的意识形态理论及立场
第三节 列宁创新探索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论断
一、致力于批判各种错误社会思潮
二、推动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三、总结并深化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四、创造性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第五章 冲突根源:两种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对抗
第一节 两极格局演变及其意识形态纷争表现
一、美苏冷战爆发及其意识形态之争
二、两极格局演变中的意识形态冲突
三、美苏意识形态对抗及其归因分析
第二节 美国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意识形态图谋
一、美苏对抗的缓和迹象及其新变化
二、美国拖垮苏联的意识形态新攻势
三、对华遏制政策的演化及实践意图
四、美国推行对华“和平演变”政策
第三节 两种社会制度必然引发意识形态对抗
一、对抗焦点一:两种社会制度对峙
二、对抗焦点二:“和平演变”浊流
三、对抗焦点三:民主社会主义逆流
四、对抗焦点四:人权和价值观暗流
第六章 实践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架构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体观照
一、社会主义基本表述及其历史方位
二、逻辑关系自洽及其理论链条分析
三、核心概念生成及其重点论域分布
第二节 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总体走向
一、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二、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主线
三、奠定新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的基调
第三节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
一、意识形态领导权命题归属及其研究倾向
二、意识形态领导权命题的社会历史观谬误
三、如何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意识形态:缘何缔结为人类思想史重大谜题
第一节 意识形态有无自身历史的多维辨思
一、如何从思想史维度管窥“历史之谜
二、“历史之谜”及历史何以成其为本身
三、如何看待意识形态与历史的关系
四、怎样理解意识形态有无自身历史
第二节 社会历史深处的意识形态理论分野
一、意识形态概念生成及原初状态考辨
二、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基本论断
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凹陷及其魅影
第三节 思想史论域中留存的意识形态悖论
一、意识形态淡化论的误区
二、意识形态终结论的企图
三、“历史终结论”的历史观谬误
四、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弊端
第二章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演进脉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生成条件
一、西方意识形态流变及其哲学范式转型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诞生的背景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产生的渊源
第二节 经典作家论述意识形态理论的发端
一、意识形态理论起步于对专制制度的批判
二、意识形态理论起源于国家本质问题分析
三、意识形态理论奠基于无产阶级解放命题
四、意识形态理论融汇于经济学和哲学研究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分期
一、萌发阶段
二、奠基阶段
三、成熟阶段
四、深化阶段
第三章 唯物史观:意识形态整体化研究的理论基石
第一节 意识形态理论反映着社会历史观镜像
一、总体认识社会历史观的发展路向
二、阐明人的问题的科学论断及作用
三、确证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四、探明社会生活本质及其相关范畴
第二节 唯物史观统摄意识形态理论发展进程
一、从起始点澄清意识形态命题本源
二、从结合点确立两者关系思想枢纽
三、从实践中拓展意识形态价值内涵
四、从方法论反映唯物史观内在意蕴
第四章 路向选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恩格斯捍卫并发展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
一、系统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深刻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
三、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地位
四、阐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张
五、否定和误读恩格斯晚年思想的观点评析
第二节 第二国际时期意识形态理论的曲折发展
一、伯恩施坦修正主义错误观点及其批判
二、考茨基关于唯物史观研究的错误论调
三、普列汉诺夫的意识形态立场及其评价
四、左派代表人物的意识形态理论及立场
第三节 列宁创新探索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论断
一、致力于批判各种错误社会思潮
二、推动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三、总结并深化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四、创造性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第五章 冲突根源:两种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对抗
第一节 两极格局演变及其意识形态纷争表现
一、美苏冷战爆发及其意识形态之争
二、两极格局演变中的意识形态冲突
三、美苏意识形态对抗及其归因分析
第二节 美国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意识形态图谋
一、美苏对抗的缓和迹象及其新变化
二、美国拖垮苏联的意识形态新攻势
三、对华遏制政策的演化及实践意图
四、美国推行对华“和平演变”政策
第三节 两种社会制度必然引发意识形态对抗
一、对抗焦点一:两种社会制度对峙
二、对抗焦点二:“和平演变”浊流
三、对抗焦点三:民主社会主义逆流
四、对抗焦点四:人权和价值观暗流
第六章 实践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架构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体观照
一、社会主义基本表述及其历史方位
二、逻辑关系自洽及其理论链条分析
三、核心概念生成及其重点论域分布
第二节 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总体走向
一、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二、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主线
三、奠定新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的基调
第三节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
一、意识形态领导权命题归属及其研究倾向
二、意识形态领导权命题的社会历史观谬误
三、如何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