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承传与转捩:杨贵妃在明代文学中的面貌
作者:何韵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7-01
ISBN:9787308184410
定价:¥4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承传与转捩:杨贵妃在明代文学中的面貌》探讨了明代杨贵妃的文学形象,透过审视和比较杨贵妃这个穿越时代的文学载体,带领读者窥探明人创作的独特之处与其价值观。《承传与转捩:杨贵妃在明代文学中的面貌》分别就明代杨贵妃的外形、行为性格和鬼魅形象作出深入研究,除点出了明代文学中的杨贵妃在不同层面的独特形象外,亦根据相应的时代背景,解释了这些文学形象形成的原因,填补了学术界暂时还没有对明代李杨文学作出专门研究的“学术空隙”。
作者简介
何韵诗,香港大学一级荣誉文学士(主修中国语言及文学,副修社会科学),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哲学硕士(主修中国语言及文学)。现为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博士候选人,并任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导师、香港大学施德堂高级导师及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研究助理,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妇女文学、性别研究与海外汉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研究概况
1.2 研究动机和价值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文本与范围
1.5 杨贵妃历史形象与明代文学形象之异同
第二章 明代杨贵妃的外形形象
2.1 杨妃病齿
2.1.1 历代“杨妃病齿”文学作品举隅
2.1.2 有关“杨妃病齿”画作的流传
2.1.3 明代“杨妃病齿”文学所呈现的杨贵妃形象
2.1.4 以“病齿”塑造杨贵妃形象的原因
2.1.5 西施杨妃病态美和祸国的关系
2.2 杨妃的袜子和足部
2.2.1 历代“杨妃遗袜”的文学作品举隅
2.2.2 明代由“杨妃袜”文学所呈现的杨贵妃形象
2.2.3 明代缠足观念对杨贵妃足部想象的影响
2.2.4 “杨妃袜”和明人的情欲想象
第三章 明代杨贵妃的行为性格形象
3.1 明代塑造杨贵妃为“妒妇”的作品举隅
3.2 梅妃出现与杨贵妃妒妇形象的起源
3.3 明代呈现的杨妃妒妇形象
3.3.1 强调和深化杨贵妃的妒妇形象
3.3.2 把杨妃.的悲惨结局视为其“妒”的报应
3.4 明代深化杨贵妃“妒妇”形象的原因
3.4.1 切合明代文学体裁的发展和需要
3.4.2 反映文人对性别规范和“内”“外”界限松动的不安
3.4.3 反映明人对家庭失序和“良贱”阶层松动的忧虑
3.5 明人安排杨贵妃落得悲惨结局的原因
3.5.1 文人对闺阁内外失序的回应
3.5.2 宣扬因果报应观
第四章 明代杨贵妃的鬼魅形象
4.1 明代塑造杨贵妃鬼魅形象的作品举隅
4.2 杨贵妃鬼魅形象的起源
4.3 明代呈现的杨妃鬼魅形象
4.3.1 外型素淡、排场冷清
4.3.2 愧悔与自省
4.3.3 浓厚的道教色彩
4.3.4 对情欲进行反思
4.4 明代塑造杨贵妃鬼魅形象的原因
4.4.1 受明代法律限制
4.4.2 受明代戏剧理论的发展所影响
4.4.3 道教盛行对社会风气和作者思想的影响
4.4.4 明人对哲学和意识形态的反思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明代有关杨贵妃文学形象的文本(仅录标题)
诗
词
戏剧散曲
小说散文
附录二 明代有关杨贵妃文学形象的比较列表
附录三 明代其他有关李杨文学的图像
附录四 明代有关李杨文学的诗歌文本
后记
1.1 相关研究概况
1.2 研究动机和价值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文本与范围
1.5 杨贵妃历史形象与明代文学形象之异同
第二章 明代杨贵妃的外形形象
2.1 杨妃病齿
2.1.1 历代“杨妃病齿”文学作品举隅
2.1.2 有关“杨妃病齿”画作的流传
2.1.3 明代“杨妃病齿”文学所呈现的杨贵妃形象
2.1.4 以“病齿”塑造杨贵妃形象的原因
2.1.5 西施杨妃病态美和祸国的关系
2.2 杨妃的袜子和足部
2.2.1 历代“杨妃遗袜”的文学作品举隅
2.2.2 明代由“杨妃袜”文学所呈现的杨贵妃形象
2.2.3 明代缠足观念对杨贵妃足部想象的影响
2.2.4 “杨妃袜”和明人的情欲想象
第三章 明代杨贵妃的行为性格形象
3.1 明代塑造杨贵妃为“妒妇”的作品举隅
3.2 梅妃出现与杨贵妃妒妇形象的起源
3.3 明代呈现的杨妃妒妇形象
3.3.1 强调和深化杨贵妃的妒妇形象
3.3.2 把杨妃.的悲惨结局视为其“妒”的报应
3.4 明代深化杨贵妃“妒妇”形象的原因
3.4.1 切合明代文学体裁的发展和需要
3.4.2 反映文人对性别规范和“内”“外”界限松动的不安
3.4.3 反映明人对家庭失序和“良贱”阶层松动的忧虑
3.5 明人安排杨贵妃落得悲惨结局的原因
3.5.1 文人对闺阁内外失序的回应
3.5.2 宣扬因果报应观
第四章 明代杨贵妃的鬼魅形象
4.1 明代塑造杨贵妃鬼魅形象的作品举隅
4.2 杨贵妃鬼魅形象的起源
4.3 明代呈现的杨妃鬼魅形象
4.3.1 外型素淡、排场冷清
4.3.2 愧悔与自省
4.3.3 浓厚的道教色彩
4.3.4 对情欲进行反思
4.4 明代塑造杨贵妃鬼魅形象的原因
4.4.1 受明代法律限制
4.4.2 受明代戏剧理论的发展所影响
4.4.3 道教盛行对社会风气和作者思想的影响
4.4.4 明人对哲学和意识形态的反思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明代有关杨贵妃文学形象的文本(仅录标题)
诗
词
戏剧散曲
小说散文
附录二 明代有关杨贵妃文学形象的比较列表
附录三 明代其他有关李杨文学的图像
附录四 明代有关李杨文学的诗歌文本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