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汉英成语大词典
作者:徐华东,朱源 编
出版社: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8-01
ISBN:9787563235414
定价:¥16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欣闻由徐华东编审和中国人民大学翻译学博士生导师朱源教授联合主编的《汉英成语大词典》即将由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出版,我由衷地为此高兴。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汉语成语浩如烟海,是一座丰富的语言宝库,而且要翻译成英语,还得兼顾英语本身的成语,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且不说这件事本身又很大。汉语是世界上的几个大语言之一,是具有巨大语言潜在优势的大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反映了汉民族和各少数民族使用汉语的人们所具有的生活习惯和语言习惯,既有地方性又有统一性,其本身就是一个偌大的文化和语言宝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资源。成语本身既反映语言的形成和起源,也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和无穷变化的可能性。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如何使用、如何引用,大有学问。汉语成语的起源虽然不尽相同,但多数都包含一个故事,而且很多是寓言故事,在短小的篇幅中,在幽默的语言中,蕴涵着作者或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和生活经验,其本身是有认识价值和修辞价值的。例如“狐假虎威”就有智者对关系的利用,而“刻舟求剑”又有认识不能与时俱进的缺憾;“削足适履”反映了教条主义者的愚蠢可笑,“唇枪舌剑”则表现了激烈的口头论争的场面。虽然成语未必一定是四字,但四字成语的普遍性也反映了汉语四字结构的语法特征和语义构成的普遍性,也表现了汉语铿锵有力的节奏特点,甚至具有连缀使用加强语势的修辞作用。一个人掌握成语的多少和使用得巧妙与否,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水平,也反映了他的口头和笔头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假如一个人不会活学活用,而是一味地搬弄成语,或使用不当,就会闹笑话,或有卖弄文采的嫌疑。成语的使用未必一定和学问、智慧有关,反倒是朴实的成语包含着朴素的真理和淳朴的文风。那么,成语难道会因使用不当反而有害,甚至在现代社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不值得一提了吗?那倒也未必。语言是进步的,而成语产生在语言诞生的初期,有一个轴心时代学问与之俱来的契机,其后就趋于稳定,很难再产生成语了。记得苏联作家高尔基在年轻时曾经“不自量力”,要自己创作成语习语,结果无功而返。这说明成语一旦形成,就会相对稳定和封闭,不再是个别人可以自行创造的,也不是个别天才找到某种语言规律就可以如法炮制的。约定俗成,仍然是成语的一条基本规律。在当今社会,特别在文学作品中,成语的使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为稍加改变的成语,往往比不加改变的成语更加有效。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曾经把“十分得意”改编成“九分得意”,这样形容阿Q的笑容就显得异常奇特,而他的形象就格外突出了。同样,毛泽东也在原成语基础上对其加以改造,例如把“阴谋”改为“阳谋”,由此显示出的哲人和政治家的超人的智慧,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作者简介
暂缺《汉英成语大词典》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
范例
词目首字拼音索引
词典正文
词目笔画索引
附录一:中国历代纪年简表
附录二:中国一级行政区划表
附录三:中国国家机构、政协、政党和主要人民团体
附录四:世界国家及地区简表
范例
词目首字拼音索引
词典正文
词目笔画索引
附录一:中国历代纪年简表
附录二:中国一级行政区划表
附录三:中国国家机构、政协、政党和主要人民团体
附录四:世界国家及地区简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