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范式:理论与实践
作者:于翠红
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1-01
ISBN:9787567020474
定价:¥3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范式:理论与实践》基于认知语言学核心概念,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多维探讨与二语习得相关的信息提取、加工、存储和运用机理,涵盖了认知语言学视角下二语习得研究的词汇、句法、语义、语用及语篇等各个层面。《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范式:理论与实践》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理论概述与应用实践。
作者简介
于翠红,女,博士,烟台大学副教授,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与认知语言学,二语加工委员会理事,美国CSUSB访问学者(2014-2015),《现代外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当代外语研究》等外语期刊审稿专家。先后主持完成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中国外语》等刊物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多项成果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烟台市优秀社科成果奖及山东省外国语言学年会优秀成果奖,1项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报刊索引库转载。
目录
第一章 认知语言学概述
1.1 引言
1.2 语言与现实、认知的关系
1.3 认知语言学
1.4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1.5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径
1.5.1 经验观
1.5.2 凸显观(突出观)
1.5.3 注意观
1.6 小结
第二章 认知语言学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2.1 引言
2.2 认知语法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2.2.1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2.2.2 Ronald W.Langacker
2.2.3 Leonard Talmy
2.3 Falmy、Langacker和Lakoff&Johnson观点之异同
2.3.1 观点上的差异
2.3.2 观点上的相似之处
2.4 小结
第三章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
3.1 引言
3.2 二语习得中常用的认知语言学核心概念
3.2.1 语言体验观
3.2.2 认知范畴论
3.2.3 意象图式理论
3.2.4 框架和脚本
3.2.5 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理论
3.2.6 理想化认知模式
3.2.7 认知域
3.2.8 关联理论
3.3 认知语言学对语言习得的基本观点
3.4 认知语言学对语言习得机制的解释
3.5 小结
第四章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词汇习得及其策略研究
4.1 引言
4.2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状况分析
4.2.1 词汇能力
4.2.2 何谓“习得了词汇
4.3 有意识习得、无意识习得与学习者因素
4.3.1 有意识习得和无意识习得
4.3.2 学习者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对词汇习得的影响
4.4 二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及其组织模式
4.5 认知视角下的二语词汇习得
4.5.1 二语词汇习得的范畴化研究
4.5.2 利用图式效应提高二语词汇习得
4.6 小结
第五章 力动态模式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5.1 引言
5.2 力动态模式下的英语情态动词习得
5.3 力动态模式下的英语介词习得
5.4 力动态模式下的致使概念习得
5.5 小结
第六章 构式理论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6.1 引言
6.2 构式语法研究思路的历时发展
6.2.1 Fillmore的构式语法研究思路
6.2.2 Langacker和Taylor的构式语法研究思路
6.2.3 Croft的激进构式语法研究思路
6.2.4 Goldberg的构式语法研究思路
6.3 构式语法理论对二语习得的启示
6.3.1 构式习得序列与频率效应对二语能力发展的启示
6.3.2 构式语法对二语中特殊语言表达习得的启示
6.3.3 动词中心论与构式中心论对二语习得的启示
6.4 构式二语习得认知心理诠释
6.5 小结
第七章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二语习得
7.1 引言
7.2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回顾
7.2.1 理论探讨
7.2.2 语法研究
7.2.3 关联理论对词汇/短语意义的研究
7.2.4 关联理论对语言技能培养的研究
7.2.5 课堂语言研究
7.3 关联理论对二语词汇语义认知的阐释力
7.3.1 研究材料
7.3.2 数据收集与分析
7.3.3 对二语词汇教与学的启发
7.4 关联理论框架下二语习得研究的思考
7.4.1 对研究内容和范围的思考
7.4.2 对研究方法的思考
7.4.3 对研究过程的思考
7.5 小结
第八章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能力与二语习得能力关系研究
8.1 引言
8.2 Lakoff隐喻观的意义建构层级分析
8.2.1 生理-知觉层级
8.2.2 知觉-心理层级
8.2.3 心理-文化层级
8.3 隐喻能力与二语习得的关系
8.3.1 隐喻能力的疆域厘定
8.3.2 隐喻与一语和二语的关系
8.3.3 二语习得中的隐喻研究和应用
8.4 中国学生隐喻习语认知实证研究
8.4.1 研究设计
8.4.2 数据分析与讨论
8.5 小结
第九章 事件类型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及加工研究
9.1 引言
9.2 事件类型框架的空间位移词汇化模式
9.2.1 Talmy的二分法
9.2.2 Slobin的三分法及语言与思维关系假说
9.3 汉英空间位移事件编码类型探析
9.3.1 汉英空间位移事件的编码差异
9.3.2 英语特有事件表达的汉语再词汇化模式研究
9.4 中国学习者运动事件在线加工机制研究
9.4.1 研究现状
9.4.2 研究设计
9.4.3 实验材料
9.4.4 数据收集与分析
9.4.5 讨论
9.4.6 研究发现及启发
9.5 小结
参考文献
1.1 引言
1.2 语言与现实、认知的关系
1.3 认知语言学
1.4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1.5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径
1.5.1 经验观
1.5.2 凸显观(突出观)
1.5.3 注意观
1.6 小结
第二章 认知语言学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2.1 引言
2.2 认知语法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2.2.1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2.2.2 Ronald W.Langacker
2.2.3 Leonard Talmy
2.3 Falmy、Langacker和Lakoff&Johnson观点之异同
2.3.1 观点上的差异
2.3.2 观点上的相似之处
2.4 小结
第三章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
3.1 引言
3.2 二语习得中常用的认知语言学核心概念
3.2.1 语言体验观
3.2.2 认知范畴论
3.2.3 意象图式理论
3.2.4 框架和脚本
3.2.5 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理论
3.2.6 理想化认知模式
3.2.7 认知域
3.2.8 关联理论
3.3 认知语言学对语言习得的基本观点
3.4 认知语言学对语言习得机制的解释
3.5 小结
第四章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词汇习得及其策略研究
4.1 引言
4.2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状况分析
4.2.1 词汇能力
4.2.2 何谓“习得了词汇
4.3 有意识习得、无意识习得与学习者因素
4.3.1 有意识习得和无意识习得
4.3.2 学习者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对词汇习得的影响
4.4 二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及其组织模式
4.5 认知视角下的二语词汇习得
4.5.1 二语词汇习得的范畴化研究
4.5.2 利用图式效应提高二语词汇习得
4.6 小结
第五章 力动态模式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5.1 引言
5.2 力动态模式下的英语情态动词习得
5.3 力动态模式下的英语介词习得
5.4 力动态模式下的致使概念习得
5.5 小结
第六章 构式理论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6.1 引言
6.2 构式语法研究思路的历时发展
6.2.1 Fillmore的构式语法研究思路
6.2.2 Langacker和Taylor的构式语法研究思路
6.2.3 Croft的激进构式语法研究思路
6.2.4 Goldberg的构式语法研究思路
6.3 构式语法理论对二语习得的启示
6.3.1 构式习得序列与频率效应对二语能力发展的启示
6.3.2 构式语法对二语中特殊语言表达习得的启示
6.3.3 动词中心论与构式中心论对二语习得的启示
6.4 构式二语习得认知心理诠释
6.5 小结
第七章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二语习得
7.1 引言
7.2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回顾
7.2.1 理论探讨
7.2.2 语法研究
7.2.3 关联理论对词汇/短语意义的研究
7.2.4 关联理论对语言技能培养的研究
7.2.5 课堂语言研究
7.3 关联理论对二语词汇语义认知的阐释力
7.3.1 研究材料
7.3.2 数据收集与分析
7.3.3 对二语词汇教与学的启发
7.4 关联理论框架下二语习得研究的思考
7.4.1 对研究内容和范围的思考
7.4.2 对研究方法的思考
7.4.3 对研究过程的思考
7.5 小结
第八章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能力与二语习得能力关系研究
8.1 引言
8.2 Lakoff隐喻观的意义建构层级分析
8.2.1 生理-知觉层级
8.2.2 知觉-心理层级
8.2.3 心理-文化层级
8.3 隐喻能力与二语习得的关系
8.3.1 隐喻能力的疆域厘定
8.3.2 隐喻与一语和二语的关系
8.3.3 二语习得中的隐喻研究和应用
8.4 中国学生隐喻习语认知实证研究
8.4.1 研究设计
8.4.2 数据分析与讨论
8.5 小结
第九章 事件类型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及加工研究
9.1 引言
9.2 事件类型框架的空间位移词汇化模式
9.2.1 Talmy的二分法
9.2.2 Slobin的三分法及语言与思维关系假说
9.3 汉英空间位移事件编码类型探析
9.3.1 汉英空间位移事件的编码差异
9.3.2 英语特有事件表达的汉语再词汇化模式研究
9.4 中国学习者运动事件在线加工机制研究
9.4.1 研究现状
9.4.2 研究设计
9.4.3 实验材料
9.4.4 数据收集与分析
9.4.5 讨论
9.4.6 研究发现及启发
9.5 小结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