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4.0 第四代维修模式:战略维修实践
作者:蒋坛军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1-01
ISBN:9787111609674
定价:¥59.00
前言
第1章 从经营目标到维修目标
1.1 战略维修的框架 / 1
1.1.1 来源 / 1
1.1.2 五项原则 / 2
1.1.3 基本框架 / 3
1.1.4 重要意义 / 3
1.1.5 对我国企业的必要性 / 4
1.2 设备价值的识别 / 5
1.2.1 价值是什么 / 5
1.2.2 设备价值的相关方有哪些 / 5
1.2.3 如何识别设备的价值 / 6
1.2.4 价值以何种方式体现 / 6
1.2.5 设备创造价值的方向 / 6
1.2.6 重要的原点问题 / 8
1.3 维修目标管理 / 8
1.3.1 维修目标的制订 / 8
1.3.2 常见问题 / 10
1.3.3 “全过程跟踪” / 10
1.3.4 如何做到“全过程跟踪” / 11
1.4 样板机台的实施 / 11
1.4.1 什么是“样板机台” / 11
1.4.2 “样板机台”的挑选原则 / 13
1.4.3 目标与方案 / 13
1.4.4 改善过程跟踪 / 14
1.4.5 验收标准 / 14
1.4.6 标准化 / 14
1.4.7 不要延误全局性改善的步伐 / 15
1.5 空头文件 ≠ 管理模式 / 15
1.5.1 “藏经阁” / 15
1.5.2 有效性是生命力 / 15
1.5.3 空头文件的危害 / 16
1.5.4 消除文牍主义 / 16
1.5.5 以价值成果为导向 / 17
第2章 维修策略的策划
2.1 设备关键度管理 / 18
2.1.1 设备范围界定 / 18
2.1.2 设备价值维度识别 / 18
2.1.3 设备关键度评价准则 / 20
2.1.4 与关键度配套的管理措施 / 21
2.1.5 关键度管理的注意事项 / 21
2.2 到底要不要追求零故障? / 24
2.2.1 拒绝零故障的理由 / 24
2.2.2 零故障很难做到,不如不做? / 24
2.2.3 会加大维修费用? / 25
2.2.4 企业应关注产品,而不应关注设备维修? / 25
2.2.5 客户不关心我们的设备管理? / 26
2.2.6 伪命题 / 26
2.3 零故障的实现方向 / 26
2.3.1 故障类型与危害 / 26
2.3.2 故障原因 / 27
2.3.3 零故障实现的方向 / 28
2.3.4 零故障是前提 / 30
2.4 零故障的开展路径 / 30
2.4.1 组织架构与职责 / 30
2.4.2 零故障管理方案 / 31
2.4.3 故障数据收集 / 31
2.4.4 故障等级 / 31
2.4.5 故障数据分析 / 33
2.4.6 原因分析与排序 / 34
2.4.7 改善目标 / 34
2.4.8 维修策略选择 / 35
2.4.9 维修策略实施 / 35
2.4.10 备件与维修材料管理 / 38
2.4.11 标准化 / 38
2.4.12 人才育成 / 38
2.4.13 管理成熟度评价 / 39
2.4.14 持续改进 / 39
2.4.15 漫长的过程 / 39
第3章 维修策略的细化
3.1 OEE的改善 / 43
3.1.1 OEE小组 / 44
3.1.2 数据收集 / 44
3.1.3 计算 / 49
3.1.4 数据分析 / 51
3.1.5 改善目标 / 51
3.1.6 原因分析、改善方向 / 52
3.1.7 改善实施 / 52
3.1.8 标准化 / 57
3.1.9 人才育成 / 57
3.1.10 管理成熟度评价 / 57
3.1.11 持续改善 / 60
3.2 从自主维护到自主管理 / 60
3.2.1 何谓自主维护 / 60
3.2.2 自主维护的步骤 / 60
3.2.3 自主维护基准书 / 61
3.2.4 清扫 / 62
3.2.5 日常设备点检 / 64
3.2.6 自主产品质量点检 / 64
3.2.7 设备日常维护 / 64
3.2.8 自主管理 / 65
3.2.9 从自主维护到自主管理 / 65
3.3 快速换模 / 66
3.3.1 何谓“快速换模” / 66
3.3.2 换模时间浪费统计 / 66
3.3.3 快速换模的思路 / 67
3.3.4 快速换模的八个方向 / 67
3.3.5 不要蛮干 / 71
3.4 全面质量维修(TQMain) / 71
3.4.1 来源 / 71
3.4.2 维修新视角 / 72
3.4.3 如何开展 / 72
3.4.4 一石二鸟 / 74
3.5 设备精度管理 / 74
3.5.1 来源 / 74
3.5.2 设备精度指数 / 75
3.5.3 设备的设计 / 76
3.5.4 安装与调试 / 76
3.5.5 使用和维护 / 77
3.5.6 激励与持续改进 / 82
3.5.7 将劣化进行量化呈现 / 82
3.6 设备点检管理 / 82
3.6.1 定义 / 82
3.6.2 定部位 / 85
3.6.3 定标准 / 85
3.6.4 定人员 / 85
3.6.5 定周期 / 86
3.6.6 定方法 / 86
3.6.7 定顺序 / 87
3.6.8 定记录 / 87
3.6.9 定性质 / 88
3.6.10 定改善 / 88
3.6.11 定考核 / 88
3.6.12 亦必有所由兆 / 89
3.7 设备润滑管理 / 89
3.7.1 历史悠久 / 89
3.7.2 润滑的作用 / 89
3.7.3 贯穿全寿命周期 / 89
3.7.4 五定三过滤 / 90
3.7.5 选油 / 90
3.7.6 储存 / 90
3.7.7 油液分析 / 92
3.7.8 清洁度控制 / 92
3.7.9 废油康复与处置 / 93
3.7.10 人才育成 / 94
3.7.11 管理成熟度评价与持续改善 / 94
3.8 设备腐蚀的防治 / 94
3.8.1 腐蚀的危害 / 98
3.8.2 从源头上预防 / 98
3.8.3 腐蚀产生的原因 / 98
3.8.4 腐蚀的预防与治理 / 99
3.8.5 腐蚀监测 / 101
3.8.6 再制造工程 / 101
3.8.7 应急响应与准备 / 102
3.8.8 粗放的管理 / 102
3.9 设备泄漏的预防与治理 / 102
3.9.1 泄漏分类 / 103
3.9.2 确定探测手段 / 103
3.9.3 识别潜在的、现存的泄漏 / 104
3.9.4 泄漏的原因 / 104
3.9.5 泄漏的应急措施 / 104
3.9.6 整改 / 106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