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浙江民俗文学调查与研究

浙江民俗文学调查与研究

作者:王皓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0-01

ISBN:9787550628090

定价:¥8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有民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等三个相关联的学科。虽然专业方法不同,但它们都面向历史文化遗存,重视历史观照与现实关照的结合,而且以中国语言文学为其学术渊源。这种共通性,使三个学科的教师常有交流,设想把各自的专业知识同本土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建立新的方向,以推动日常的教学与学术研究。2014年8月,他们得到一个机会,即:为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水平,浙江省政府设立了“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专项资金。他们于是共同申报了“浙江及周边地区俗文学调查与研究”课题,由我和黄涛教授负责,由王皓博士承办具体事务。在课题支持下,我们的设想逐步付诸实施,比如2015年5月,我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了《东亚俗文学的共通性》一文;2016年,黄涛教授在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礼俗语言与传统文化》一书。读者面前这本论文集,是这个课题的另一项成果。我们为什么要考察浙江及周边地区的俗文学呢?这主要因为,在中国文化的版图中,浙、闽、赣是富于特色和内涵的地区。从空间角度看,这一地区是平原模式与溪谷、滨海模式的结合部,有相近的物种,采用相近的生产方式。从时间角度看,在地缘关系的表象之下,这一地区有深刻的文化关联,可以追溯到瓯、徐、越、闽、赣等文化族群的关联,以及各族群先被越文化同化、再被汉文化同化的共同历程。人所共知的事实是:在新石器时代,这一地区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已经显示了较高的文明水平。两晋之交,北方战乱频仍,这一地区却是人们休养生息之地。两宋之间,皇室南迁,这一地区又出现文化荟萃的景象,成为汉文化发展的中心。而以学术史的眼光看,这一地区具有民风淳朴、学风优良的特点,教育发达,书院林立。仅以宋代计,江西有书院260所,居全国之首;浙江有书院156所,位居第二;福建有书院85所,位居第三。书院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这一地区的文化繁荣,造就了众多人才。在《宋元学案》所记录的1700多名学者中,两浙路有608人,福建路有304人,江南西路及东路分别有183人和126人,居于全国前三。也就是说,虽然这一地区远离中原腹地,但在宋代以后,它却成为中华学术的中心和文化发展的标杆。所以,把浙江及周边地区的文化研究引入高校,这件事情至少有三个意义:一,通过对这一地区文化特点、历史地位的考察,沿新的思路说明中国文化生长的动力;二,通过这种考察实践,完善民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学术训练;三,在进行学术训练的同时,推广本土文化知识,使青年学生建立起本土文化感情。那么,我们为什么又要从民俗和文学的角度来作考察呢?这是因为,民俗是历史文化传统的遗存,是世代相传的文化事项,是政治传统和经济传统的综合反映。而浙、闽、赣等地历史文化的共通性,其突出表现也是有相近的民俗。比如在浙江及周边地区保存了若干种古老的汉语方言;汉语八大方言,其中吴语、赣语、闽语、客家语便主要属于这一地区。这件事既反映了文化的分隔,也反映了相近的通过移民而建立文化个性的过程,又比如,浙、闽、赣地区流行若干种内容相近的俗神信仰,这意味着,这一地区的人们拥有相近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也拥有相近的展开俗神活动的环境——物质方面,是作为传统村落之标志的庙宇、祠堂;非物质方面,是大同小异的节庆民俗活动和宗教科仪活动。除此之外,这一地区的社会结构彼此相近,有共同的宗族关系和社会阶层;这一地区的人群迁徙传说彼此相关,艺术形式也彼此相关。总之,通过民俗和文学,我们可以较深刻地理解这一地区种种历史现象与文化现象的内在关联。
作者简介
暂缺《浙江民俗文学调查与研究》作者简介
目录

民俗研究

浙南马灯舞研究

浙江永嘉县苍坡村的古民居保护与社区发展

居住空间认同与古村落保护

——以温州永嘉苍坡村为例

地方神明如何平定叛乱:杨府君与温州地方政治(1830-1860)

民俗调查

温州拦街福的历史、特点与当代复兴

城镇化视野下村落传统的延续与重构

——浙南城中村重建庙宇田野调查

浙江平阳新罗庙记录和现状

神圣叙事的世俗展演:以陈十四信仰为中心的张山寨“七七”庙会

温州永嘉上塘庙会与卢氏女神信仰

文学研究

在历史与传说之间

——以何文渊传说为例

中国文学史上的“浙东

宋前浙江文化年表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