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掌故(第四集 精装)

掌故(第四集 精装)

作者:徐俊 主编,严晓星 执行主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8-10-01

ISBN:9787101133813

定价:¥5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2016年《掌故》第一集出版,2017年推出第二集,2018年1月第三集面世,在广大读者的殷殷期盼下,第四集终于也和大家见面了。本集中依然名家云集,如郑重、韩天衡、刘涛、扬之水、王家葵、范旭仑、胡文辉、黄恽等十几位当代知名作者,再次聚焦近代以来百余年内的文坛、学林、政界、艺苑的人物与故实。《掌故》一向欢迎“老先生”的稿件,为本集撰稿的文化老人郑重先生已是第二次出手支持我们。他记下与高二适先生的一面之缘,于他而言是一段“长久的牵挂”,于《掌故》又正好呼应了第一集中朱铭先生为《兰亭》论辩五十周年而写的《天下一高吾许汝》。陶洁女士作为在现代文学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著名编辑家陶亢德之女,以丰富的家庭档案与亲身经历,勾勒出父亲与周作人之间近乎完整的交往过程。韩天衡先生艺事之余,近年来常有忆旧妙文见诸报端,此番再度追怀恩师谢稚柳,细节历历,十分精彩。本集也有一些微妙巧合。自1993年《棔柿楼读书记》问世以来,扬之水著述迭出,声誉日隆,“棔柿楼”也因此为读者所熟知。关于棔柿楼及其所在的“幻园”,前主人赵守俨、赵珩乔梓先后写过《幻园琐忆》、《幻园补记》,如今扬之水终于以一篇《幻园后传》和之,交付我们,而赵珩正是《掌故》的顾问之一。再如新作者中,樊愉是以书画、琵琶、昆曲传家的海上樊少云之孙、樊伯炎之子,王学雷则是苏州藏书家王謇(佩诤)的曾孙。百余年前,他们两家还曾经一度对门而居,此番又同登《掌故》,讲述各自家族的故事,足见旧家风流。刘涛先生回忆问学于曹立庵的往事,王家葵先生探索传为陈抟老祖所书“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一联来历,柳向春讲述六十多年前国家动用外汇储备回购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的始末,胡文辉讨论林白水被杀一案的内情,范旭仑从三位学者遗稿的遭际谈到以书为中心的文化命运,等等,大约都怀着“不容青史尽成灰”的态度。本集封面照片为著名文博学家、前上海博物馆馆长徐森玉先生与家人合影。
作者简介
  徐 俊,1961年生,江苏扬中人,现任中华书局总经理。著有《敦煌诗集残卷辑考》、《鸣沙习学集》等,另撰有《书札中的雪泥鸿迹——中华书局所藏向达致舒新城书札释读》、《附逆之外的梁鸿志——爰居阁谭屑》等。严晓星,1975年生,江苏南通人,媒体人、学者。著有《近世古琴逸话》、《金庸识小录》、《七弦古意:古琴历史与文献丛考》等,编有《高罗佩事辑》、《民国古琴随笔集》等。郑 重,1935年生,安徽宿县(今宿州)人,《文汇报》高级记者。著有《谢稚柳传》、《中国文博名家画传:张珩》、《收藏大家》、《海上收藏世家》、《毛泽东与文汇报》等。陶 洁,1936年生,浙江绍兴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撰有《鲁迅与我父亲陶亢德》、《陶亢德回忆录里的〈骆驼祥子〉出版史》、《〈骆驼祥子〉手稿及老舍与我家的瓜葛始末》、《鲁迅致我父亲书信的流失与拍卖》等。韩天衡,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苏州,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副社长。编著有《豆庐艺术文踪》、《中国印学年表》等,编订《历代印学论文选》等。刘 涛,1953年生,湖北武汉人,书法史学者。长期从事中国书法史、书法技法的教学和研究。著有《书法丛谈》、《极简中国书法史》、《古今同观》、《字里书外》等。扬之水,1954年生,浙江诸暨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著有《诗经名物新证》、《诗经别裁》、《〈读书〉十年》(全三册)、《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全三卷)、《唐宋家具寻微》、《香识》、《物色:金瓶梅读“物”记》等。王家葵,1966年生,四川成都人,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著有《神农本草经研究》、《救荒本草校释与研究》、《近代书林品藻录》、《近代印坛点将录》、《玉吅读碑》等,整理《养性延命录校注》、《登真隐诀辑校》等。王培军,1972年生,安徽枞阳人,上海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从事中国诗学、古典文献学研究。著有《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钱边缀琐》,整理《苍虬阁诗集》、《校辑近代诗话九种》、《校辑民权素诗话廿一种》等。王学雷,1973年生,江苏苏州人。书法家,学者。著有《〈砖塔铭〉与〈瘗琴铭〉:清人与碑帖的发现、临摹、翻刻及范本选择问题》、《古笔考:汉唐古笔文献与文物》等。
目录

1 又梦师尊呼小韩/韩天衡

谢老每说到此时,总还加一个手臂动作,在身体右侧像刀样地劈两下:“这个朋友这辈子不要了!”就像此人就在他身边似的。

9 一面之缘 长久牵挂——和高二适先生的一次见面/郑 重

经他这样一番对往事的回首,我方意识到像二适先生这样久经沧海的人,对于像我这样初次登门造访者的身份并不在意,而在乎交游的背景。他的朋友也和我是有交往的,如沈尹默、谢稚柳、潘伯鹰这几位。这像一座情感之桥,使我跨越了陌生的屏障,打开了通向他内心世界的大门。

23 先严樊伯炎与庞虚斋/樊 愉

他们相识于先严初到庞家之时,反倒结缡于先严与庞家疏离之后,世俗传说总喜欢把故事梳理得简简单单、易解易记,哪里顾得其中的曲曲折折。

43 “开张天岸马”故事索隐/王家葵

陈抟老祖本来就是传奇人物,传奇人物演绎书法传奇,这件“开张天岸马”,套用邵雍的诗,真可以算是“不可得而言”者。

59 曹立庵先生/刘 涛

曹先生告诉我:1945年,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与蒋介石举行国共谈判,柳亚老要我为毛主席刻了两方印,还把毛主席《沁园春·雪》手迹给过我,不久,我把手迹还给了柳老。

71 上元梅影/刘 聪

不难猜出,在吴湖帆内心深处,一向都希望在自己生命中留下痕迹的三个女人,也能在其珍爱的藏品和作品上共同留下些痕迹。

86 “二希”回购史事钩沉/柳向春

参与此事的诸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不是奠定此事成功的基础。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徐森玉、徐鹿君、徐伯郊昆仲、父子三人,全力投身于此,冒险偷渡,亲身牵线接洽,真可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107 画坛轶趣(下)/周昌谷

有些人,性格很强,专横而有霸气,但他画的风格并不很强;而林风眠先生,人倒是挺和气的,时常淡然一笑,但他画的风格却是极强极强的。

119 “我们的通讯早已有些‘越轨’ ”——我的父亲陶亢德与周作人先生/陶 洁

我问他:“你认识周作人和鲁迅两兄弟,你喜欢哪一个?”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周作人。”我又问:“为什么?”他说:“周作人为人宽厚,能容忍不同意见,比较好接近。鲁迅是个了不起的大作家,可他对人要求太苛刻。你可以仰慕他,不过不想接近他。”说老实话,我当时没有想到父亲会如此评价,最近看了他的回忆录,才发现这是他的真心话。

144 章衣萍小说《友情》索隐/黄 恽

自蔡元培写《石头记索隐》被胡适讥为“猜笨谜”后,读小说而索隐,似乎成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然而,中国的传统,历来就有一派是把掌故写成小说的,最特出的例子就是曾朴的《孽海花》。现代文学中,以时事为背景的小说,迭出不穷,读的人也因为有掌故好看,才边看边索隐,读得兴味盎然。

161 夏承焘日记所见冒广生的一则谰言/王培军

冒广生那几句话,也实在轻蔑之至,夏承焘笔之于纸,固亦大有兴味,却也只好姑妄听之,不得据为事实。钱锺书《猫》中陈侠君说的那句“咱们背后谁不骂谁”,在文人学者,也是一语道破了。

177 书各有命——谭献、卢弼、钱基博三人手稿之遭际/范旭仑

1980年 11月 10日钱默存答东人问,有云:“我父亲有许多遗下来的稿子,有一部文集,还有许多日记,全在我的妹夫家里……历史研究所要我父亲这个稿子,我就去问,他们始终没有告诉我怎么样。最近告诉我,说是红卫兵拿去,当场烧掉了。”谓石声淮夫妇支吾拉扯,以红卫兵托词藉口耳。

192 郑逸梅掌故中的王佩诤/王学雷

郑逸梅先生平生交游广泛,又老于写作,笔妙生花,复济之以疏和之气,即道听途说,亦能写得娓娓有如己出,颇予读者一种征实之感。然谙于此道的黄裳先生曾深有体会地说过:“掌故也有缺点,那就是传闻异词,不实不尽。”

212 掌故家张次溪晚年侧影(下)/宋希於

这些年来,张次溪的“雄心”早已消除殆尽,虽然旧习气一时未尽灭,闲情也一度仍在,但跌宕的现实是最好的老师——种种挫折终于教会了旧知识分子“夹着尾巴做人”。

236 关于林白水若干事/胡文辉

对于林白水的为人行事,其生前死后实有争议,既有关他的收藏,亦有关他的死,故值得一述。

252 幻园后传/扬之水

得知寄寓之所的前史,原是得益于陈公柔先生,——多年好奇而又无从查询,某日往访先生道及此惑,答曰:“是赵尔丰的后人啊。徐苹芳告诉我的,不会有错。”

258 艺兰逸闻录(上)/梅 松

天生尤物,当格外珍惜才好。古人即有“养兰即养心”之语,故而以参禅悟道、修身养性的心去莳兰树蕙,则离“艺兰”之道庶几不远了。

271 编后语/严晓星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