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大柳树生态经济区农牧业路径及生态效益
作者:宋豫秦,邵超峰,李晨晨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8-01
ISBN:9787030584564
定价:¥12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梳理大柳树生态经济区农牧业开发的兴衰过程和自然环境的历史变迁,揭示了农牧业开发与沙漠化正逆过程的关系。同时,依据多次的实地调查,系统总结了当代农牧业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汲取国内外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大柳树生态经济区生态农牧业开发的新理念、新目标和新思路,以及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生态农牧业开发模式,并进行了相应的生态效益评估。
作者简介
暂缺《大柳树生态经济区农牧业路径及生态效益》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1章 人地系统特征 1
1.1 建设背景及区域范围 1
1.2 自然基础 4
1.3 社会基础 7
1.4 人地系统特征 10
1.5 人地系统良性发展方式 15
第2章 战略定位 19
2.1 战略价值 19
2.2 发展方向 27
第3章 区域农牧业开发的历史经验和启迪 29
3.1 区域农牧业开发活动变迁 29
3.2 农牧业开发活动的重大贡献 38
3.3 农牧业开发历史对当代灌区建设的启迪 39
第4章 当代农牧业开发的经验和教训 43
4.1 孪井滩—“建设小绿洲,保护大生态” 43
4.2 红寺堡—灌区开发促进“三生共赢” 52
4.3 景泰川—荒漠戈壁向绿色田野的转变 60
4.4 民勤—超采地下水加剧沙漠化 64
第5章 农业开发与沙漠化正逆过程的关系 80
5.1 沙漠化的发生与发展机理 80
5.2 灌溉农业形成绿洲 95
5.3 旱作撂荒导致沙化 97
第6章 生态农牧业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01
6.1 必要性 101
6.2 可行性 106
第7章 生态农牧业发展思路 110
7.1 基本理念 110
7.2 功能定位 111
7.3 发展原则 111
7.4 发展重点 112
7.5 优选途径 113
第8章 土地适宜性评价及生态功能区划 115
8.1 土地适宜性评价原则 115
8.2 土地适宜性评价 117
8.3 生态功能区划 130
8.4 各分区生态特征 132
第9章 生态农牧业开发典型模式分析 133
9.1 草畜型生态农牧业模式 133
9.2 以沙产业为核心的生态农牧业模式 137
9.3 生态种植业模式 140
9.4 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型生态农牧业模式 142
9.5 城郊型生态农牧业模式 145
9.6 集水型生态农牧业模式 147
9.7 各分区生态农牧业适宜发展模式 149
第10章 生态农牧业开发模式的生态效益评估 151
10.1 土地覆盖变化及其效应分析 151
10.2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 159
10.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166
第11章 提高大柳树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 173
11.1 编制大柳树生态经济区规划,推动其纳入国家战略 173
11.2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启动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 173
11.3 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174
11.4 创新“三化”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和开放合作 175
11.5 强化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开发 175
11.6 科学考核评估体系,推动区域科学发展 176
第12章 完善大柳树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政策体系 178
12.1 财政政策 178
12.2 税收政策 179
12.3 投资政策 179
12.4 金融政策 179
12.5 产业政策 179
12.6 统筹城乡发展政策 180
12.7 生态补偿政策 180
12.8 人才政策 180
12.9 帮扶政策 181
结论 182
参考文献 184
后记 187
第1章 人地系统特征 1
1.1 建设背景及区域范围 1
1.2 自然基础 4
1.3 社会基础 7
1.4 人地系统特征 10
1.5 人地系统良性发展方式 15
第2章 战略定位 19
2.1 战略价值 19
2.2 发展方向 27
第3章 区域农牧业开发的历史经验和启迪 29
3.1 区域农牧业开发活动变迁 29
3.2 农牧业开发活动的重大贡献 38
3.3 农牧业开发历史对当代灌区建设的启迪 39
第4章 当代农牧业开发的经验和教训 43
4.1 孪井滩—“建设小绿洲,保护大生态” 43
4.2 红寺堡—灌区开发促进“三生共赢” 52
4.3 景泰川—荒漠戈壁向绿色田野的转变 60
4.4 民勤—超采地下水加剧沙漠化 64
第5章 农业开发与沙漠化正逆过程的关系 80
5.1 沙漠化的发生与发展机理 80
5.2 灌溉农业形成绿洲 95
5.3 旱作撂荒导致沙化 97
第6章 生态农牧业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01
6.1 必要性 101
6.2 可行性 106
第7章 生态农牧业发展思路 110
7.1 基本理念 110
7.2 功能定位 111
7.3 发展原则 111
7.4 发展重点 112
7.5 优选途径 113
第8章 土地适宜性评价及生态功能区划 115
8.1 土地适宜性评价原则 115
8.2 土地适宜性评价 117
8.3 生态功能区划 130
8.4 各分区生态特征 132
第9章 生态农牧业开发典型模式分析 133
9.1 草畜型生态农牧业模式 133
9.2 以沙产业为核心的生态农牧业模式 137
9.3 生态种植业模式 140
9.4 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型生态农牧业模式 142
9.5 城郊型生态农牧业模式 145
9.6 集水型生态农牧业模式 147
9.7 各分区生态农牧业适宜发展模式 149
第10章 生态农牧业开发模式的生态效益评估 151
10.1 土地覆盖变化及其效应分析 151
10.2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 159
10.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166
第11章 提高大柳树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 173
11.1 编制大柳树生态经济区规划,推动其纳入国家战略 173
11.2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启动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 173
11.3 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174
11.4 创新“三化”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和开放合作 175
11.5 强化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开发 175
11.6 科学考核评估体系,推动区域科学发展 176
第12章 完善大柳树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政策体系 178
12.1 财政政策 178
12.2 税收政策 179
12.3 投资政策 179
12.4 金融政策 179
12.5 产业政策 179
12.6 统筹城乡发展政策 180
12.7 生态补偿政策 180
12.8 人才政策 180
12.9 帮扶政策 181
结论 182
参考文献 184
后记 18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