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我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评价与体系完善研究
作者:宋维明,薛永基,温亚利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5-01
ISBN:9787503895456
定价:¥6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宋维明、薛永基、温亚利等著的《我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评价与体系完善研究》梳理了西部地区生态经济的特点,分析了林业生态建设政策背景及演进,剖析了西部林业生态建设区域模式,评价了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综合影响和政府协调性问题,对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系统分析与动态模拟,提出了林业生态政策创新与政府职能转型。本书以政策体系整体为着眼点,实现了对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的系统性研究;借助演化博弈思想和复杂科学理论方法,解析了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效果的形成原因;依托10年实践,就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体系优化提出了建议。
作者简介
暂缺《我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评价与体系完善研究》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1.2 林业生态建设政策和相关制度效果显著,但“协调性”问题无法回避
1.1.3 完善现有的政策体系是西部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国家战略实施的现实需要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生态建设
1.3.2 林业生态建设政策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报告结构
1.6 主要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生态建设理论与国际实践
2.1 “社会一生态系统”的提出
2.2 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2.1 生态环境破坏的发生
2.2.2 市场体制与生态破坏
2.2.3 生活方式与生态破坏
2.2.4 从不协调到协调:基于内生性市场经济的一种改进
2.3 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政策实践基本过程
2.4 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政策和实践
2.4.1 国家意志驱动,主要表现为政府的宏观生态环境政策工具
2.4.2 公众参与下的生态建设行为
2.5 生态建设政策实践变化——从政府全能控制型治理到主导型治理模式
2.5.1 政府全能控制型治理模式
2.5.2 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背景及演进
3.1 研究背景
3.2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归类
3.2.1 政策搜集与编码
3.2.2 政策分类
33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演进
3.3.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政策演进
3.3.2 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演进
3.3.3 三北及长江流域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政策演进
3.3.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政策演进
3.3.5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3.3.6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政策演进
3.3.7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政策演进
3.3.8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政策演进
3.4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演进动因和趋势分析
3.4.1 动因
3.4.2 趋势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的区域与模式分析
4.1 中国西部地区区域生态特征与林业生态建设政策类型
4.1.1 中国西部地区区域分布、生态特征与建设目标
4.1.2 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区区域范围、生态特征与建设目标
4.1.3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区域范围、生态特征与建设目标
4.1.4 青藏高原江河水源涵养区区域范围、生态特征与建设目标
4.1.5 西南石漠化防治区区域范围、生态特征与建设目标
4.1.6 重要森林生态功能区区域范围、生态特征与建设目标
4.1.7 林业生态建设政策类型与重点区域范围
4.1.8 小结
4.2 中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实施的区域特征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中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实施的区域特征分析
4.2.3 小结
4.3 中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区域的政策模式
4.3.1 分析方法
4.3.2 指标选取
4.3.3 计算过程与分析结果
4.3.4 中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区域模式与政策重点
4.3.5 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综合影响评价
5.1 我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活动概况
5.1.1 林业生态建设政策
5.1.2 我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活动概况
5.2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综合效果评价方法
5.2.1 评价内涵
5.2.2 评价方法
5.3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综合效果评价的实证分析
5.3.1 生态效益指标分析
5.3.2 经济效益指标分析
5.3.3 社会效益指标分析
5.3.4 林业生态建设综合效益分析
5.4.本章小结
第6章 西部林业生态协调性评价
6.1 林业生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 林业生态建设的层次协调分析
6.3 西部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区域协调分析
6.3.1 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协调分析
6.3.2 西部地区各省份林业生态建设的协调分析
6.4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6.4.1 林业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6.4.2 林业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估的理论模型
6.4.3 西部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的实证研究
6.5 西部地区林业生态政策的协调性分析
6.5.1 西部地区林业生态政策与西部开发其他政策协调分析
6.5.2 西部地区林业生态政策间的协调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性评价
7.1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区域可持续性评价
7.1.1 可持续性理论
7.1.2 评价体系的构建
7.1 3西部地区总体状况描述
7.1.4 典型省份示例评析
7.2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可持续性评价
7.2.1 评价体系构建
7.2.2 西部地区总体状况描述
7.2.3 典型省区示例评析
7.3 农户视角下西部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性评价
7.3.1 研究设计
7.3.2 农户认知与满意度现状描述
7.3.3 基于农户满意度的可持续性影响因素
7.3.4 小结
7.4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问题与对策
7.4.1 存在的不足
7.4.2 优化的建议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林业生态建设政策演进博弈
8.1 林业生态建设的激励性规制
8.1.1 激励性规制
8.1.2 激励性规制理论在林业生态建设规制中的应用
8.2 林业生态建设主体博弈分析——基于两层次的规制机制
8.2.1 理论假设
8.2.2 博弈模型
8.3 林业生态建设主体博弈分析——基于三层次的规制机制
8.3.1 委托一代理理论与寻租行为
8.3.2 基本假设
8.3.3 基本博弈关系分析
8.3.4 博弈模型构建
8.4 企业主体实施林业生态建设激励机制的构建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效果的分析与评价
9.1 指标选取及数据描述
9.1.1 指标选取
9.1.2 数据描述
9.2 面向林业生态建设的支持向量回归方法
9.2.1 统计学习理论
9.2.2 传统支持向量回归机理论
9.2.3 多输出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
93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效果评价
9.3.1 模型构建
9.3.2 结果及分析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系统分析与动态建模
10.1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体系与功能构建
10.1.1 Netlog0平台简介
10.1.2 模型构建
10.2 系统运行动态模拟(以甘肃省天保工程为例)
10.2.1 系统有效性分析
10.2.2 基准情况下设置
10.2.3 天保工程政策影响分析
10.2.4 天保工程满意度调整分析
10.2.5 补贴额度调整分析
10.3 政策建议
10.4 本章小结
第11章 西部林业生态政策创新及职能转变
11.1 西部林业生态政策创新及政府职能转变原则
11.1.1 协调性原则
11.1.2 有效性原则
11.1.3 可持续性原则
11.1.4 可操作性原则
11.1.5 以人为本的原则
11.1.6 尊重自然文化的原则
11.2 西部林业生态政策创新
11.2.1 西部林业生态政策内容创新
11.2.2 西部林业生态政策过程创新
11.3 林业管理部门政府职能转变
1l.3.1 规则制定职能
11.3.2 规则维护职能
11.3.3 引导支持职能
11.3.4 组织协调职能
11.4 本章小结
第12章 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
12.1 主要结论
12.1.1 西部林业生态政策的演进呈现科学化、法制化等特点
12.1.2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可归类为4种模式,区域性特点显著.
12.1.3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12.1.4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整体协调较好,局部存在冲突
12.1.5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性良好,但后续发展挑战多
12.1.6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效果存在区域差异
12.1.7 西部林业生态政策应进行系统创新,其职能应转变
12.2 研究启示
12.2.1 新制度下林业生态建设政策需要新的要求
12.2.2 新背景下西部林业生态政策的创新及职能转变
12.2.3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制度本身的系统性和协调性
12.2.4 发挥农户利益核心驱动力,鼓励农民生态创业,推进林区生态富民
12.2.5 林业生态建设研究的“点面结合”与系统性、科学性
12.3 研究展望
1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省(自治区、直辖市)西部林业生态建设调查问卷(村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西部林业生态建设调查问卷(农户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西部林业生态建设调查问卷(政府表)
1.1 研究背景
1.1.1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1.2 林业生态建设政策和相关制度效果显著,但“协调性”问题无法回避
1.1.3 完善现有的政策体系是西部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国家战略实施的现实需要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生态建设
1.3.2 林业生态建设政策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报告结构
1.6 主要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生态建设理论与国际实践
2.1 “社会一生态系统”的提出
2.2 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2.1 生态环境破坏的发生
2.2.2 市场体制与生态破坏
2.2.3 生活方式与生态破坏
2.2.4 从不协调到协调:基于内生性市场经济的一种改进
2.3 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政策实践基本过程
2.4 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政策和实践
2.4.1 国家意志驱动,主要表现为政府的宏观生态环境政策工具
2.4.2 公众参与下的生态建设行为
2.5 生态建设政策实践变化——从政府全能控制型治理到主导型治理模式
2.5.1 政府全能控制型治理模式
2.5.2 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背景及演进
3.1 研究背景
3.2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归类
3.2.1 政策搜集与编码
3.2.2 政策分类
33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演进
3.3.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政策演进
3.3.2 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演进
3.3.3 三北及长江流域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政策演进
3.3.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政策演进
3.3.5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3.3.6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政策演进
3.3.7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政策演进
3.3.8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政策演进
3.4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演进动因和趋势分析
3.4.1 动因
3.4.2 趋势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的区域与模式分析
4.1 中国西部地区区域生态特征与林业生态建设政策类型
4.1.1 中国西部地区区域分布、生态特征与建设目标
4.1.2 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区区域范围、生态特征与建设目标
4.1.3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区域范围、生态特征与建设目标
4.1.4 青藏高原江河水源涵养区区域范围、生态特征与建设目标
4.1.5 西南石漠化防治区区域范围、生态特征与建设目标
4.1.6 重要森林生态功能区区域范围、生态特征与建设目标
4.1.7 林业生态建设政策类型与重点区域范围
4.1.8 小结
4.2 中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实施的区域特征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中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实施的区域特征分析
4.2.3 小结
4.3 中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区域的政策模式
4.3.1 分析方法
4.3.2 指标选取
4.3.3 计算过程与分析结果
4.3.4 中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区域模式与政策重点
4.3.5 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综合影响评价
5.1 我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活动概况
5.1.1 林业生态建设政策
5.1.2 我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活动概况
5.2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综合效果评价方法
5.2.1 评价内涵
5.2.2 评价方法
5.3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综合效果评价的实证分析
5.3.1 生态效益指标分析
5.3.2 经济效益指标分析
5.3.3 社会效益指标分析
5.3.4 林业生态建设综合效益分析
5.4.本章小结
第6章 西部林业生态协调性评价
6.1 林业生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 林业生态建设的层次协调分析
6.3 西部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区域协调分析
6.3.1 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协调分析
6.3.2 西部地区各省份林业生态建设的协调分析
6.4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6.4.1 林业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6.4.2 林业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估的理论模型
6.4.3 西部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的实证研究
6.5 西部地区林业生态政策的协调性分析
6.5.1 西部地区林业生态政策与西部开发其他政策协调分析
6.5.2 西部地区林业生态政策间的协调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性评价
7.1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区域可持续性评价
7.1.1 可持续性理论
7.1.2 评价体系的构建
7.1 3西部地区总体状况描述
7.1.4 典型省份示例评析
7.2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可持续性评价
7.2.1 评价体系构建
7.2.2 西部地区总体状况描述
7.2.3 典型省区示例评析
7.3 农户视角下西部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性评价
7.3.1 研究设计
7.3.2 农户认知与满意度现状描述
7.3.3 基于农户满意度的可持续性影响因素
7.3.4 小结
7.4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问题与对策
7.4.1 存在的不足
7.4.2 优化的建议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林业生态建设政策演进博弈
8.1 林业生态建设的激励性规制
8.1.1 激励性规制
8.1.2 激励性规制理论在林业生态建设规制中的应用
8.2 林业生态建设主体博弈分析——基于两层次的规制机制
8.2.1 理论假设
8.2.2 博弈模型
8.3 林业生态建设主体博弈分析——基于三层次的规制机制
8.3.1 委托一代理理论与寻租行为
8.3.2 基本假设
8.3.3 基本博弈关系分析
8.3.4 博弈模型构建
8.4 企业主体实施林业生态建设激励机制的构建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效果的分析与评价
9.1 指标选取及数据描述
9.1.1 指标选取
9.1.2 数据描述
9.2 面向林业生态建设的支持向量回归方法
9.2.1 统计学习理论
9.2.2 传统支持向量回归机理论
9.2.3 多输出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
93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效果评价
9.3.1 模型构建
9.3.2 结果及分析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系统分析与动态建模
10.1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体系与功能构建
10.1.1 Netlog0平台简介
10.1.2 模型构建
10.2 系统运行动态模拟(以甘肃省天保工程为例)
10.2.1 系统有效性分析
10.2.2 基准情况下设置
10.2.3 天保工程政策影响分析
10.2.4 天保工程满意度调整分析
10.2.5 补贴额度调整分析
10.3 政策建议
10.4 本章小结
第11章 西部林业生态政策创新及职能转变
11.1 西部林业生态政策创新及政府职能转变原则
11.1.1 协调性原则
11.1.2 有效性原则
11.1.3 可持续性原则
11.1.4 可操作性原则
11.1.5 以人为本的原则
11.1.6 尊重自然文化的原则
11.2 西部林业生态政策创新
11.2.1 西部林业生态政策内容创新
11.2.2 西部林业生态政策过程创新
11.3 林业管理部门政府职能转变
1l.3.1 规则制定职能
11.3.2 规则维护职能
11.3.3 引导支持职能
11.3.4 组织协调职能
11.4 本章小结
第12章 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
12.1 主要结论
12.1.1 西部林业生态政策的演进呈现科学化、法制化等特点
12.1.2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可归类为4种模式,区域性特点显著.
12.1.3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12.1.4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整体协调较好,局部存在冲突
12.1.5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性良好,但后续发展挑战多
12.1.6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效果存在区域差异
12.1.7 西部林业生态政策应进行系统创新,其职能应转变
12.2 研究启示
12.2.1 新制度下林业生态建设政策需要新的要求
12.2.2 新背景下西部林业生态政策的创新及职能转变
12.2.3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制度本身的系统性和协调性
12.2.4 发挥农户利益核心驱动力,鼓励农民生态创业,推进林区生态富民
12.2.5 林业生态建设研究的“点面结合”与系统性、科学性
12.3 研究展望
1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省(自治区、直辖市)西部林业生态建设调查问卷(村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西部林业生态建设调查问卷(农户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西部林业生态建设调查问卷(政府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