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空之美学释义
作者:王耘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01
ISBN:9787208142237
定价:¥6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人们通常以为,“空”是一个佛教范畴,源自印度。中国艺术语言之“空”,是印度佛教范畴之“空”的辐射效应——印度佛教范畴之“空”是一种脱离生死的解构策略,波及至中国古代的审美世界。本书则提出,“空”作为外来文化符码介入中土前,在本土文化内部已经存在;而作为美学范畴之“空”,是本土文化之“空”整合印度佛教范畴之“空”的结果。本土文化之“空”是一种生命存在的境遇;印度佛教范畴之“空”是一种般若智慧的运思;前者吸纳了后者,而非后者衍生前者,终究催生出一种生命美学之“空”。
作者简介
王耘,1973年6月生,江苏仪征人。文学博士、博士后,原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2001)、复旦大学(2004)。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2013),主要研究中国美学史、佛教美学、建筑美学、生态哲学等。另为美国佛罗里达州亚特兰大大学(FAU)访问学者(2012-2013)、韩国外国语大学(HUFS)客座教授(2014-2015)。已出版专著《唐代美学范畴研究》(2005)、《复杂性生态哲学》(2008)、《隋唐佛教各宗与美学》(2010)、《江南古代都会建筑与生态美学》(2012)等。在《文艺理论研究》、《学术月刊》、《文艺争鸣》、《江海学刊》等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其中数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美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科学技术哲学》、《造型艺术》等转载。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09FZX013)、一般项目(13BZX093)、中华外译项目(15WZX013)各一项,曾获得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2、2014)、二等奖(2007、2009)。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作为美学范畴之‘空’的历史沿革研究”(13BZX093)的最终成果。
目录
序 / 1
导论 / 1
第一章 本土之空:空间概念 / 11
第一节 穴居的记忆 / 11
第二节 空:建筑的现实意义 / 28
第三节 空与时空之美 / 47
第二章 佛教之空:哲学术语 / 65
第一节 空的初义 / 65
第二节 拯救的知识谱系 / 84
第三章 本土之空收摄佛教之空的前提 / 106
第一节 气:宇宙论的体性诉求 / 106
第二节 面对死亡:生命论的破解 / 119
第四章 佛教之空归并于本土之空的途径 / 134
第一节 作为吞吐的身体 / 134
第二节 作为佛性的灵魂 / 145
第五章 面向整体:空的恢弘效应 / 157
第一节 仪轨、法度与空 / 157
第二节 空与圆融 / 168
第三节 一个整体的世界 / 176
第六章 体性之空:空之存在逻辑的推论 / 186
第一节 理学与空:理性之美 / 186
第二节 心学与空:心性之美 / 200
第七章 意境之空:美学范畴 / 213
第一节 艺术文本中的空缘 / 213
第二节 空为果论 / 221
第三节 象、境、意 / 234
第四节 意境:空灵的情韵 / 254
结语 / 279
后记 / 282
导论 / 1
第一章 本土之空:空间概念 / 11
第一节 穴居的记忆 / 11
第二节 空:建筑的现实意义 / 28
第三节 空与时空之美 / 47
第二章 佛教之空:哲学术语 / 65
第一节 空的初义 / 65
第二节 拯救的知识谱系 / 84
第三章 本土之空收摄佛教之空的前提 / 106
第一节 气:宇宙论的体性诉求 / 106
第二节 面对死亡:生命论的破解 / 119
第四章 佛教之空归并于本土之空的途径 / 134
第一节 作为吞吐的身体 / 134
第二节 作为佛性的灵魂 / 145
第五章 面向整体:空的恢弘效应 / 157
第一节 仪轨、法度与空 / 157
第二节 空与圆融 / 168
第三节 一个整体的世界 / 176
第六章 体性之空:空之存在逻辑的推论 / 186
第一节 理学与空:理性之美 / 186
第二节 心学与空:心性之美 / 200
第七章 意境之空:美学范畴 / 213
第一节 艺术文本中的空缘 / 213
第二节 空为果论 / 221
第三节 象、境、意 / 234
第四节 意境:空灵的情韵 / 254
结语 / 279
后记 / 28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