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验室Ⅰ:探索创新原动力
作者:澎湃研究所 编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4-01
ISBN:9787208150324
定价:¥58.00
代序:中国工业化的密码
第一集 创新涟漪
本集主要讲述中国创新的逻辑,以及中国创新已获取的成就。
从硬件巨头格力、华为,到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腾讯,展示出中国式创新
的发展脉络,展现了中国式创新的能量。
对付人才流失就要不断培养人才/ 003
——专访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 董明珠
中国需要与创新相容的法律和金融体系/ 015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徐奇渊
中国科研的质量并不低/ 022
——专访英国《自然》杂志执行主编 尼克·坎贝尔
阿里希望未来能服务20亿人/ 027
……
杭州与西雅图之间的云计算对决不可避免/ 036
——专访阿里云数据事业部前资深总监 闫安
虚拟广场:微信在城市的崛起/ 040
——专访微信城市服务项目负责人 顾海君
第二集 追赶脚步
本集主要讲述中国企业在机器人、半导体、大飞机及航空发动机等中国相对弱势产业领域的追赶情况。
本集特色在于,讲述中国企业追赶现状的同时,向观众展示了国际上相关产业领域的先进公司正在如何开发、布局中国市场。
国产机器人没什么利润/ 047
——专访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工程师 游玮
日本企业教会我们做机器人/ 054
——专访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许礼进
中国机床打市场靠服务/ 061
——专访沈阳机床集团总系统师 朱志浩
韩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 067
——专访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汝京
2030年,中国半导体能做到世界一流/ 075
——专访高通中国区董事长 孟樸
智能手机将来会有更好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 081
——专访高通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 侯纪磊
ARJ21要创建出一套民用飞机体系/ 084
——专访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原总经理 汤小平
中国高端制造要有自己的科研系统/ 095
——专访霍尼韦尔科技事业部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 罗文中
个人机器人会像手机一样流行/ 100
——专访日本大阪大学教授、国际高级电信研究院石黑浩特别研究室主任 石黑浩
MIT的生意经/ 110
——专访美国iRobot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科林·安格尔
人对机器人误解太多/ 119
——专访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机器人事业部部长 西川清吾
中国半导体发展已具备天时、地利、人和/ 124
——专访矽睿科技CEO 谢志峰
航发技术禁运没想的那么多/ 131
——专访通用电气航空集团中国区工程技术总经理 王鹏
中国的燃机发展有非常好的上升势头/ 140
——专访西门子(中国)发电与天然气集团首席技术官赵作智
第三集 生态力量
本集主要讲述大企业如何激励内部员工创新和创业。
从海尔鼓励员工创立新的独立公司,到微软举办骇客马拉松活动、英特尔营
造珊瑚礁式的创新生态系统等案例向观众展示了中外企业在激励员工创新方面的
同与不同。
互联网时代给了我们研发更大的可能性/ 149
——专访青岛雷神科技有限公司CEO 路凯林
海尔孵化平台与小微企业共同成长/ 154
——专访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 周兆林
乐视不等风来,而是自己创造风/ 160
——专访乐视联合创始人 刘弘
中国云计算的规模会跻身全球前列/ 169
——专访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运营官、微软亚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微软中国云计算与企业事业部总经理 申元庆
中国做机器人应该考虑怎么弯道超车/ 177
——专访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前院长 吴甘沙
科学家不能逼得太急/ 184
——专访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兼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 洪小文
第四集 两条道路
本集主要讲述所有科技创新的诞生之地——实验室,以及相关的科研机制是怎样的。
通过对中外研究机构以及跨国公司研究部门的实地探访,向观众展现了基础研究或长期持续性研究机制的国外做法、国内做法以及大公司做法,为中国科研机制改革提供某种参考。
科研经费永远不够,考核一直很严/ 197
——专访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 王建宇
好的工作,短期考核都出不来/ 206
——专访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罗毅
别让年轻的科研人员因收入低而放弃梦想/ 215
——专访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 刘珺
过去四十多年,我一直在找电子的半径/ 222
——专访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著名华裔物理学家 丁肇中
中国要有把科学转化为产品的机制/ 233
——专访通用电气全球前副总裁 陈向力
中国总有一天能造航空发动机/ 238
——专访通用电气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前总经理 康鹏举
中国科研要克服重复多、协调差/ 246
——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褚君浩
中国对撞机项目存在技术缺陷/ 255
——专访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国际关系部部长、物理学家 鲁迪格·沃斯
后记/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