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空间规划体系与空间治理
作者:王金岩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0-01
ISBN:9787564173777
定价:¥5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空间规划体系是以空间资源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为核心,由各类空间规划组成,具有时空逻辑一体和功能结构开放特性的综合公共治理体系,是统筹国土空间开发,调控经济社会运行,规避城乡发展风险,平衡主体价值利益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空间规划体系与空间治理/规划时空维度丛书》界定了空间规划体系的内涵,从人居文明分异的角度对世界空间规划体系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影响空间规划体系的内在范畴和价值取向。同时,回顾了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的发展历程,结合当下以“多规合一”为代表的改革实践,提出了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的再造要进行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的革故鼎新。立足生态文明视野,以易学中国哲学原理为依归、西方空间哲思为参照,提出了基于权力结构和空间边界清晰,空间规划体系要走联动多中心治理之路,通过守住底线、确定战略、专项推进的规划治理过程,将体系重构与空间治理有机结合,*终为形成空间规划体系的中国范式提供借鉴。《空间规划体系与空间治理/规划时空维度丛书》可供城乡规划、人文地理、建筑设计、公共管理、哲学社会、区域经济等领域的学者、师生及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也可供对人居环境空间规划问题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王金岩,1981年生,山东兖州人,城市规划专业学士、硕士,人文地理学博士,中国哲学博士后,现任教于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建筑学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城乡规划与设计的教学、科研和实践工作,研究领域涉及城市形态与空间发展、人居哲学与规划变迁等方面。先后在《城市规划》《规划师》、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城市发展研究》《城市问题》《现代城市研究》《华中建筑》等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主编《规划时空维度》丛书,出版《空间规划体系论——模式解析与框架重构》《城乡规划时空笔记》《空间规划体系与空间治理》等专著多部。
目录
总序
序
前言
1 绪论
1.1 如何审视空间规划体系?
1.1.1 审视的层次和视角
1.1.2 关注空间规划体系的意义
1.2 谁在关注空间规划体系?
1.2.1 外国研究进展
1.2.2 我国研究进展
1.2.3 研究综合评析
2 空间规划体系理论思辨
2.1 理论基础
2.1.1 地理空间论
2.1.2 人地关系论
2.1.3 规划论
2.1.4 理论综合
2.2 概念界定
2.2.1 空间
2.2.2 规划
2.2.3 体系
2.2.4 空间规划体系
2.3 内涵思辨
2.3.1 空间规划体系与哲学
2.3.2 空间规划体系与科学
2.3.3 空间规划体系与治理
2.3.4 空间规划体系的属性
3 外国空间规划体系模式考察
3.1 概述
3.2 西欧区域
3.2.1 不列颠模式
3.2.2 拿破仑模式
3.2.3 日耳曼模式
3.2.4 斯堪的纳维亚模式
3.3 美澳区域
3.3.1 美利坚模式
3.3.2 澳大利亚模式
3.4 东亚区域
3.4.1 日本模式
3.4.2 韩国模式
3.5 类型与价值综合分析
3.5.1 形成机理
3.5.2 类型分异
3.5.3 范畴价值
4 中国空间规划体系发展演变
4.1 古代与民国时期
4.1.1 古代范式
4.1.2 民国探索
4.2 新中国成立后的历程
4.2.1 发展流变
4.2.2 价值取向
4.3 港澳台地区的实践
4.3.1 香港
4.3.2 澳门
4.3.3 台湾
4.4 范畴与价值综合分析
5 当代中国空间规划体系考察
5.1 对实践的考察
5.1.1 行政方面
5.1.2 运作方面
5.1.3 法制方面
5.1.4 两点解释
5.2 寻求突围之道
5.2.1 “N规合一”历程
5.2.2 “N规合一”经验
5.2.3 从“N规合一”到“N规合一 ”
5.3 时空范畴审视
5.3.1 基本范畴
5.3.2 派生范畴
6 当代中国空间规划体系与空间治理
6.1 治理之道的辩证思考
6.1 1状元卷与“天托邦”
6.1.2 从“逻各斯”到“道”
6.2 治理的基本原理框架
6.2.1 多中心治理的总体理路
6.2.2 多中心联动治理的具体原理
6.3 体系治理的现实格局
6.3.1 空间规划体系的核心构成
6.3.2 从空间规划体系到空间治理
6.4 体系重构的行动选择
6.4.1 认知觉醒
6.4.2 主体作为
7 结语:回归栖居的世界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附录:我国多部门主导空间规划类型对照参考表(截至2017年)
序
前言
1 绪论
1.1 如何审视空间规划体系?
1.1.1 审视的层次和视角
1.1.2 关注空间规划体系的意义
1.2 谁在关注空间规划体系?
1.2.1 外国研究进展
1.2.2 我国研究进展
1.2.3 研究综合评析
2 空间规划体系理论思辨
2.1 理论基础
2.1.1 地理空间论
2.1.2 人地关系论
2.1.3 规划论
2.1.4 理论综合
2.2 概念界定
2.2.1 空间
2.2.2 规划
2.2.3 体系
2.2.4 空间规划体系
2.3 内涵思辨
2.3.1 空间规划体系与哲学
2.3.2 空间规划体系与科学
2.3.3 空间规划体系与治理
2.3.4 空间规划体系的属性
3 外国空间规划体系模式考察
3.1 概述
3.2 西欧区域
3.2.1 不列颠模式
3.2.2 拿破仑模式
3.2.3 日耳曼模式
3.2.4 斯堪的纳维亚模式
3.3 美澳区域
3.3.1 美利坚模式
3.3.2 澳大利亚模式
3.4 东亚区域
3.4.1 日本模式
3.4.2 韩国模式
3.5 类型与价值综合分析
3.5.1 形成机理
3.5.2 类型分异
3.5.3 范畴价值
4 中国空间规划体系发展演变
4.1 古代与民国时期
4.1.1 古代范式
4.1.2 民国探索
4.2 新中国成立后的历程
4.2.1 发展流变
4.2.2 价值取向
4.3 港澳台地区的实践
4.3.1 香港
4.3.2 澳门
4.3.3 台湾
4.4 范畴与价值综合分析
5 当代中国空间规划体系考察
5.1 对实践的考察
5.1.1 行政方面
5.1.2 运作方面
5.1.3 法制方面
5.1.4 两点解释
5.2 寻求突围之道
5.2.1 “N规合一”历程
5.2.2 “N规合一”经验
5.2.3 从“N规合一”到“N规合一 ”
5.3 时空范畴审视
5.3.1 基本范畴
5.3.2 派生范畴
6 当代中国空间规划体系与空间治理
6.1 治理之道的辩证思考
6.1 1状元卷与“天托邦”
6.1.2 从“逻各斯”到“道”
6.2 治理的基本原理框架
6.2.1 多中心治理的总体理路
6.2.2 多中心联动治理的具体原理
6.3 体系治理的现实格局
6.3.1 空间规划体系的核心构成
6.3.2 从空间规划体系到空间治理
6.4 体系重构的行动选择
6.4.1 认知觉醒
6.4.2 主体作为
7 结语:回归栖居的世界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附录:我国多部门主导空间规划类型对照参考表(截至2017年)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