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早期史书叙事模式的形成及流变
作者:史常力 著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01
ISBN:9787306066619
定价:¥7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早期史书叙事模式的形成及流变/广东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早期史书叙事模式的形成及流变”(13CZW055)的结项成果。《中国早期史书叙事模式的形成及流变/广东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以中国早期史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早期历史典籍的认真梳理,系统地勾画出中国叙事方式的存在形态与多样类型,由此可以对中国早期史书若干与叙事相关的问题得出更加清晰的认识。
作者简介
史常力,1979年生,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汉语靠前教育系系主任,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汉学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文艺争鸣》等发表论文多篇。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中国早期纪时方式的演变与编年体史书的产生
第一节 纪时体系的初步形成——商周甲骨文与钟鼎铭文
第二节 纪时体系停滞阶段——《尚书》与《逸周书》
第三节 纪时系统的成熟与编年体史书的出现——《春秋》
第四节 《春秋》之后的编年体
第二章 早期史书的空间叙事——国别体史书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国别体史书产生的基础——空间概念的出现以及“分地记事”模式的萌芽
第二节 分地记事的早期形态——以《山海经》为中心
第三节 国别体史书的初始形态——《国语》和《战国策》
第四节 国别体史书的完善——《史记》中的世家体
第五节 中国早期空间叙事的地域中心理念
第三章 综合性的史书体例——纪传体史书
第一节 《史记》五体的源流及特点
第二节 纪传体体例特征及产生基础
第四章 中国早期史书的叙事意义
第一节 “前史书”阶段的道德评判
第二节 道德评判体系的形成——从《尚书》《逸周书》到《春秋》
第三节 道德评判的强化——从《国语》到《左传》
第四节 《史记》中的道德评判
第五章 中国早期史书叙事中的叙事者和隐含读者
第一节 叙事者与隐含读者
第二节 中国早期史官活动概述
第三节 甲骨文的作者与叙事者
第四节 钟鼎铭文的作者与叙事者
第五节 《春秋》的作者与叙事者
第六节 《左传》的叙事者
第七节 《国语》《战国策》的叙事者
第八节 《史记》的叙事者和隐含读者
附录 “汤武革命”意义解读模式的形成与古代中国政权更替的政治学诠释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