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理论/旅游实务
-
海岛旅游绩效时空特征与驱动机制研究高维全 著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岛以其独特的资源,优美的环境,受到旅游市场的热烈追捧,旅游开发已经成为海岛地区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海岛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脆弱的生态环境,在推进海岛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重投入轻产出的倾向,导致海岛旅游依然是粗放型开发状态,海岛资源未合理配置、充分利用。《海岛旅游绩效时空特征与驱动机制研究:以中国12个海岛县(区)为例》以中国12个海岛县(区)为例进行研究,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由于海岛所处地理位置、地区经济、交通、资源等条件差异,要做的研究工作还有很多。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郭创乐 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是乡村旅游方面的著作。首先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这是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战略背景。然后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演进以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后又从乡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新时代乡村旅游形象的定位和设计、新时代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营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对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阐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可供乡村振兴研究者、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人员、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人员以及高校旅游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
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编《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20》是根据入境游客花费抽样调查和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数据整理汇总,反映2019年入境游客花费和国内居民国内旅游情况的资料性年刊,主要供旅游业发展研究者参考使用。上篇为停留3个月以内的入境游客抽样调查资料,主要反映入境游客的主要特征,入境外国人、港澳台同胞的花费水平和花费构成、在境内的停留时间以及入境次数、流向和对住宿单位的选择等信息。下篇为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汇集了2019年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主要反映2019年国内旅游基本情况及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分类数据。
-
桂滇黔乡村旅游业态创新与空心村治理协同模式研究杨莎莎 等 著《桂滇黔乡村旅游业态创新与空心村治理协同模式研究》以乡村旅游与空心村治理协同模式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提出桂滇黔乡村旅游与空心村治理协同,模式的实现路径。具体来说,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对桂滇黔乡村旅游与空心村治理协同模式进行了文献回顾,确定了相关理论基础。二是桂滇黔乡村旅游与空心村治理协同模式的分析框架。三是桂滇黔乡村旅游与空心村治理协同模式的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四是桂滇黔乡村旅游与空心村治理协同模式的结构方程实证研究。五是桂滇黔乡村旅游与空心村治理协同模式的SPS案例验证。六是桂滇黔乡村旅游业态创新与空心村治理协同模式的实现路径。
-
旅游景区优化布局与管理改革研究明庆忠,刘安乐 等 著无论是否发展全域旅游,旅游景区在区域旅游整体迈进之中的骨干支撑作用无疑是不可忽视的。旅游景区毕竟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是旅游产品的主体成分,是旅游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是旅游消费的吸引中心,是旅游产业面的辐射中心,能全面带动区域整体经济发展,能全面带动整个地区的生产消费及各行业的共同发展,形成以旅游为节点的旅游经济产业链。在全域旅游过程中,尽管强调推动旅游空间区域从景区为中心向旅游目的地的转型,不再强调唯旅游景区而架构旅游空间经济系统,主张构建以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区、旅游购物区、旅游露营地、旅游功能小镇、旅游风景道等不同旅游功能区为架构的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推动从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和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全域旅游要达到空间的全域维度。但是,旅游景区没有被边缘化,一些标志性旅游景区仍然是区域旅游的主要形象代表、主要的吸引力所在,犹如在生物群落中的“旗舰群”;同时旅游景区还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学习等各类旅游景区;这可能也是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中强调高等级旅游景区建设的原因之一吧。因此,旅游景区可能会“常青不老”,只是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和全域旅游建设及高质量旅游发展的深入,旅游景区可能在性质、功能、范畴、内涵、外延等方面有所变化。
-
旅游心理学张小红 编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如何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提高旅游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以及如何针对旅游者的心理和行为做科学的预测,将是旅游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钱钟书说过,旅游是让人原形毕露的过程;宗白华也曾说过,旅游是不断发现自我的过程。编者曾教授旅游心理学课程多年,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并得到了师生们的认可。初次学习旅游心理学的学生,往往向老师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心理的实质是什么?心理学与旅游心理学有什么关系?什么是心理?什么是意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什么是心理特征?什么是个性心理特征?旅游者行为有何独特之处?人们为什么要外出旅行?旅游者从惯常环境来到异地,其行为是否会发生变化?动机感知、学习、态度以及个性等个体心理因素对旅游者行为有何影响?学生们对心理学知识的渴望以及希望通过学习有关心理学知识,既能了解自己又能运用于实践指导工作的心情非常迫切,这让编者下定决心在这一次的编写过程中适当扩展内容,增加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也是旅游业从业者们所需要的知识,以此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因此,编者在总结前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科研与实践经验,打破传统的结构体系,力求从旅游业的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践,融合国内外旅游心理学方面现有的文献资料以及作者的研究成果,以案例引出理论,讲解分析理论,再由理论来指导实践(课后讨论案例)的方法构建体系,突出科学性、指导性与应用性。
-
基于在线数据的旅游业潮涌现象分析谢仲文,李晓燕,刘祥艳,辛安娜 著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数据的积累和获取都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在线数据作为一类重要的数据来源,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数据与旅游业的融合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以数据为工具解决旅游业的问题成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因此,基于在线数据研究旅游业的“潮涌现象”成为值得探索的研究思路。《基于在线数据的旅游业“潮涌现象”分析》通过爬取携程网上与云南旅游相关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清洗、统计、呈现和分析,初探了基于在线数据的旅游业“潮涌现象”研究。研究以模型变换为主要线索,建立了旅游数据与旅游业之间的映射关系,快速摸清了旅游供给侧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并从数据出发发现了若干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矛盾。
-
北京文化旅游研究罗清,程伟 著《北京文化旅游研究》从文化旅游的基本概念人手,分析和总结了文化旅游的性质和特点,回顾了北京的历史和旅游发展历史,在对北京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宏观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SWOT分析,根据未来北京文化旅游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战略措施。《北京文化旅游研究》采用了大量的原始资料,著者经验丰富,拥有很强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可为相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北京文化旅游研究》依托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院级课题《休闲旅游与航空业发展调研与人才需求研究》完成编写。
-
大型城市旅游业与演艺业的融合发展陶婷芳 著本书主要探讨中国大型城市中旅游业与演艺业融合发展问题,从多学科角度解读二者融合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标研究,总结世界各大国际城市旅游业与演艺业融合发展的最佳实践和经验。通过扎根研究,提炼出我国大型城市中旅游业与演艺业融合发展的理论模型,即融合动力、融合途径、融合效益和融合环境之间的关系。本书创新性地提出了都市演艺类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强调都市存量演艺资源旅游开发的重要性;从产业(产业链)、企业和城市空间再生产的不同层面,探索了大型城市中旅游业与演艺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生态效益为重心、社会效益为核心的全新融合效益观。本书的研究旨在为中国大型城市旅游业与演艺业的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全域旅游发展的中国模式石培华 著本书是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石培华教授及带领的团队立足多年来服务全域旅游相关战略和工作为行业实践基础,科学总结了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全域旅游模式理论体系。为中国其他地区乃至各发展中国家地区提供一条可以借鉴的旅游发展之路。《全域旅游发展的中国模式》共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全域旅游内涵特征与理念模式,第二章全域旅游发展的省域模式,第三章全域旅游发展的市域模式,第四章全域旅游发展的县域模式,第五章全域旅游发展的综合建设与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