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理论/旅游实务
-
雁荡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科学导游手册袁茂珂,杨林,卢琴飞 等 著雁荡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以下简称为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与台州市,由雁荡山、楠溪江、方山一长屿硐天3个各具特色的园区组成,面积298.80平方千米,是一个以火山岩地质地貌为主导,千年宗教历史、山水文化和石文化交相辉映的综合性自然公园。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4年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被评列为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被评为国家矿山公园。雁荡山是中国著名的“三山五岳”之一,在地理位置上,地处西太平洋亚洲大陆边缘,是全球巨型火山带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古火山之一,发育了具有全球意义的、典型的、类型丰富的火山岩和火山岩地貌。从大约1.4亿年前开始,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板块俯冲,在亚洲大陆板块边缘形成了大规模的火山和岩浆侵入活动。随后雁荡山经历了4期火山爆发,后经地质改造,形成了如今的奇峰叠嶂、怪石飞瀑。这些自然景观的形成过程完整记录了古火山喷发、演化历史,为人们揭示了1亿多年前火山爆发的奥秘。
-
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户旅游扶贫感知研究曹梦甜,张伟强,桂拉旦 著中国粤北山区县域少数民族聚落地区,由于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不足而发展基础薄弱,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及民族差异等不平衡发展现象突出,当地贫困农户家庭不仅本身生计资产单薄,而且还面临市场波动,政策变化,教育和疾病等多重风险,贫困脆弱性显著。由于粤北山区少数民族聚落在空间上与旅游资源富集区重合比例较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是当地农户脱贫的重要路径之一。本书梳理相关旅游扶贫理论和模型框架,以粤北山区连南瑶族自治县为例,分析旅游业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使其对扶贫具有良好地适宜性。并运用相关模型提取县域少数民族聚落农户旅游扶贫感知关键因子,研究旅游扶贫效应及机制,分析农户作为旅游扶贫的参与主体,与旅游扶贫效应的产生有密切联系,其对旅游扶贫效应的微观感知状况关系到他们对本地发展乡村旅游的态度与后续的参与行为。通过对农户对旅游扶贫感知的剖析可为有效缓解农户贫困、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
旅游概论练习册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管理教学案例库严荣,刘旭玲,由亚男 编为旅游院校提供旅游开发案例的资料。
-
旅游概论王金伟 编本书是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本书是中职生必修课程之一。旅游目前已成为全世界人民休闲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旅游”从字面意义上很好理解。“旅”是旅行外出,即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是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所做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为旅游。本书共分为八章,从旅游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入手。包括旅游的基础知识;旅游的本质、属性及特征;旅游的产生及科学概念;旅游的发展历程及时代特征;旅游活动的基本组成;旅游市场;旅游业的基本构成以及旅游与旅游业的影响及发展前景等内容,以期能为旅游学科略进绵薄之力。本书是旅游管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包含旅游科学的方方面面,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及先修课程。
-
南岭瑶族乡村旅游社区发展影响因素研究邓敏 著《南岭瑶族乡村旅游社区发展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对中外相关文献的梳理,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的实施方针与南岭瑶族地区乡村旅游社区的特色,分析了南岭瑶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归纳出影响南岭瑶族乡村旅游社区发展的潜在因素,构建了影响南岭瑶族乡村旅游社区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南岭瑶族乡村旅游社区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利用收集的数据进行验证,通过SPSS和AMOS软件构建南岭瑶族乡村旅游社区发展影响模型,归纳出影响南岭瑶族乡村旅游社区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以期对南岭瑶族乡村旅游社区的发展有所启示。《南岭瑶族乡村旅游社区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可作为乡村旅游业和乡村社区发展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管理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
南沙旅游发展研究动力机制与对策陈扬乐,陈曼真,黎春红 著发展南沙旅游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维护南沙群岛岛礁和海域主权,有利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有利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有利于海洋强国建设,有利于军民融合战略的实施。然而,南沙旅游至今没有起步,甚至没有提上议事日程。而且,目前关于南沙旅游的研究成果奇缺,找不到关于南沙旅游的专项研究成果。因此,对南沙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对策展开研究具有必要性、紧迫性和前瞻性,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和学术价值。经过不懈努力,本项目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并且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成果。
-
旅游审美概论代道军 著本书是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编写的教材,涵盖了旅游审美本质、自然景观审美、人文景观审美、旅游主体的审美修养等内容,在旅游审美的基础美学理论作指导的前提下,将旅游活动的具体审美对象做为重点介绍,以突出旅游特色。全书内容全面、体例清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较强的的实用意义。
-
乡村振兴与旅游持续减贫研究周坤,王进,牟伦超 著本书采用文本分析、扎根理论、假设检验等定性定量研究方法,基于贵州、云南、广西、重庆等地的实地考察调研,主要关注乡村振兴与旅游持续减贫的互动互促互惠。本书运用理论演绎与实证研究,对通过旅游持续减贫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五个总要求的基本路径与方法做了深入探讨。全书采用总分结构,首先从总体上对乡村振兴与旅游持续减贫进行论述,再分别从乡村振兴五个总要求出发,阐述了乡村振兴与旅游持续减贫的互动机制。
-
民族村寨体验旅游产品体系研究吴学成 著本书在构建民族村寨体验旅游产品体系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黔东南为个案,分析民族村寨体验旅游产品体系构建的基础、依据及产品现状,进而提出民族村寨体验旅游产品体系构建目标。围绕产品体系构建目标,探讨民族村寨体验旅游产品体系构建的原理及方法,构建民族村寨体验旅游产品体系的优化控制模型,并提出民族村寨体验旅游产品体系优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