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梁漱溟历史哲学研究
作者:周良发,韩剑尘
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8-01
ISBN:9787565034374
定价:¥3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梁漱溟历史哲学研究》是在作者周良发、韩剑尘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梁漱溟历史哲学以儒家传统生命意蕴为本,援引柏格森生命哲学构建新的形上本体,并由此衍生出来的意欲动力论、文化形态论、伦理本位论、天才圣贤观、直觉认识论等构成的系统的历史哲学体系。全书对梁漱溟历史哲学形成背景、理论渊源及主要内容作了系统阐释,并就相关议题与汤因比、斯宾格勒等西方历史哲学家展开横向对比,材料翔实、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本书力争突破前人视阈局限,对梁漱溟历史哲学的核心义理与理论价值加以深度考辨,进而多方面、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示其思想意蕴。
作者简介
周良发,男,安徽六安人,安徽理工大学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哲学与中西文化、安徽地方文化研究,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长安大学学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南华大学学报》《中华文化论坛》《殷都学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CSSCI论文1篇,扩展版2篇。韩剑尘,男,安徽阜阳人。安徽理工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法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学术界》《历史教学》《华东经济管理》《江汉论坛》《科技管理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论文7篇。曾获淮南市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工程拔尖人才、校优选教师、校师德优选个人等各类奖项9次。任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德与法”名师工作室首席专家,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安徽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
目录
绪论 梁漱溟历史哲学研究的意义及方法
一、梁漱溟历史哲学研究的简短回顾
二、梁漱溟历史哲学研究的多维意义
三、梁漱溟历史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一章 梁漱溟历史哲学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新式教育及新民思想的双重启蒙
二、学术理路上亦儒亦佛的内在根源
三、十年乡村建设运动的探索与实践
四、从《中国文化要义》到《人心与人生》
第二章 追寻生命的历史本体论
一、生命本体论的历史考察
二、生活抽象化与生命本体化
三、生命→意欲→我:生命本体论的基本进路
四、生命本体论之扼要评析
第三章 意欲冲动是历史文化的动力
一、意欲动力论的理论来源
二、意欲动力论的内在理路
三、意欲动力论的主要缺陷
第四章 社会历史的三阶段发展观
一、三阶段论的基本内容
二、三阶段论的批判研究
三、三阶段论的形上思辨
第五章 文化的历史形态论
一、文化的义旨和中国文化形态的特征
二、梁漱溟与斯宾格勒、汤因比的文化形态论的比较研究
第六章 伦理、宗教与社会结构
一、社会关系上的伦理本位
二、社会结构上的职业分途
三、“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
第七章 天才、圣贤创造和决定历史文化的发展
一、天才决定文化发展的路向
二、伦理型社会的圣贤观
三、解决中国问题的知识分子论
四、天才史观的当下反思
第八章 直觉的历史文化认识方式
一、直觉认识方法的理论来源
二、梁漱溟直觉认识论之要旨
三、对梁氏直觉认识论的评价
结语 梁漱溟历史哲学的理论价值与局限
一、梁漱溟历史哲学的理论价值
二、梁漱溟历史哲学的理论局限
参考文献
附一:梁漱溟的梦想与现实
附二:现代新儒家视界中的梁漱溟
一、梁漱溟历史哲学研究的简短回顾
二、梁漱溟历史哲学研究的多维意义
三、梁漱溟历史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一章 梁漱溟历史哲学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新式教育及新民思想的双重启蒙
二、学术理路上亦儒亦佛的内在根源
三、十年乡村建设运动的探索与实践
四、从《中国文化要义》到《人心与人生》
第二章 追寻生命的历史本体论
一、生命本体论的历史考察
二、生活抽象化与生命本体化
三、生命→意欲→我:生命本体论的基本进路
四、生命本体论之扼要评析
第三章 意欲冲动是历史文化的动力
一、意欲动力论的理论来源
二、意欲动力论的内在理路
三、意欲动力论的主要缺陷
第四章 社会历史的三阶段发展观
一、三阶段论的基本内容
二、三阶段论的批判研究
三、三阶段论的形上思辨
第五章 文化的历史形态论
一、文化的义旨和中国文化形态的特征
二、梁漱溟与斯宾格勒、汤因比的文化形态论的比较研究
第六章 伦理、宗教与社会结构
一、社会关系上的伦理本位
二、社会结构上的职业分途
三、“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
第七章 天才、圣贤创造和决定历史文化的发展
一、天才决定文化发展的路向
二、伦理型社会的圣贤观
三、解决中国问题的知识分子论
四、天才史观的当下反思
第八章 直觉的历史文化认识方式
一、直觉认识方法的理论来源
二、梁漱溟直觉认识论之要旨
三、对梁氏直觉认识论的评价
结语 梁漱溟历史哲学的理论价值与局限
一、梁漱溟历史哲学的理论价值
二、梁漱溟历史哲学的理论局限
参考文献
附一:梁漱溟的梦想与现实
附二:现代新儒家视界中的梁漱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