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一带一路学理认识与科学行动
作者:周天勇,陈建奇 等 著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5-01
ISBN:9787565435201
定价:¥6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一带一路”学理认识与科学行动》是“‘一带一路’与经济合作”智库课题项目,以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中已经遇到和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导向,以经济规律为依据,以博弈、合作、契约、规则、成本、效益、不确定性、风险等这样一些范畴和方法为分析工具,开展研究工作,探索了实施“一带一路”愿景的路径、体制和机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供“一带一路”建设者、实施者和研究国际经济及全球治理等问题的读者参考。
作者简介
周天勇,经济学博士,教授,东北财经大学中国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主持原国家经贸委委托《“九五”期间国有企业与银行之间债务重组方案设计》、国家发改委委托《财政体制十年改革框架性方案》和《中国土地和住宅体制改革研究报告》等课题。陈建奇,经济学博士后。现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世界经济室副主任。2008年以来先后受聘担任财政部国库司国库现金管理专家、亚洲开发银行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专家、财政部国际司国际财经问题顾问。
目录
第一篇 “一带一路”行动的经济形势及理论背景
第一章 “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内外经济背景
第一节 国内经济形势变化与对外开放新战略
第二节 产业国际转移及其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应对
第二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倡议
第一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学缘由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供给品安排
第三节 科学安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功能和结构
第二篇 重大经济关系平衡及通道的收益、成本和风险
第三章 “一带一路”行动:两个重大的经济平衡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及产业转移与国民经济良性发展间的平衡
第二节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促进产业发展间的平衡
第四章 “南路”“北带”的战略布局和经济分工
第一节 “南路”和“北带”沿线国家概况及经济特征
第二节 “南路”“北带”的经济和非经济风险比较
第三节 中国在“南路”“北带”的公共品供应:成本收益比较
第四节 中国在“南路”“北带”的战略侧重点和关键产业布局
第五章 国际经济走廊建设的成本、收益和风险
第一节 中国周边及长距离国际经济走廊的概述
第二节 “一带一路”国际经济走廊成本收益分析
第三节 “一带一路”国际经济走廊的风险分析
第四节 案例:中缅油气管道项目
第三篇 投资贸易便利化与人民币国际化
第六章 贸易畅通的协调和便利化机制建设门
第一节 贸易畅通的内涵、定位及核心环节
第二节 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合作现状
第三节 我国与沿线国家构建贸易机制的经济基础
第四节 构建贸易协调与便利化机制的挑战
第五节 贸易畅通协调与便利化水平评价
第六节 构建贸易协调与便利化机制的策略
第七章 “一带一路”投资规则协调研究门
第一节 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双向投资格局中的作用和影响
第二节 全球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投资及政策发展趋势
第三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规则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一带一路”投资规则协调策略
第八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人民币国际化
第一节 “一带一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SWOT分析
第二节 典型国际化货币的经验
第三节 推动“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内金融机构
第四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举措
第四篇 “一带一路”的国际市场主体与劳务合作
第九章 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报告
第一节 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因和现实路径
第三节 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问题和风险
第四节 推动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建议
第十章 国际利益和跨国公司
第一节 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经济学观点和政治经济学观点
第二节 跨国公司发展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 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第四节 打破历史循环:合作共赢的中国智慧
第五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建设
第十一章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劳务合作
第一节 “一带一路”国际劳务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劳务合作的新机遇
第三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劳务合作的新挑战
第四节 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劳务合作的策略
第五篇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内东西区域的对接
第十二章 “一带一路”规划与东部区域的对接:以宁波为例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宁波经济与开放发展巨大成就
第二节 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发展思路、定位和目标
第四节 重点建设任务
第五节 未来对接“一带一路”的几点建议
第十三章 “一带一路”规划与西部区域的对接:以新疆为例
第一节 “一带一路”建设与新疆的战略地位
第二节 新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和任务
第三节 “一带一路”与新疆的开放
第四节 “一带一路”与新疆的发展、改革和安全
第六篇 “一带一路”科学行动的战略、体制与机制
第十四章 项目可研体制建设与“一带一路”风险防范
第一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项目投资、决策以及可行性研究
第二节 海外投资体制中风险防控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三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项目的特征与风险分析
第四节 “一带一路”投资项目的可研体制探索
第五节 防范“一带一路”建设风险的思路
第十五章 “一带一路”行动的配套体制和机制
第一节 更高层次经济开放:四个方面的战略转型
第二节 科学的开放规划指导和部门协调
第三节 开放的中观协同和关联推进
第四节 微观既有竞争力又能防范风险的体制和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内外经济背景
第一节 国内经济形势变化与对外开放新战略
第二节 产业国际转移及其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应对
第二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倡议
第一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学缘由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供给品安排
第三节 科学安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功能和结构
第二篇 重大经济关系平衡及通道的收益、成本和风险
第三章 “一带一路”行动:两个重大的经济平衡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及产业转移与国民经济良性发展间的平衡
第二节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促进产业发展间的平衡
第四章 “南路”“北带”的战略布局和经济分工
第一节 “南路”和“北带”沿线国家概况及经济特征
第二节 “南路”“北带”的经济和非经济风险比较
第三节 中国在“南路”“北带”的公共品供应:成本收益比较
第四节 中国在“南路”“北带”的战略侧重点和关键产业布局
第五章 国际经济走廊建设的成本、收益和风险
第一节 中国周边及长距离国际经济走廊的概述
第二节 “一带一路”国际经济走廊成本收益分析
第三节 “一带一路”国际经济走廊的风险分析
第四节 案例:中缅油气管道项目
第三篇 投资贸易便利化与人民币国际化
第六章 贸易畅通的协调和便利化机制建设门
第一节 贸易畅通的内涵、定位及核心环节
第二节 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合作现状
第三节 我国与沿线国家构建贸易机制的经济基础
第四节 构建贸易协调与便利化机制的挑战
第五节 贸易畅通协调与便利化水平评价
第六节 构建贸易协调与便利化机制的策略
第七章 “一带一路”投资规则协调研究门
第一节 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双向投资格局中的作用和影响
第二节 全球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投资及政策发展趋势
第三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规则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一带一路”投资规则协调策略
第八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人民币国际化
第一节 “一带一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SWOT分析
第二节 典型国际化货币的经验
第三节 推动“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内金融机构
第四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举措
第四篇 “一带一路”的国际市场主体与劳务合作
第九章 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报告
第一节 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因和现实路径
第三节 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问题和风险
第四节 推动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建议
第十章 国际利益和跨国公司
第一节 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经济学观点和政治经济学观点
第二节 跨国公司发展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 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第四节 打破历史循环:合作共赢的中国智慧
第五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建设
第十一章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劳务合作
第一节 “一带一路”国际劳务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劳务合作的新机遇
第三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劳务合作的新挑战
第四节 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劳务合作的策略
第五篇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内东西区域的对接
第十二章 “一带一路”规划与东部区域的对接:以宁波为例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宁波经济与开放发展巨大成就
第二节 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发展思路、定位和目标
第四节 重点建设任务
第五节 未来对接“一带一路”的几点建议
第十三章 “一带一路”规划与西部区域的对接:以新疆为例
第一节 “一带一路”建设与新疆的战略地位
第二节 新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和任务
第三节 “一带一路”与新疆的开放
第四节 “一带一路”与新疆的发展、改革和安全
第六篇 “一带一路”科学行动的战略、体制与机制
第十四章 项目可研体制建设与“一带一路”风险防范
第一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项目投资、决策以及可行性研究
第二节 海外投资体制中风险防控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三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项目的特征与风险分析
第四节 “一带一路”投资项目的可研体制探索
第五节 防范“一带一路”建设风险的思路
第十五章 “一带一路”行动的配套体制和机制
第一节 更高层次经济开放:四个方面的战略转型
第二节 科学的开放规划指导和部门协调
第三节 开放的中观协同和关联推进
第四节 微观既有竞争力又能防范风险的体制和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