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监狱社会化:中国监狱的角色转向

监狱社会化:中国监狱的角色转向

作者:宋立军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6-01

ISBN:9787513061728

定价:¥7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该书系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0CSH033)的最终成果,该书对于监狱学及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打通了监狱这一神秘的研究领域。从学术贡献来看,本书利用监狱现象论证了“国家—社会”二元对立模式和市民社会理论的合理性。监狱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监狱,并在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共同作用下,在转型期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本书提出的监狱面临的诸多困境以及解决困境的建议,将为我国政府从整体上制定监狱改革与开放的方针政策提供必要参考。本书中的一些建议和设想,可能会转化为监狱实务部门的创新实践。监狱社会化,是指监狱作为社会公共组织与其他社会组成部分广泛平等交往,塑造特定社会角色,发挥特定社会职能,成长为“社会监狱”的过程。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记述监狱生活。若想让那些对监狱内部生活知之甚少的读者领会本研究的核心观点,就必须有一个铺垫,即以相对简洁的文字,让人们知晓监狱生活的事实,使读者能够看到监狱社会化的具体表现。2.监狱形象的话语建构。监狱社会化的过程当然是一个不断进行形象建构的过程。建构监狱形象的话语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由最初的单一载体发展为现今的以互联网为主的多元话语载体。与之相一致的是,建构监狱形象的话语主体也出现多元化倾向,主要包括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3.监狱的成长。二十年来,监狱不断成长的过程,就是监狱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监狱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使自己逐渐变为社会公共组织:监狱布局调整、监狱信息化建设、监狱体制改革、监狱警察的变迁、服刑人员的变迁、从粗放到精细的管理、为服刑人员服务、监狱开放式管理向封闭管理的转变。4.监狱的困境。监狱的困境是监狱成长过程中的烦恼。这些困境是伴随着我我国社会大转型而发生的。这些困境包括:法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劳动的经济效益功能冲击教育功能,人力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狱内外资源共享问题,监狱难以参与“刑事一体化”实践,不合理的工作规范严重挫伤监狱警察职业身份认同感监狱管理模式同质化现象严重问责机制僵化,明显违法现象依然存在相关单位或机构与监狱的协调不畅,等。5.理论探讨。通过前述的描述与分析,提炼监狱社会化的有关理论框架。6.路径求索。监狱社会化不仅是事实,而且是努力目标。因而,谋划未来之路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有树立双向开放的理念。另一方面,要进行监狱社会化设计与实践。
作者简介
  宋立军,男,文学学士、法律硕士、法学(人类学)博士,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监狱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2014年度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995年参加工作,曾经在监狱工作九年余,2004年到司法警官院校任教。长期从事监狱研究,尤其擅长监狱田野调查,大量搜集一手资料,积累了一定研究经验,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主编《新编监狱工作实务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科学认知监狱》(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监狱社会学》(法制出版社,2017),副主编或参编教材多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主持或参与其他级别课题10余项。《超*高墙的秩序:记录监狱生活的民族志》,被评为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目录
暂缺《监狱社会化:中国监狱的角色转向》目录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