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览胜
-
大昭寺简介阿旺洛桑嘉措著本书以藏语的形式介绍西藏人民出版社了大昭寺。
-
旅滇指南Jin Siwei 著暂缺简介...
-
高山族陈国强,田富达著本书是“民族知识丛书”之其中一本。该套丛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各民族发展的简要历史,各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社会形态,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以及目前的发展状况等。编撰者大都是长期从事民族问题研究的专家,其中许多人还亲身参加过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组织的民族大调查。这些学者学术功底扎实,在写作中不仅引用了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同时运用了大量实地调查的第一手珍贵资料,使本书具有鲜明的原创性特点。另外,在编撰体例上和行文方面,这套丛书也注意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可以这样说,有一册民族知识图书在手,即可了解一个民族的基本面貌。因此,本书出版后,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和读者的广泛好评,现本书已成为了解和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必备图书之一。
-
土家族风俗志杨昌鑫编著民俗学是研究民间各种风俗习惯的一门学科,它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目前,这一学科正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引起了国内处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俗文化遗产,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为了适应我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的需要出版了大型丛书《民俗文库》,并为此成立了编委会,这套丛书将着重介绍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通、婚姻、家庭、村落、岁时、节日、丧葬、宗教、道德、礼仪、口头文学等风俗民情。为了推动民族理论研究工作的发展,从书还将适当地收入国内外有疳在民俗学的专著和译作。
-
河洛精蕴(清)江慎修著;孙国中点校本书共九卷,分内、外两篇。内篇三卷,讲《河图》、《洛书》与阴阳、八卦、五行的关系;外篇六卷,讲《河图》、《洛书》在诸多领域中的应用。
-
扬州园林品赏录朱江著《扬州园林品赏录》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改变了以往糅合各家著述的办法,而是采取引摘原文的宗旨,特别是对人间孤本的摘引,更在优先之列,以便让广大读者得以窥其原貌,让更多的专家得以探究到本源,为了让未曾熟读古文的青年,减少阅读的困难,还采取了在括号内加注和浅化的方式,用以增强引文的通俗性,但以无害原意为准则,这样做,可能对宣扬祖国文化遗产和阅读研究更为有利。
-
中国旅游业要览《中国旅游业要览》编辑发行部编本书主要为配合《基础会计学》(已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教材而编写,通过学习本教材,使学员熟练掌握会计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了解会计核算方法和操作技能。作为《基础会计学》理论课程的同步练习,讲练结合能使学员充分理解会计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有针对性地强化学员记忆、分析及应变能力。本书针对学生的特点,着力强化练习,同时,本书也可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配套练习。 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基础部分。它主要阐述了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会计打下基础。同时,它也是从事一般会计工作和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所必需具备的基本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和其他专业,以及会计成人教育、在职教育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管理人员的工作参考书。
-
丰台孙彦,李庆荣主编丰台区是北京市区之一,地处城区西南城乡结合部,它东起左安门外护城河南岸,往南至南苑东高地,西到与房山区接界的崇青水库,略成长方形。东西最长35公里,南北最长14公里。北京地区著名的主要河流永定河似过境巨龙,自北而南纵贯中部,将丰台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举世闻名的卢沟桥就横架在永定河上。这里曾是工人运动的发源地、抗日战争的烽火从这里点燃。如今的卢沟桥已成为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强、勇敢的象征。丰台之名出自明朝,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造甲村龙泉寺庙前的碑文,该碑拓片现存国家图书馆。历史上的丰台,只是一个以种花著称兼以菜、粮的自然小村。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丰台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已成为首都重要的副食品生产基地之一,担负着首都市场蔬菜、肉食、鱼、蛋、奶、干鲜果品等几十种副食品的供应,其中每年均衡上市的各种蔬菜达3亿公斤,占全市商品菜总量的30~40%,丰台区由此而有“蔬菜王国”的称誉。丰台古素有“花乡”之称,“丰台十八村”,养花的历史源远流长。今天,“花乡”更以其姹紫嫣红的风貌为首都的建设和人民生活增添着艳丽的色彩。丰台区也是北京的科研基地和工业基地之一,我国第一枚三级航天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在这里研究成功,并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人太空。丰台优越的地理环境,使之成为首都的南大门,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新建成的国家重点工程——北京西客站也位于丰台区。首都通向祖国中原和西南地区的公路交通有:京开、京石和京津塘高速公路均始于境内。南苑机场有44条航线通向全国大中城市,为丰台人民到达全国各地架起了空中桥梁。这里的城市建设发展迅速,旧城改造取得进展,幢幢大楼拔地而起,市政基础设施优良,城乡环境面貌大大改观。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配套设施完备。舒适、方便、安静、优美的现代化的新城区正在首都西南崛起。在丰台这片古老的大地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深厚的文化底蕴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人文景观、淳朴的民俗风情、美丽的民间传说,成为古都北京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朱天顺主编;《台湾省》编纂委员会编片断:中央山脉西、北为雪山山脉,山势稍低,为北部地区的分水岭。中央山脉西南为玉山山脉,原为岛上西南部河流主要分水岭,因岩质松软,长期侵蚀,分水岭已东移至中央山脉。主峰玉山海拔3,997米(旧日测3,950米),为本省及我国东南部第一高峰。玉山山脉西侧为阿里山脉,平均海拔1,000~2,000米,主峰阿里山高2,481米,其西渐降为丘陵带。东部沿海为海岸山脉(台东山脉),全长148公里,中间被秀姑峦溪分为两段,北段平均海拔500米,南段平均约1,000米,最高新港山达1,682米。海岸山脉西侧坡度较缓,以台东纵谷与中央山脉为界;东侧紧靠太平洋,大断层形成紧逼海岸的悬崖,高达数百米至千米。丘陵和台地占全岛面积的23.5%,海拔多在100米至500米之间,主要分布在西部,有竹东丘陵、竹南丘陵、苗栗丘陵、东势丘陵、斗六丘陵、嘉义丘陵、新化丘陵。台地大致位于丘陵带西侧,主要有林口台地、桃园台地、中坜台地、大度台地、八卦台地等。平原和低地占全岛面积的31.3%。台南平原最大,面积约4,550平方公里,占全岛平原、低地面积之半,其他主要有屏东平原、浊水溪扇状平原、宜兰平原等。盆地分布在丘陵、台地间,主要有台北盆地和台中盆地,均系地层陷落而成。占全岛面积48.8%的海拔500米以下地区,居住着全岛人口的98%,仅台南平原就居住着全岛40%的人口。岛内有大小河流151条,以中央山脉为分水岭,其东流入太平洋的流程短,最长不超过90公里;其西流入台湾海峡,流程较长,超过100公里的有浊水溪、高屏溪、淡水河、曾文溪、大甲溪、大肚溪。多数河流上游落差大,流急,流量变化大,含沙多。岛内天然湖泊很少,较大的只有日月潭,海拔750米,面积近10平方公里。其他较具规模的人工水库有30多座,多数兼有蓄水、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多种效能。据勘查,水力发电坝址有175处,装机容量可达515万千瓦。台湾有著名的大屯火山。地震频繁,尤其是东部花莲一带沿海;但破坏性最大的地震则出现在西部,剧震中心多在嘉义和台南一带。沿着山地的断层线,台湾南北各地还分布有众多的温泉。北回归线横跨台湾岛中南部,全省主属南亚热带气候,高温、多雨、多台风。南部太平洋和台湾海峡沿岸地带已具有北热带气候特征。东北隅为著名的冬雨区。曾被称为亚洲地中海式气候。因终年受到黑潮暖流的影响,气候具有海洋性。全省年平均气温22~24°C(山地除外),长夏无冬,气温年较差小。最冷的1、2月,从北至南月平均气温15~20°C之间,最热的7月,南北月平均气温都在28°C上下。但山区与平原温差很大,3,000米以上高山冬季可见积雪。雨量丰沛,年平均降水量约2,500毫米。北部和山地为多雨区,台北县平溪乡火烧寮平均年降水量为6,572毫米,最高曾达8,507毫米,为我国和东亚之最。中南部西海岸地带和澎湖为少雨区,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下,澎湖只有983毫米。雨日多,北部和山地一般在150~200日之间,中南部平原为100~150日,台东约150日,花莲近200日。澎湖最少,为99.4日。每年10月至翌年3月东北季风盛行时期为北部及东北部的雨季;6月至9月西南季风盛行时期为中南部的雨季。本省也是我国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省分之一,以7、8、9三月台风登陆次数最多。台风侵袭时常因暴雨成灾。由于气候和地势的影响,台湾土壤垂直差异很明显。平原、低地为冲积土、水稻土和局部的盐渍土,丘陵、低山主要为砖红壤性红壤,再向上,依次为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草甸土等。土壤肥沃,植被茂密,植物种类繁多,仅高等植物就不下4,000种。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2%。植物种类随海拔升高呈垂直分布。热带林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主要是榕树、相思树、竹等。亚热带林分布在海拔500~1,800米之间,是常绿阔叶林带,主要树种有樟木,楠木、油杉等。温带林分布在海拔1,800~3,000米之间,以红检为代表,还有台湾扁柏、台湾云杉和铁杉等。寒带林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有台湾冷杉、山柏、刺柏等。阔叶林占全部林地的58%,针叶林占42%。林木蓄积量3.3亿立方米,占我国森林总蓄积量的5%以上。本省矿产资源不很丰富。煤的储量为4~6亿吨,可供开采的约有2.1亿吨,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脉以西、苗栗以北地区。多为烟煤,焦煤很少,且煤层薄,埋藏深,地质条件复杂,开采困难。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不大,天然气约有290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台湾岛西海岸和沿海丘陵带。大屯火山区和宜兰有较丰富的地热资源,但前者热水腐蚀性很强,后者则还有待查明地质构造,较具规模的开发利用还须时日。金属矿藏比较贫乏,金、银、铜、铁等储量都不大,品位也较低。比较重要的是铜矿,估计储量为1,500万吨,主要分布在北部金瓜石以及中央山脉两翼。非金属矿藏种类较多,储量也较丰富,主要有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蛇纹石、云母、长石、滑石、石棉、琉磺等。考古发现证明,几万年前台湾岛上已有居民,而且其文化状况与我国大陆非常相似。1970年,台南县左镇菜寮溪发现了相当于山顶洞人、河套人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1968年,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石器、骨角器和兽鱼骨,共约4,000件,其中一部分为5,000~10,000多年前的遗物。其他史前遗址,广泛分布在台湾岛各地和澎湖等岛屿,出土有大量的上自新石器时代初期,下至700~800年前金石并用期的先民遗物。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石器、陶器,多与大陆东南沿海发现的相似,如黑陶与福建省厦门、武平和浙江良渚等地发现的黑陶相同,网纹陶和早期段石锛也与大陆沿海出土者相同。由此可知,台湾文化早期即由大陆传入。此外,台湾东部原住民中有少量来自菲律宾,所以东海岸出土的铁器文化层带有菲律宾文化特征,主要是两三种红陶、玻璃制手镯、倒钩矛和金制品等,传入年代则晚至公元600~900年之间。我国古籍记载有很早的关于海上岛屿的传说。《史记》提到战国时代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曾派人去海上寻找蓬莱、方丈、瀛洲三处“神山”,《列子·汤问》则说“渤海”以东远处有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山,《后汉书》也提到“会稽海外有东鳀人”,等等。有人以为,其中瀛洲、东鳀是指今台湾,方壶则指今澎湖。当然,这些说法还有待进一步考
-
满族风俗考杨锡春著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