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览胜
-
陋巷人物志邓海帆绘图撰文暂缺简介...
-
宁夏旅游手册宁夏画报社编这是一本精美的旅游手册,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夏的行政区划、地理气候、回族风情、交通运输、资源优势、专业市场、观光旅游、风物特产、风味小吃等等。是广大在宁夏旅游、投资的读者必备的指南。
-
街巷·戏园王瑞年编著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联合编辑出版。
-
中国旅游胜地新编刘友如主编;上海市中国旅行社主编内容提要在我国丰富多采的旅游资源中,如何选择称心如意的旅游点,是每个游客出行前关注的问题。本书根据旅游工作者长期实践的经历,精心选取了100个旅游景区汇编成册,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局,凡全国各省市,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最佳旅游胜地,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都作了比较详细的叙述,还配以必要的照片和旅游示意图,并对各地的土特名产、旅游交通,以及旅行社、餐饮店等也有简要的介绍,图文并茂,熔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炉。一册在手,旅游不愁。
-
西双版纳旅游集萃杨胜能编著本书分为“回归自然之旅”、“名胜游览”、“边境赏奇”、“民族风情欣赏”等部分,“回归自然之旅”,集中地介绍了迤逦的群山、莽莽的森林、奔腾的江河、飞泻的瀑布、地热温泉等,其中又重点介绍了森林探险、溶洞奇观和温泉度假等,使人们进一步了解自然,通过参与这些活动而感受到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乐趣。“名胜游览”,主要介绍西双版纳总佛寺、曼飞龙笋塔、景真八角亭、景洪城区一日游的各个景点,使人们对西双版纳的佛教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边境赏奇”,集中地介绍了中缅一日游、中老边境三日游中国外的各个景区、景点和异国风情,使读者对缅甸、老挝的国情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有所了解。“民族风情欣赏”,主要介绍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和基诺族的婚姻、家庭习俗,如:傣族的披毯谈情、“拴线”仪式;哈尼族的“抢亲”、“护亲”习俗;布朗族的三次婚礼;基诺族的“婚恋三部曲”等,同时也介绍了西双版纳的美食,使未到过西双版纳的人,读了这本书以后,对西双版纳的民族风情有所了解;使做过、多次到过这里的人读后,对西双版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
丽江之旅和建全编著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及各项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丽江旅游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全区拥有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旅游开发总公司,50余辆旅游专用汽车,1500多辆出租汽车及一批旅游涉外小餐馆、旅游涉外饭店、旅游购物商店、民族歌舞演出场所、歌舞厅等服务设施。扑克1990年开始,丽江游客平均以每年34.8%的速度递增,至1996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10多万人次,旅游创汇2.35亿元人民币。1997年12月,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填补了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无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这对于推动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丽江旅游业的全面兴盛,把丽江建成国际旅游城市和滇西北商贸中心,使丽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丽江将以崭新的面貌,接受世界人民的检阅。
-
旅滇指南金思维编暂缺简介...
-
西安碑林史路远著西安出版社送来路远同志所著《西安碑林史》一书的清样,嘱为序言。书稿很长,只能粗粗阅过,但其题材重大,记述周详,值得向读者推介。中国古代碑刻的历史悠久,数量巨大,内涵丰富,历来受到世人的瞩目,尤为学者所珍视。特别是保存至今的古代碑文墓志,堪称与官修私撰的古籍有同样重要的文献价值,不仅是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重要的研究对象,也为其他多种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西安碑林久已闻名于世。其所庋藏的历代碑刻,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内容上,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这与古都西安的历史地位也是十分相称的。这里不仅有唐代《开成石经》这样卷帙浩繁的石刻典籍,更有诸多精湛的唐代书法名碑,还有多方搜集的大批历代墓志以及精美的汉唐石雕艺术品,使西安碑林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
上海徐家汇/等上海是太平洋西岸的重要港品,一个充满活力的东方大都市。面积6340平方公里,人口1300万。近年来,上海城市面貌巨变。浦江双桥、内环飞虹、外滩雄姿、古邑今辉、明珠璀灿、广场新貌、古北群楼、虹桥不夜、地铁游龙、锦江擎天等十大景观,反映了这座由700年前小渔村演变而来的大都市,正在经历着文明进步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历史新时期,以世人瞩目的姿态迎接着新纪元的到来。
-
增补燕京乡土记邓云乡著龚自珍有句诗说:“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长安。”大抵在北京生活得久的人,对于这个地方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本书作者虽不是北京祖籍,但是自祖上供职京曹,前后也经过了三四代。作者在行文当中,在在透露出对于旧京风物的低回恋眷之情。举凡旧京岁时风物、风景胜迹、市廛风俗、饮食风尚、艺苑风烟,毫不因历史尘封而褪色,历历如在目前。作者幼年,时常亲聆父母追述京华胜处,这是作者写作的一个来源。而后来作者更广泛披阅涉及旧京风物的旧籍,收罗至广。每述一事,必强加考订。这就使得书中许多记叙源流派别,脉络分明。在十余年前,作者有机会为一家新闻单位写有关京华旧事的专栏外稿,文章虽短,但发稿量大,几年当中写了上千篇这样的短文,充分抒发了对京华的眷恋之情,满足了在胸中埋藏已久的创作欲。约莫七、八年前,作者又在写短文的基础上按类别重新编写了一些有关燕京风土的文字,汇为一书,是为《燕京乡土记》。梓行以后,海内外学术界朋友均予以很大程度的重视。这部书还被日本学术界著名的波多野太郎先生翻译成日文出版。以是作者复鼓其余勇,一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了百多篇新写的文章,使原来欠缺未写的部分更完满一些;另一方面,则使原先比较粗略的部分更加细致一些。这就成了读者今天所见到的《增补燕京乡土记》。相信无论是对于专业的社会史研究者,还是一般文史爱好者,这都是一部值得相当程度注意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