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览胜
-
工艺民俗万建中 著,田茂军 编本书立足于田野调查的实际,围绕湖南少数民族的织锦工艺、银饰工艺、刺绣工艺、编织工艺、雕刻工艺、剪绘工艺、印染工艺、营造工艺、苗鼓工艺等民间工艺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和阐释,尽可能多地采访民间工艺传承人,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呈现民间工艺的发展与演变以及当下现状。
-
礼仪民俗李跃忠 著,万建中 编考虑到“湖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丛书”的总体设计,本书主要考察了湖南少数民族的人生礼俗.以及祭祀礼俗中的祖先祭祀。人生礼俗是指个体生命成长过程中,社会对其所经过的各个重要阶段赋予一定仪式的民俗活动。这些礼俗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即通过这些人生礼仪,个人与社会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
信仰民俗李琳 著本书对湖南少数民族信仰民俗的研究,从自然信仰(天体天象、地形地象、动植物、精怪)、图腾信仰、祖先神信仰(包括创始神)、历史传说人物信仰(包括保护神、地方神、民间俗神、仙人)、岁时祭仪、鬼魂信仰、巫术信仰(包括****)、占卜风水等八个方面对湖南少数民族的民间信仰作了详细梳理与分析。每个章节注重对湖南少数民族各种信仰民俗介绍之外,还注重深入剖析各种信仰民俗的由来、民族特征、信仰区域、发展及与湖湘文化、湖湘人文气质形成的关系,全面地展现了湖南少数民族民俗信仰纷繁复杂的现实图景。书中个章节标题具有民俗生活气息,使得该书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具有一定的学术传播价值和出版价值。
-
饮食民俗万建中 著,潘雁飞,刘婧 编《饮食民俗/湖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丛书》共八章,主要介绍了湖南省少数民族主食、素食与山珍、肉禽水产、酒茶饮品的制作技艺与饮食特色,总结了少数民族食疗与养生、食俗与宴飨的相关知识。
-
雅有风情寄乡愁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编《雅有风情寄乡愁(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2020)》是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编写的,一方面是为了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浙江旅游风情小镇经过近几年来的发展而展现出的新景色、新风貌,另一方面也是以旅游风情小镇为载体,通过文字和图片,记录一直藏匿于浙江山水之间的古建筑、古街道、老手艺、老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展示不同地域之间不同的自然风景、建筑风貌、节会风俗、特产风物、餐饮风味、人物风采。全书选取四十余个浙江各地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旅游风情小镇,希望以此抛砖引玉,激发读者关注,激励各地加快旅游风情小镇的建设步伐。
-
亚洲跨境第一河峰 著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海玉树,蜿蜒向南,流经5国,为亚洲跨境河。澜沧江-湄公河是中国面对东南亚桥头堡的重要纽带;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孕育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走廊;澜沧江-湄公河穿越了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地区,是一条佛教之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物产丰富,是一条富饶之河。本书为大型画册,用精美的图片、生动的文字展现澜沧江-湄公河的全貌。
-
西湖图像志王双阳 著《西湖图像志》选取了有绘画实物可供参证并极具典型意义的一些画家,以他们对西湖山水图的创作体验为线索,来贯穿并考察明清之际西湖山水图的丰富变化。其中还附有对明清版画中西湖山水图以及日本所存西湖山水图的论述,借此可见西湖文化在民间流传的痕迹和在外域人士心目中西湖文化在中国文化领域的代表性地位。
-
话说内蒙古张志忠 著总书记在考察我区时提出的“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殷切期望,世人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内蒙古,越来越多的人想深入、系统地了解内蒙古。于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内蒙古成了新的旅游热点,人们希望了解内蒙古各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我们也迫切希望通过多种形式把自己宣传、介绍出去,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现如今,我们需要一套精品丛书,它能把内蒙古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真实面貌以鲜活的形式介绍给全国的读者,让人们重新认识瑰丽多姿的内蒙古。 本卷图书是“话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分卷。
-
云霄寻宝记云霄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 著《云霄寻宝记》是一部地方寻宝类图文书。该书以精彩逗趣的漫画为表现形式,以紧张刺激的寻宝故事为线索,将云霄县的地理风貌、历史遗迹、文化艺术、物产资源等知识内容巧妙地融进故事情节中。寻宝小分队在寻宝过程中探访云霄的主要地标,也了解到了云霄的风土人情,很后发现真的宝物其实是云霄的文化精神。《云霄寻宝记》不仅可让云霄县的孩子更加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增强自己的家乡认同感和自豪感,也可让其他地区的孩子对云霄县形成初步的认识,带领他们做一趟美妙的“纸上云霄之旅”,在阅读中了解云霄、爱上云霄。
-
峡谷回声高志英,沙丽娜,杨晓龙 著恒底村位于高黎贡山东面,怒江西岸。自设立赤恒底傈僳族调查点以来,整个村落都纳入云南大学的视野,纳入中国乃至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研究视野,成为“实验民族志”演系列中的重要参与者。 此次呈现的村民日志,既有作者自己与家庭私生活的记录,但更多的是对整个村落内外的整体描述。内容包括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人生礼仪、宗教信仰、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及其现代变迁。 一是通过三位村民的记录,看到了一个村落的生产生活全貌。特别是因村民视角描述其生产生活的现代变迁,在视角、材料选择、文字书写、道德评判等发明有别于学者撰写的村落民族志,并可以与后者进行对话。二是从具体事例、项目生动透视出国家力量对于边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变迁的主要动力作用,可以为政府未来实施更有因地制宜项目提供实地经验与参考。 三是从人类学、宗教学与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多维视角回溯傈僳族从信“尼”到信上帝的宗教信仰变迁历史反思,以及政府今后为边疆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变迁研究与实施可操作性强的民族宗教政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与材料。 四是讨论基督教本土化实践过程中的文化层垒——傈僳文化、汉文化及其动因,从而反思基督教文化与傈僳文化、汉文化等多元文化和谐并存的内在逻辑。 五是三个作者的文字与影响记录中不乏对于政府各种扶贫政策的歌颂、感恩,体现出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感在扶贫攻坚项目的推进、落实中更加得到强化。